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康  冯仕彦  李伟 《四川医学》2009,30(6):976-978
目的探讨分析地震伤患者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5·12”大地震后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96例地震伤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地震伤患者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年龄,严重创伤后的低血压、大量输血、缺氧血症、挤压综合征及气性坏疽和ARDS的发生呈相关性。是地震伤患者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严重创伤后的低血压、大量输血、缺氧血症,挤压综合征及气性坏疽是地震伤患者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5·12地震伤员下肢挤压伤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筋膜切开减张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地震伤员下肢挤压伤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筋膜切开减压术后,分别采用创面VSD治疗6例,常规外科换药10例.结果 创面VSD治疗组无感染发生,且肢体肿胀消退快,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VSD是一种适合在地震、战争、恐怖袭击等灾害性事件中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论烧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在4156例烧伤病例中,有11例并发骨筋膜综合征,按其中性别、年龄、伤后发生时间、发生部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例烧伤并发骨筋膜综合征有6例发生在伤后2~4天,5例发生在伤后5~9天,其中4例截肢,1例死亡,7例植皮修复创面。结论:对烧伤肢体的创面深度准确判断,及时地充分减压,是对烧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最主要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5·12地震伤员下肢挤压伤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筋膜切开减张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地震伤员下肢挤压伤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筋膜切开减压术后,分别采用创面VSD治疗6例,常规外科换药10例。结果创面VSD治疗组无感染发生,且肢体肿胀消退快,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VSD是一种适合在地震、战争、恐怖袭击等灾害性事件中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和探讨严重挤压伤并发挤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和护理要点。方法研究2002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我们医院收治的挤压综合征患者39例。结果10例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接受血透治疗;6例行筋膜切开减压术。35例治愈,4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肾衰竭,2例死于出血性休克,死亡率10.3%。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积极的护理是减少挤压综合征后遗症和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宇  龙成  徐巍  杨灵  汪红  刘跃洪  刘树平  江伟 《四川医学》2009,30(9):1474-1475
目的分析收住我院的汶川地震中受伤的596例骨科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地震救援中骨科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详细记录收治的地震所致的骨折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治疗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在本次地震救援我院收治的596例骨折患者中,多发伤患者279例(46.9%),骨科患者骨折伴挤压伤患者68例(11.4%),经输液、透析抢救治疗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有4例患者术前送检标本诊断为气性坏疽,经清创术或截肢术后,术后无1例发生气性坏疽。结论骨折在历次地震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多发伤,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占有较高的比例,应予重视。还应注意感染的发生,尤其是气性坏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地震伤高钾血症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保肢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探讨相应的救治方案,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5*12"汶川地震收治的37例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患肢切开减压、血液透析、截肢等治疗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7例高钾血症患者全部接受药物辅助治疗,单纯切开减压9例,单纯血液透析8例,切开减压合并血液透析20例.所有患者治疗后血钾浓度均恢复正常,血钾浓度由治疗前的(6.25±0.91)mmol/L降低为治疗后的((4.47±)0.65) mmol/L(P<0.05).5例患者进行了截肢术,均为Gustilo III开放性损伤,血钾浓度为(6.13±0.78) mmol/L,未截肢患者32例,血钾浓度为(6.25±0.31)mmol/L,二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保肢的因素有肢体受压时间、伤后开始血液透析时间以及伤后切开减压时间(OR值分别为4.394,3.793和5.432;P值分别为0.013,0.047和0.015).结论:对地震伤高钾血症患者,缩短肢体受压时间、及时切开减压和血液透析治疗是降低血钾、保存肢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震后严重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汶川地震后收治的7例严重挤压综合征患者,采用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BP),通过改良对减压伤口渗液量的估算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及加强多脏器功能的观察与护理,改善预后。结果:2例治愈,4例病情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严重挤压综合征患者,尽早行CBP并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下肢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行早期切开减压均获痊愈,未遗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诊断并及时切开减压可作为蛇咬伤并发OCS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负压封闭引流在地震严重挤压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地震严重挤压伤中的应用.方法 对4例患者共11处地震严重挤压伤所致感染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减张切口及骨外露创面扩创后应用VSD治疗.结果 4例患者应用VSD治疗7~10 d后,所有创面均可见新鲜、平整的肉芽组织生长.其中1例患者创面二期闭合;2例患者创面因伴骨外露而再行植皮和皮瓣转位术,均成活良好;1例患者的一处创面愈合延迟,4处减张切口创面经二次减张缝合后二期闭合.结论 VSD可减少严重感染的挤压伤患者的用药时间,减轻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