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峰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931-931
1材料与方法对我院内科、外科、儿科床头柜各10个,分别于消毒前采样1次,然后用1∶10“084”消毒液擦拭每个床头柜,再立即各采样1次,然后于l小时、4小时分别各采样1次,送细菌室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2结果2.1消毒前、后细菌污染情况被调查的30个床头柜,消毒前全部被微生物污染,为100%;消毒后无细菌生长,消毒后1小时污染程度为0.3%,4小时后为71%。见表1。2.23个病区床头柜带菌分类表皮葡萄球菌1135株(13.7%),克雷伯菌属915株(11.1%),G-不动杆菌属1078株(13.1%),大肠埃希菌2123株(25.7%),枯草芽胞杆菌261株(3.2%),变形菌属892株(10.28%),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用人工配制病员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液的安全使用时限。方法术后PCEA镇痛液37份;镇痛泵型号:①美国迈捷电子泵;②福尼亚WZ-6523C-10型镇病泵;镇痛液配方:芬太尼0.2mg、布比卡因150mg加0.9%生理盐水至100ml;培养基:肉汤增菌培养基;采样时间:标本送检验科当日作第一次采样,以后每隔72小时采样培养至标本取完或术后30天(每次采样1ml)。标本在35℃条件下增菌培养24小时后转种血平板,再培养48小时,分别于转种24小时、48小时连续观察两次。结果无菌生长。结论镇痛液配制后1月未见细菌生长,可能与局麻药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关;PCEA二周内应视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药苍术对医院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苍术进行手术室、供应室无菌区和病区治疗室等空气消毒,按苍术1g/m3浸泡于95%乙醇2.5ml计算,苍术浸泡乙醇24小时后在消毒房间中央点燃,密封房间4小时后采样,通过消毒前后连续采样20次比较,消毒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1方法取材固定:取材组织块边长不大于3,厚度在3mm以下,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4~2小时。脱水透明:用50%、75%、85%各级酒精分别处理半小时,再放入95%酒精Ⅰ、Ⅱ液中各脱水1小时,然后在无水酒精Ⅰ、Ⅱ液中分别脱水1小时。用松节油Ⅰ、Ⅱ、Ⅲ...  相似文献   

5.
1方法随机抽取我市饭店厨师100名(男女各50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别于洗手前、洗手后及消毒后采样。洗手前是指上班前,洗手后指完成“自来水冲洗——擦肥皂——自来水冲洗”程序10分钟后,分别采样;消毒后是指采用消毒剂(75%酒精),浸泡双手3分钟,10分钟后采样。每双手采样面积为100cm‘,规定采手心各scm’X7cm’,中指掌面各Zcm’Xscm’,手指甲及指甲沟各为SC。’。采样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采样时用规格为scm’X7cm’,Zcm’Xscm’两种滤纸,先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湿滤纸片,再分别粘贴于手心及中指掌面,两分钟后取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进行小学生血红蛋白普查时,对1~6年级各一个班共322名学生,用两种吸管采样Hb值的结果作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检测方法一次性微量吸管(20ml)(浙江椒江市医用仪器设备厂生产)。血红蛋白吸管(20μl),(苏州红旗玻璃仪器厂生产)。经过校准,清洗,烘干备用。方法Hb含量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测定。实验一,对每个学生分别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和血红蛋白吸管(连续重复使用)采样。实验二,随机选各年级各10名共6O名学生分别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及烘干的血红蛋白吸管(每人一支)采样。2结果2.1次性微键吸管采样测…  相似文献   

7.
预防医院内感染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已日趋为国内外医务界所重视,为防止医院获得性感染疾病的发生,在医院内部避免微生物传播的卫生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我院于1989年10月15日成立了医院院内交叉感染监控小组,同时开展了此项工作。半年来对20个科、病区空气采样170次,抽采对床垫、床头柜、尿布、湿化瓶、听诊器、工作人员手、血压计、作了细菌采样培养。  相似文献   

8.
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指导和加强医疗单位的消毒工作,保证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感染,我们于1996~1998年对银川市辖区部分医疗单位进行了豆、四类环境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j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监测内容与方法1.直监测场所市级医院6个,厂矿、学校卫生所84个,个体诊所105个。1.2采样及检验方法I、1类环境室内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法采样;I、1类环境桌面、病房床头柜等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棉试涂抹法采样。其方法及检验方法、步骤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室空气细菌污染情况,我院于1994年12月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于下.1调查资料1.1方法:每天早晨DSA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杏结束消毒后,分别用平板沉降法进行采样、检测,共3天.方法用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四角及中央各1个,打开平板盖(平板盖应向下),在静止状态下15min,盖好,然后将平板放入37℃培养箱中24b,结果计算5个采样点的平均细菌数.1.2消毒方法:主要用0.2%戊H醒的空气消毒剂喷雾,电子灭菌灯照射30min,“928”消毒液拖地和开窗通风.1.3结果见附表.说明检查过程中空气中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剂量复能剂(氯磷定)伍用纳洛酮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肌麻痹(RMP)的疗效。方法18例重度AOPP出现RMP后首次肌注氯磷定1g,每1小时1次,连续3次,然后2小时1次,连用3次,再然后3小时1次,连用3次,此后每4-6小时1次,直至24小时后仍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不稳定者,可重复使用,维持至呼吸功能好转,完全脱机后氯磷定仍需每6小时1次,维持2—3天。同时静脉注射纳洛酮12.0—19.2mg/d。结果18例中抢救治愈出院15例,死亡2例,1例经治疗3天后仍无自主呼吸,自动放弃治疗,治愈率83.6%。结论大剂量复能剂伍用纳洛酮救治重度AOPP致RMP,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将细菌与其L型接种于牛肉汤和L型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分别置于56℃,80℃、100℃湿热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再取各试管菌液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L型固体培养基上,经37℃48小时后观察,结果表明细菌L型对湿热的抵抗力较细菌型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中,空气传播是重要途径。为掌握个体诊所消毒工作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的监督管理,我们于1998年首次对齐齐哈尔市92家个体诊所诊室中空气,物体表面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齐齐哈尔市个体诊所治诊室、检查室。监测样品总计276件,其中牙科诊所186件,妇科诊所90件。1.2监测方法1.2.1采样方法按GB15982-1995医院监测采样方法进行。空气采样采用器械法,采样时间2分钟。物体表面采样采用涂抹法。1.2.2检验方法将空气样品放人37℃温箱,48小时培养后进行菌落计数,计算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低氧预适应对Balb/C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低氧预适应的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成年健康雄性Balb/C交系小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2):①对照组(H0);②1次低氧组(H1);③4次低氧组印低氧预适应组(H4)。然后行改良的Morris水迷宫测试:在一直径约为1米的圆形水槽边缘等距的四个点(NESW)处做好标记,在一固定位置放一玻璃平台,使槽中水面高于平台1.5厘米,水面覆以泡沫屑,小鼠在水迷宫中训练5日后,进行低氧预适应模型制备,随后分别在低氧处理后1小时、2小时、4小时、1天、2天、3天进行测试,共进行6个时段测试,每个时段4次,分别将小鼠从改良的Morris水迷宫的NESW4个起始点放入水槽中任其游动,寻找平台,记录每次的遗避潜伏期,将4次平均值作为该小鼠在该时段的成绩。然后比较各组测定的小鼠在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以确定低氧预适应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H4组小鼠在低氧处理后4小时、1、2.3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H0和H1组(P〈0.05)。结论脑低氧预适应能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体的产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过程及葛根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分别于缺血90min后再灌注6、12、24、72小时。缺血前1小时及随后每6小时腹腔内给药。大鼠于各时间点断头取脑,测算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内ICAM-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分析提示,ICAM—1明确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组手术侧半球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水平在再灌注6小时开始明显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略下降。葛根素干预后可减少再灌注24小时、72小时的ICAM—1的表达,并减少脑梗死体积。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明显增加,24小时内与脑梗死体积相关,葛根素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减少ICAM-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1 消毒隔离  住单人房间,有专人护理,谢绝探视。病室内通风,保持室温28~30℃。拖布固定使用,采用湿试清扫。床及床头柜每日用0.5%84消毒液擦拭1次。病室内定时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小时。病室用具专用,换药后及时更换一次性烧伤专用床单,创面局部垫上无菌大纱垫,防止交...  相似文献   

16.
从对危急病人的复苏抢救至对一般病人的发药、护理、注射等工作,没有哪一项医疗、护理工作可以离开手。因此,应加强和提高医护人员手都消毒的意识,减少以手为媒体的医院内感染。现将我们检查护士手部皮肤细菌的结果报告如下。对象:随机对18个科室正在发药、注射、处理医嘱等护理操作中54名护士的右手消毒前、后分别进行采样。方法:消毒前、后分别将没有灭菌等渗盐水的棉试子,在护士右手5个手指掌面各往返涂抹一次,采样面积为25cm2,然后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的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进行细菌培养和细菌计数,将每个采样管敲打80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长期使用的新生儿培养箱内空气菌落变化的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因病在本院住院的新生儿需保暖复温的18例暖箱,然后对暖箱内空气采用沉降检验法,用蛋白胨肉汤琼脂平板培养基于患儿放入暖箱前1小时,入箱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分别采样,时间均在上午护理操作前,将培养皿放于暖箱中暴露5min。然后送细菌室培养。结果 足月儿组放入暖箱中第5天起,早产儿组放入暖箱中第7在起,暖箱中细菌数量增多大于500cfu/m3。结论 对暖箱内空气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和必要的消毒,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病儿在院内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病原菌的构成比,掌握病房空气、床头柜表面细菌与创面菌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2006年至2007年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同时对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空气、床头柜表面进行采样,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烧伤创面分离的菌株与病房环境细菌无相关依从性,而空气与床头柜表面的菌种在归属上存在相关依从性。结论:对烧伤病房定期进行有效的环境消毒处置及创面菌株监测,是预防烧伤创面和烧伤病房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于1981年6月下旬(6月22日及6月26日—30日)对两校两厂大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第一次为期6天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小结如下。调查方法一、采样点的设置:在两厂各选1个采样点,原则是距厂区和生活区均较近;两校亦各选1个采样点,原则是家属宿舍的中心位置;河东变电站(对照点)1个采样点。(距南充市区7公里的东南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为指导医院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我院医疗环境进行采样监测.方法 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每月对我院病房及门诊医疗环境进行采样临测.结果 治疗室空气监测采样不合格率2.73%,合格率97.27%;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培养出多种细菌,其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较多,其中工作人员手、氧气湿化瓶、病人床头柜、病房门把手表面细菌污染率较高,使用中消毒液染菌监测结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加强治疗室消毒管理工作,必须对工作人员手、氧气湿化瓶、床头柜、病房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建立监测制度和定期消毒管理制度,减少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