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考察麻黄与老鹳草配伍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盐酸麻黄碱和没食子酸提出率的变化,探讨两药配伍使用的增效作用机制.方法:以盐酸麻黄碱和没食子酸为指标,HPLC测定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配伍前后提取工艺.结果:麻黄配伍后盐酸麻黄碱的提出率分别为5.136,5.485 mg·g-1,老鹳草配伍前后没食子酸的提出率分别为1.352,1.564 mg·g-1.结论:麻黄和老鹳草配伍前后盐酸麻黄碱、没食子酸提出率均增加,为两药配伍使用增效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老鹳草已有600余年的临床药用历史。老鹳草属植物种类繁多,全国广布,已知我国分布有55种及5变种。其中,鼠掌老鹳草、尼泊尔老鹳草、毛蕊老鹳草、中日老鹳草、粗根老鹳草及纤细老鹳草等在部分地区作为老鹳草用。可见,老鹳草药材具有多基原、广分布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从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及功效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有关老鹳草的记载进行考证研究发现,明清及民国时期本草著作中提到的牻牛儿苗和老鹳草与今有一定差异。老鹳草的古今产地变迁不大,功效主治古今亦大致相同。通过对老鹳草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为其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老鹳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老鹳草的植物学、栽培学、化学成分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老鹳草这一传统中药提供一定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4.
老鹳草和仙鹤草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老鹳草为少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本品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或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的地上部分。味辛、苦,性平。归肝、肾、脾经。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另外,文献记载老鹳草属有些植物的地上部分也作老鹳草用,如:1.鼠掌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L.)2.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 Sweet)3.粗根老鹳草(G.dahuricum DC.)4.野老鹳草(G.carolinianum L.)。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鹳草软膏治疗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消痤丸联合老鹳草软膏治疗,对照组则联合林可霉素维B6软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刺激性不良反应。结论:老鹳草软膏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总黄酮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尹海波  康廷国  潘荣琛  王冰 《中药材》2006,29(6):541-542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老鹳草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鼠掌老鹳草为0.11%,老鹳草为0.15%,前一种在东北三省广泛分布,资源量大,可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没食子酸的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老鹳草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对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的翼宾子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鼠掌老鹳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0.01%,老鹳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0.012%。结论该实验结果稳定、可靠,分离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深入比较鼠掌老鹳草与同属药典收载的老鹳草品种的抗腹泻药理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番泻叶致腹泻法和小鼠小肠推进试验,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亢进试验对鼠掌老鹳草的抗腹泻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鼠掌老鹳草水煎液可减少番泻叶所引起的腹泻次数,并可抑制正常及推进功能亢进小鼠炭末胃肠推进率。结论鼠掌老鹳草有较好的抗腹泻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娟  陆叶  沈丽 《中药材》2002,25(1):14-15
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黑龙江省分布较多的四种老鹳草: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 L.,毛蕊老鹳草G.platyanthum Duthie.和粗根老鹳草G.dahuricum DC.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发现4种老鹳草的花粉均为近球形,具短棒状、网状及穴状纹饰状;萌发孔3个且均为短沟状;但棒状体的大小和单位面积上棒状体的数量均有较大差别。本研究为老鹳草的孢粉学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老鹳草异称老官草、五叶草、鸭脚草、老鸹嘴、太阳花、鹌子嘴等。老鹳草为栊牛儿苗科植物栊牛儿苗和老鹳草的全草。老鹳草含槲皮素、挥发油,可化解油脂,降低血脂。它所含的老鹳草鞣质,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老鹳草味苦、微辛,性平,归肝、大肠经,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通经络等功效,适应于治麻木拘挛、风湿痹痛、骨折、跌打损伤、关节肿痛、湿疹、筋骨酸痛、急慢性泄泻、痢疾等病症。  相似文献   

11.
多酚类化合物老鹳草素广泛分布于老鹳草、叶下珠和睡莲花等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老鹳草素在药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1971年2月份始,我科试用单味老鹳草治疗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三年来在用老鹳草住院治疗的菌痢病人中资料较全的203例,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鹳草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老鹳草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鞣质、黄酮、有机酸及挥发油等,还含有少量的三萜、甾醇、木脂素和有机酯等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老鹳草属药用植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对老鹳草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老鹳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鹳草抗小鼠胃溃疡的机制,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实验通过检查胃溃疡指数,检测血清中NO含量,测定胃黏膜中PGE2的含量,来观察老鹳草提取物对无水乙醇型小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结果老鹳草水提物组能明显降低溃疡指数(P<0.01),提高血清中NO含量(P<0.01);老鹳草醇提物组能明显提高模型小鼠胃黏膜中PGE2的含量(P<0.05)。结论老鹳草提取物可对抗无水乙醇型小鼠胃溃疡,其中老鹳草水提物抗溃疡作用优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15.
老鹳草汤治疗痢疾药物组成:老鹳草15g,白芍12g,山楂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法:湿热型加黄连、黄芩;疫毒型加白头翁、大黄、金银花;寒湿型加苍术、干姜;虚寒型加党参、炮姜、白术;腹痛剧加罂粟壳;里急后重甚加川厚朴;便血加当归...  相似文献   

16.
老鹳草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老鹳草的抗炎作用。方法:选用多种炎症模型。结果:老鹳草对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组织增生、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抑制大鼠佐剂型关节炎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老鹳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鹳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平性,味辛苦,归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的作用,临床用于风湿痹痛、筋骨酸痛、麻木拘挛及泄泻痢疾等,效果显著,已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今就其药理作用和应用,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 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鹳草提取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裸鼠肝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裸鼠肝转移模型,研究老鹳草提取物对裸鼠肝转移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裸鼠,Ls174t人大肠癌细胞株,脾脏切除脾脏种植法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将36只裸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老鹳草提取物组和羟基喜树碱阳性对照组,给予老鹳草提取物喂养,观察一般情况及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裸鼠循环血中pS2表达;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①脾脏切除脾脏种植法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成功率为100%,病理组织学证实肝转移癌细胞呈人结肠癌低分化腺癌特征;②老鹳草提取物组裸鼠肿瘤数目及质量明显低于羟基喜树碱组(P<0.05);③老鹳草提取物组裸鼠血中pS2表达为7.598±0.046,明显高于羟基喜树碱组3.794±0.020(P<0.05).结论:老鹳草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肝转移裸鼠血中pS2表达,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发展,且效果优于羟基喜树碱,可作为大肠癌术后预防复发和肝转移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老鹳草合剂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咽炎是由细菌或病毒侵犯鼻咽、咽部及扁桃体引起的急性炎症,为儿科常见多发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外感时邪病毒所致。云南民间有人用中草药老鹳草治疗该症,为了解其疗效,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对45例急性咽炎患儿用老鹳草合剂治疗,并与常规青霉素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老鹳草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老鹳草是我国常用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对老鹳草的研究较多。本文仅就老鹳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