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浅谈中药凝胶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是一类含有两组分或两组分以上的、由固液两相组成、具有半固体性质的大分子网络体系的通称。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称为凝胶剂。它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外用制剂,现已广泛用于缓释、控释系统,可以从口腔、鼻腔、眼粘膜、消化道粘膜、阴道、直肠、皮肤等多种途径给药,中药凝胶剂一般多为经皮或粘膜给药,目前常用于抗炎镇痛、抗病毒、止痛、  相似文献   

2.
药用凝胶剂是一种以适宜辅料为基质,与药物或与药物的提取物相混合制成的均匀的的溶液、混悬液、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凝胶剂是一种新剂型,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药物以及化妆品行业。本文对近年来中药药用凝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药用凝胶剂的特点、给药途径、基质、辅料、制备新技术进行概括,为药用凝胶剂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粘膜给药按给药部位可以分为口腔粘膜、鼻腔粘膜、眼部粘膜、肺部、阴道及子宫、直肠等给药系统。1 口腔粘膜给药系统口腔粘膜给药系统是一种固定于口腔粘膜的药物释放系统 ,可以定位释放药物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防止释放出来的药物受到口腔环境的影响。富志军等[1 ] 以溃宁复方中药为模型药研究发现聚乙烯醇的成膜性好于其他的成膜材料 ,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及聚羧乙烯后 ,膜剂的粘附力为 (464±2 8) g ,T50 (1 71 .6± 1 3 .0 )分钟。2 鼻腔粘膜给药系统鼻腔粘膜给药常用的剂型有滴鼻剂、气雾剂、粉剂、凝胶剂、微球、微粒、毫微粒、脂…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醇在中药新剂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聚乙烯醇 (PVA)作为药用辅料 ,具有易溶于水、成膜性好、粘接力强、热稳定性高、毒性低、无刺激性等优点 ,近年来 ,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日趋广泛。在中药现代化制剂研究中 ,PVA作为涂膜剂和膜剂的成膜材料 ,其成膜性能优良、膜的韧性好等特点 ,在涂膜剂和膜剂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PVA作为巴布膏剂和凝胶剂的高分子基质 ,既能承载药物 ,又能改善制剂的使用和工艺性能 ,是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目前 ,PVA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外用剂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 ,必将拓宽PVA在中药现代化剂型中的应用范围。PVA有望在渗透泵控释制剂、载药微球、溶胀控释系统等新剂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胃内漂浮制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德亮  马山  顾清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1):690-691
胃内漂浮制剂是指一类能滞留于胃液中 ,延长药物释放时间 ,改善药物吸收 ,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制剂。目前多数口服控释或缓释制剂在其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仅有 2~ 3h,而制成胃内漂浮制剂后可在胃内滞留时间达 5~ 6h,并具有骨架释药的特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1 胃内漂浮制剂的原理胃内漂浮制剂系由药物和一种或多种亲水胶体及其他辅助材料制成的 ,常制成胶囊、片剂或其他剂型。属于流体动力学平衡系统 (hydrodynamcallybalanced system,HBS) ,实际上是一种不崩解的亲水性骨架片。口服遇胃液后 ,外层凝胶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凝胶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以及凝胶剂的发展概况的阐述,提出了凝胶剂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的思路.凝胶剂是一种适用于皮肤、黏膜及腔道给药的外用剂型,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符合中医“内病外治”的理念,适应中药复方制剂的生产现状,是中药传统外用药剂较为理想的剂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的体外透皮过程。方法:以累积透皮百分率为指标,运用仿Fick's扩散装置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的经皮渗透作用。结果:离体透皮实验表明,3种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控释能力,其中涂膜剂满足动力学0级释放过程,而凝胶剂、巴布剂均能满足Compertz函数0级释放过程。结论:3种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可为今后临床研究中的剂型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急性胃炎外邪犯胃型疗效,初步评价藿香正气滴丸用药时效关系。[方法]以藿香正气滴丸为试验组,119例,以不含乙醇的液体制剂为对照组,118例。两组分别服用观察药物及对应的模拟剂1周,于3、7 d观察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嗳气、纳呆等症状疗效,并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不同剂型藿香正气制剂均有较好疗效,治疗3 d藿香正气滴丸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对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口服液;两组的降温退热,止泻作用相当。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藿香正气方剂治疗急性胃炎有肯定疗效,藿香正气滴丸3 d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与液体剂型相比具有起效快、服用方便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赵波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6):511-512
中药外用剂型,是中医临床应用较多的剂型。它具有疗效迅速、安全稳定、简便易行等特点,是中医治疗急重症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医药工作者除了对传统的老剂型进行研究,扩大其应用范围外,还不断地研制新的外用剂型。这些新的剂型为中医解决急重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控释贴剂控释贴剂,是具有防护膜、活性物质胶体、控制释放的微孔膜和含药粘附层等结构的贴剂,其药物释放可持续72h或更长。它具有药物均匀进入体内,作用时间长,血药浓度稳定,不受胃肠因素及肝肠首过效应等影响,给药次数少,使用方便,适用于病情经常发作…  相似文献   

10.
新型载体经皮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对几种新型载体在经皮凝胶剂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文献整理和归纳。方法:通过查阅近20年经皮凝胶剂的相关文献,阐述几种新型载体的含义、特点及其凝胶剂经皮给药的实验性研究,比较它们与其他剂型经皮吸收的效果,归纳总结了几种新型载体凝胶经皮给药的研究近况,并提出了其在中药复方凝胶剂中的应用思路。结果:新型载体凝胶剂相对于普通凝胶剂及其他经皮给药剂型,有更强的渗透皮肤能力,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具有缓释性和靶向性。结论:目前,新型药物载体在经皮凝胶剂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几种常用载体和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拓宽到更多的新型药物载体和治疗非皮肤疾病的药物。新型载体凝胶剂给改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带来启发和思考并有望在中药复方新剂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药技术和药物剂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剂型和新技术。其中载药纳米微粒作为药物、基因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近年来出现的药物控释和缓释的新剂型。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和兴趣。纳米粒是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粒径在10-100nm范围,药物可以溶解、包裹于其中或吸附在表面上。  相似文献   

12.
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长平 《中草药》2005,36(3):473-475
常规制剂、长效和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或药物输送洗头或透皮治疗系统治疗、靶向制剂是药物制剂发展的四个时代。传统中药的剂型研究也随着医药制剂的发展而得以逐步拓宽 ,从而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临床治疗的需要。口服给药是传统的、习惯的、最常用的施药途径。口服给药系统包括速释剂型、缓速释药剂型、定时释药剂型和定位释药剂型。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口服给药系统的进展进行综述。1 口服液中药口服液剂是选用合理的方法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在无菌或半无菌的条件下灌注制成的一种口服液体剂型 ,是在中药汤剂、合剂基础上的改进。具有吸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很早便有了缓控释技术的雏形。现代缓控释制剂作为第3代药物制剂,具有服药周期短、药物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疗效好等显著的优势,已成为中药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中药缓控释制剂以缓释片、缓释胶囊、微囊微球及凝胶剂等剂型研究较多,结合相关文献对现代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缓控释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及其价值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药用凝胶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凝胶是一些高聚物或共聚物吸收大量水分后形成的溶胀交联状态的半固体,可通过共价键、氢键、范得华力、结晶等方式交联.由于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药物的释放具有缓释、控释作用及可吸水膨润等优点,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在中药领域也逐渐得以研究应用.如把一些传统的中药散剂加入水凝胶基质,增强粘附性,减少药物的损失,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使疗效得以提高,大大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药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及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 TDS 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系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且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给药系统,被认为是抗癌药的适宜剂型[1]。靶向制剂不仅是抗癌药物的首选剂型,而且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剂型。 药物剂型是药物存在和引入机体的形式。良好的剂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尽量地减少毒副作用,便于生产、服用、携带等,且患者欢迎,市场畅销,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当前国内外学者和生产企业十分重视新剂型的研究,关注其在…  相似文献   

16.
丹参酮微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宁  范青  吕慧怡  于佳  安波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81-1082
丹参酮系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1 ] ,丹参酮类均含有邻醌或对醌结构,具有天然抗氧化作用、心血管药理作用及抗菌消炎作用。丹参酮是脂溶性药物,水中难溶,难以制成适宜的静脉剂型。微乳作为新型药物释放体系,与一般乳剂不同,微乳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其液滴一般介于1 0~1 0 0nm ,生物利用度高;外观透明、粘度接近水,注射时无痛;热力学稳定、久置不分层、不破乳,是难溶性药物理想的载体,可通过多种途径给药[2 ] 。  相似文献   

17.
我国儿童用药剂型多样,总体分为口服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中微片、微丸、分散片、细颗粒剂等成为当下儿科用药的发展趋势。液体剂型主要包括糖浆剂、混悬液、口服液、滴剂。中药不良口感的形成、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的处置过程是影响儿科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及顺应性的关键因素。为了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引起的风险性以及提高儿科用药的口服顺应性,发展改善不良味感固体制剂的造粒掩味新技术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具有不良口感液体制剂,则需应用矫味技术。该文对造粒掩味制药新技术进行总结,发现缓控释颗粒剂、细颗粒剂、咀嚼固体迷你片剂成为儿童口服固体剂型的主流,这些剂型普遍涉及到多微粒制剂、包衣、微囊化等造粒技术。造粒与掩味密不可分,属于协同关系。掩味技术从4种不同的角度掩盖中药苦味,包括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苦味、改变化合物本身消除苦味、减少苦味分子与口腔苦味受体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药物主要以抑制苦味药物口腔释放为主。  相似文献   

18.
智能水凝胶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了智能水凝胶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近期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智能水凝胶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温敏、pH敏感水凝胶作为释药载体的潜力和在胰岛素自调式释药系统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 智能水凝胶设计药物控释系统具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略述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荣  赵钢 《光明中医》2003,18(3):23-25
高脂血症是近年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是以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情况简述如下 ,以供临床和研究参考。近年来运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 ,从药物的组成来看 ,有单味中药和复方药 (含中成药 ) ,大多是复方多见。从药物的剂型来看 ,又有不同的剂型。1 单味中药治验研究邓杰、罗玫[1] 运用银杏叶制剂 ,观察 588剂心血管患者 ,提示银杏叶对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均有降低作用。王健民[2 ] 用生蒲黄治疗 2 7例 ,总有效率达 95.8% ,蒲黄对TG、TC、β -脂蛋白都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注射型在体植入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注射型在体植入剂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注射型在体植入剂可分为热塑胶浆、在体交联体系、溶剂移除沉淀体系、热致溶胶-凝胶转变体系、在体固化有机凝胶和疏水脂肪酸胶浆等类型。生物降解性材料的不断涌现加速了它的发展。结论注射型在体植入剂可有效控释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病人的顺应性,减少不良反应。虽然该剂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它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