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单用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治疗组(改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在24周、48周ALT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转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24周ALT复常率、HBV-DNA定量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48周时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两种药物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医院中选取9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HBV-DNA均有所降低(P0.05),TBIL、ALB以及ALT、PTA在组内对比中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单药在乙肝肝硬化效果当中,二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连晓明  覃舒扬  莫金荣 《海南医学》2013,24(22):3303-3305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恩替卡韦单独用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治疗后8、12、24及48周检测血清HBV-DNA阴转率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各时间点的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TBIL、ALT、PTA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可以弥补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较慢的不足,也可弥补拉米夫定长期使用造成病毒耐药的不足,整体疗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4.
黄强 《广西医学》2014,(7):980-982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初始抗病毒治疗,单药组40例接受国产恩替卡韦单药抗病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CTP)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时,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低于单药组(P〈0.05),但在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两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的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转氨酶(AL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及肝功能CT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内各个时间点ALB、TBil、ALT、PT水平及CTP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LB水平呈上升趋势,而TBil、ALT水平呈下降趋势,PT明显缩短,CTP评分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国产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均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国产恩替卡韦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12例、恩替卡韦组18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其余两组在保肝基础上分别接受阿德福韦酯10mg/d,恩替卡韦0.5mg/d口服,对比三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Child-Pugh分级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在治疗前后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肝功能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肝功能在治疗后好于对照组(P〈0.05),但是它们之间无差异(P〉0.05)。恩替卡韦组转阴率12周94.44%、24周94.44%、48周100%;阿德福韦酯组转阴率12周41.67%、24周83.33%、48周91.67%;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转阴率均为0%。在12周时,恩替卡韦组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Child-Pugh分级评分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升高,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组均有下降,但是三组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及恩替卡韦抗病毒后,患者病毒量下降,肝功能改善,ChildPugh评分下降,对肝硬化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恩替卡韦组相对抗病毒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7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单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24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83.67%与对照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但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持续48周,治疗开始后随访3年。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血,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期内不良结局(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外周血中HBV-DN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HBV-DNA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中PCⅢ、Ⅳ-C、LN、H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用于在病毒学应答及纤维化进程抑制方面更具优势,且可积极降低远期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28例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取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案,两组均连续给药48周,比较两者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12、24、48周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各时间节点的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间节点患者血清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各时间节点患者血清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病毒学应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肝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8例;治疗组以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后行疗效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TP、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HBeAg、HBV-DNA及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HBeAg、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HBV-DN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HBV-DNA转阴率、HBeAg转换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肾功能受损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可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抗病毒疗效明显优于恩替卡韦单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比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及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拉米夫定以及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为48周,对比两组各时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率,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转换酶(AL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4~48周后的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换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TBIL及AL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T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67% (8/48),与对照组的18.75%(9/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依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片与拉米夫定片联合治疗,观察组予以恩替卡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清蛋白(ALB)水平、用药后HBV-DNA转阴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PTA和ALB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不同时间后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恩替卡韦可以更好的稳定和调整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胆红素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倪扬  钟刚 《四川医学》2012,33(5):853-85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治疗后6周、12周、24周两组患者乙肝病毒DNA(HBV-DNA)阴转率、治疗24周后HBV-DNA水平、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Cllild-Pugh评分、疾病进展情况等指标。结果①HBV-DNA阴转率:治疗6周、12周、24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TBil、HBV-DNA水平:治疗24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Child-Pugh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Child-Pugh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短期应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近远期疗效。方法:将我院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42例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HA、Ⅳ-C、HBV-DNA、PCⅢ、LN水平及肝硬化失代偿、全因死亡、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HBe Ag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抑制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调节病毒应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盲选医院收治的92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52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时间、临床治疗时间分别为(59.3±8.5)d、(79.5±11.3)d,对照组分别为(78.6±10.9)d、(93.1±14.2)d;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3%,耐药性为5 8%;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耐药性为42.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 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血清HBeAg抗体转换。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式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48周血清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抗体转换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25,0.61和0.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肝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各45例.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恩替卡韦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48周后血清HBV-DNA和ALT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HBV-DNA、AL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DNA、AL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24周、48周后HBV-DNA、ALT明显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想药物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纽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每天1次顿服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顿服,疗程2年;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天1次顿服,疗程2年。结果治疗组用药1年和2年后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Child—Pugh评分分别与对照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Child—Push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疗程结束后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LT复常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治疗组ALT复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3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方式进行治疗,不但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曹玉华 《求医问药》2014,(18):215-216
目的 :对比分析联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肝肾功能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 :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T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ALT水平显著下降,PTA、ALB水平上升,治疗前后组间对比(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BV-DNA转阴率对比(P0.05)。结论临床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其疗效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相当,且对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