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留置尿管评估观察表,前瞻性监测某院13个病区留置尿管的重症住院患者654例,包括本科室置管和带管入院2组患者CAUTI 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本科室置管的重症患者417例,发生CAUTI 56例,CAUTI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5.937,95% CI(1.474 ~ 23.909);ICU置管,OR=60.499,95% CI (1.455~2515.992);置管前未预先连接尿管与集尿袋,OR =5.585,95%CI(1.278~24.411);置管时手触摸尿管前端,OR =9.802,95%CI(2.413 ~39.816);尿管留置时间≥7 d,OR=47.652,95% CI(9.733~233.297);尿管留置时间≥14 d,OR=334.843,95%CI(56.700~1977.434);乳胶尿管,OR=0.158,95%CI(0.037 ~0.671).带管入院237例,发生CAUTI 3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管留置时间≥7 d,OR=7.277,95% CI(2.004~26.420);尿管留置时间≥14 d,OR=57.492,95% CI(16.549~199.728);置管后未更换引流袋,OR=3.429,95%CI(1.245~9.443);乳胶尿管,OR=0.323,95% CI (0.123 ~0.846).2组重症患者CAUTI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三腔尿管、更换引流袋及普通引流袋对本科室置管组重症患者CAUTI的影响稍大于带管入院组,而尿管留置时间及乳胶尿管对本科室置管组重症患者CAUTI的影响稍小于带管入院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ICU置管、置管前未预先连接尿管与集尿袋、置管时手触摸尿管前端及尿管留置时间是本科室置管重症患者CAUTI的危险因素,乳胶尿管则是保护因素;尿管留置时间和置管后未更换引流袋是带管入院重症患者CAUTI的危险因素,乳胶尿管也是保护因素.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对降低CAUTI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任兴珍  刁玲玲 《中外医疗》2012,31(6):152-15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漏尿原因。方法通过对神经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漏尿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规范的留置尿管方法、预防尿管堵塞、预防尿路感染、预防小膀胱等综合措施有效的解决了漏尿问题。结论神经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主要原因有导尿管气囊注水量不当、导尿管堵塞膀胱炎症、膀胱炎症、小膀胱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产科术后80例留置尿管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分析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1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症状好转,康复出院。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泌尿系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漏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留置尿管病人的循证护理措施。将神经内科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200例长期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病人在循证护理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发生漏尿例数、控制率和漏尿减轻率方面结果。结果:干预组100例病人施行循证护理后,留置尿管病人发生漏尿例数明显减少,漏尿控制和减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留置尿管病人漏尿,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田静静 《大家健康》2016,(8):237-238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实行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予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减少尿管留置的时间,并且还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可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的集束干预策略对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综合ICU入住并留置尿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及ICU期间住院费用。结果:(1)尿路感染:观察组3例(10.0%),对照组13例(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留置尿管时间:观察组平均10天,对照组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住院费用:观察组为43560.30元,对照组为53765.00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可降低ICU患者CAUTI的感染率,缩短尿管的留置时间及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住的25例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漏尿情况的观察,从留置尿管操作过程和留置期间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合理干预措施.结果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了漏尿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结论 正确评估漏尿原因,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可减少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苏满坚 《吉林医学》2012,33(8):1676-1677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针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对尿路感染、引流不畅、自行脱落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漏尿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漏尿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留置导尿的妇科住院成年患者,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留置尿管阶段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97例留置尿管患者在留置阶段未发生泌尿系感染,3例在发生了泌尿系感染,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症状好转。结论: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CAUTI)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小儿泌尿外科于住院期间留置导尿患儿112例,监测疾病种类、留置管道类型、留置管道时间、术后应用抗生素种类、时间、拔除导尿管前尿常规中白细胞数、白细胞酶及尿培养结果8项指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尿路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插管时间越长,则尿培养结果为阳性的可能性越大(χ^2=4.90,P〈0.05)。疾病种类对CAUTI的影响也有差异性(χ^2=6.09,P〈0.05),余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在所监测的指标中,术后留置管道时间是可以控制的CAUTI的主要影响因素,要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去除管道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内科病房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状况及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主动监测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内科病房所有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35例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5例,感染率为4.48%,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5/千导管日。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了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状况,为有效控制尿路感染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与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追踪某医院脑卒中患者中CAUTI发生情况。研究队列为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所有脑卒中接受保留导尿治疗的患者。按巢式病例-对照设计,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病例及对照中脑卒中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情况。结果 共有322例CAUTI及644例非CAUTI患者进入研究。病例组住院时间为(20.68±3.73)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3.00±4.01)d,病例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t=29.473,P<0.001)。脑卒中患者中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激性高血糖相对于非应激性高血糖患者CAUTI发生风险更大(OR=2.020,95%CI=1.447~2.821,P=0.000);CAUTI千日发生率更高(P<0.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中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激性高血糖可使CAUTI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留置尿管拔除时间对产妇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安全拔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
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产妇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于术后6 h和8 h拔除尿管,对照组常规
术后24 h拔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和尿道刺激征出现率明显降低(P<0.05),产妇术后自然排
尿率和舒适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由传统24 h改为6~8 h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共收治30例尿道损伤患者,其中施行尿道会师术6例,对端吻合术7例、单纯膀胱造瘘术6例、Foley氏导尿管牵拉术加U—O式缝合固定术3例、留置导尿管7例及预防感染1例。经随访1年效果较好,无死亡。体会,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手术方法适当,均能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凤霞  李保松  王涛  纪冰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6):3268-3270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尤其是长期置管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主要特点为尿量增多、尿管内可见持续血尿并有絮状沉渣,伴有或不伴有全身感染症状。本文分析1例留置导尿管引起逆行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治疗措施,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6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数及临床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护理工作满意率(87.4%)、护理干预的效果(95.7%)、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率(73.0%)、护理干预的效果(62.6%)、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用于留置导尿管拔管后排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手术治疗且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术后拔出留置导尿管前,先将膀胱内尿液自留置导尿管排空,随后立即将留置导尿管拔出;试验组在术后拔出留置导尿管前患者有尿意时,先将0.02%呋喃西林溶液200~300mL以液平面高出床沿60cm处滴入膀胱,然后滴注完毕不再从留置导尿管放尿,立即将留置导尿管拔出。观察2组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拔出后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vs85.0%,P<0.05)。结论对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拔管前行呋喃西林膀胱冲洗,患者排尿通畅,并可有效地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效抗菌材料"洁忧神"在预防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留置导尿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用药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2次/天;用药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后,加用"洁悠神"喷洒于导尿管与尿道口,2次/天。观察两组患者置留导尿管后第3、5、7天膀胱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洁忧神"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理论在社区长期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选择“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留置导尿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问题;应用“阶段变化理论”干预膀胱功能训练的实施问题;采用“合理行为与计划行为理论”对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行为干预;采取“自我效能理论”干预患者解除留置导尿后的行为。结果放置留置导尿管91例次,均获成功。18例解除留置导尿。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半年内再次发生急性尿潴留3例。结论健康行为理论在解决社区留置导尿的问题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