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白菜和厚叶岩白菜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岩白菜药材中有效成分熊果苷、岩白菜素、儿茶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药材质量评价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流速为1.0 mL.m in-1,检测波长为275 nm,对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和厚叶岩白菜的主根、须根和叶片等不同部位中的熊果苷、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进行HPLC分析比较。结果:岩白菜和厚叶岩白菜中的熊果苷、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同植物不同部位中的熊果苷、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主根和须根中岩白菜素的含量较高,而叶中熊果苷的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以同时测定熊果苷、岩白菜素和儿茶素的含量,为岩白菜属植物的科学研究及药材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岩白菜和岩陀中岩白菜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岩白菜和岩陀中岩白菜素含量,以供开发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岩白菜根茎的岩白菜素含量(5.14%~7.46%)明显高于叶片的岩白菜素含量(0.19%~0.27%);人工栽培岩白菜根茎的岩白菜素含量(5.14%~5.20%)比野生的含量(7.25%~7.46%)略低;不同居群岩陀中岩白菜含量差异不大(4.29%~4.63%),但稍低于岩白菜的含量。结论:供试的各居群岩白菜和岩陀的根茎均是提取岩白菜素的最佳原料;岩白菜采用人工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九节龙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良科  周为民 《中药材》2007,30(4):422-423
目的:测定九节龙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C18ODS色谱柱,柱温25℃,波长275 n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0.600 ml/min;压强1400 Pa。结果:岩白菜素质量在0.098~0.591μg范围与峰面积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102.0%,RSD=1.4%(n=6);在该条件下,九节龙岩白菜素含量在0.59%以上。结论:在本文条件下,九节龙中岩白菜素的含量几乎与矮地茶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厚叶岩白菜组培再生植株、种子苗和野生苗不同部位岩白菜素和儿茶素的含量,为人工种植厚叶岩白菜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对不同厚叶岩白菜苗的主根、须根和叶片等不同部位中的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进行HPLC分析比较.结果 厚叶岩白菜不同部位的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主根和须根中岩白菜素的含量较高;但组培苗和种子苗与野生苗中的岩白菜素和儿茶素含量差别不大,甚至组培苗叶片岩白菜素含量高出种子苗和野生苗1倍;而儿茶素的含量组培苗主根、须根均高于种子苗和野生苗含量3倍左右.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组培或种子人工种植的厚叶岩白菜其有效成分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止咳定喘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方法:用迪马C18色谱柱(5μm;4.6×150mm),甲醇-乙腈-1%的磷酸水为流动相,0-7min内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结果:岩白菜素在2-20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63%(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止咳定喘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九味渣驯丸中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九味渣驯丸中没食子酸、岩白菜素进行含量测定。Sunfir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0.4%磷酸溶液(6∶94)、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275nm;流速:1.0mL·min-1。结果:没食子酸、岩白菜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59 2~0.592 0μg(r=0.999 6)、0.0476~0.571 2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85%(RSD=0.74%,n=6)、97.48%(RSD=1.1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九味渣驯丸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腊梅花中槲皮素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λ=254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槲皮素在0.2-2μg(R^2=0.9985)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2.08%。结论:HPLC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腊梅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HPLC-MS测定岩白菜中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原儿茶酸、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阿魏酸9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150 mm,5 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2‰甲酸水,以0.8 mL·min-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10 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负离子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测定。结果 岩白菜中9种成分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原儿茶酸、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阿魏酸能完全分离;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2%,100.0%,99.8%,99.9%,97.9%,101.2%, 99.8%,101.7%,102.4%。RSD分别为0.80%,3.06%,2.72%,3.28%,3.58%,1.44%,0.95%,0.96%,0.4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高,可用于岩白菜中多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冯永辉  谭汗青 《世界中医药》2014,9(10):1358-1360
目的:考察盘龙七麸炒前后岩白菜素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盘龙七麸炒前后岩白菜素的含量,色谱柱:UltisilTMXB-C18柱(150 mm×1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20μL。结果:盘龙七麸炒前所测岩白菜素平均含量为16.82 mg/g;盘龙七麸炒后所测岩白菜素的平均含量为22.15 mg/g。结论:麸炒后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的含量高于麸炒前的盘龙七,麸炒盘龙七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活血效灵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150mm,5μm),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2℃,检测波长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在1.654-16.54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0.69%(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活血效灵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