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问题一直是困扰人工关节学科迅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尽管现代手术运用了预防性抗生素、严格的无菌条件及规范化的操作技术,使术后感染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左右。感染一旦出现,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延长手术康复时间、影响关节置换效果,并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成为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规的抗生素很难取得较好的疗效,大部分病例不得不进行翻修手术。为了给人工关节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细菌学的依据,特对我院1998~2005年间收治的28例人工关节感染病例进行细菌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前的训练及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是指用人工膝关节替代和置换病损或损伤的关节。临床证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减轻关节的疼痛,使患者术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1]。但要获得理想的效果,术前、术后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综合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膝部严重疾患、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15年以上的临床优良率可达90%以上。近年来,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由于术后缺乏正确及有效的康复指导与治疗,产生了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人工关节松动、下肢深静脉栓塞(DVT)、伤口愈合不良等。导致功能不能很好地恢复,从而影响手术疗效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后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笔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本病11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与单用CPM机锻练治疗的1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屈曲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屈曲挛缩畸形有相当高的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膝关节的屈曲挛缩程度与手术难度呈正相关。我们于1996—2005年进行89例共140个膝关节置换手术采用软组织平衡松解,术后进行系统康复锻炼,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59膝),其中单膝置换33例,Ⅰ期双膝置换13例;选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6膝,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稳定型假体53膝。Depuy假体40膝,爱康4膝,威高9膝。半年后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HSS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股胫角。结果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前痛,对症处理后缓解。HSS评分较术前增加明显(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较好选择,术中截骨、软组织平衡、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5月~2002年11月,作者为12例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手术获得成功,均未发生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丧失较为可靠的方法,具有术后关节活动好,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等优点,但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对它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发生率也随之降低。2000年2月-2006年2月,本院完成膝关节置换术26例,无一例发生感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8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其中股骨颈骨折60例,行空心螺钉固定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0例,全髋关节置换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行G amm a钉固定13例,重建钉固定10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9例,蛇形解剖钢板固定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结果:术后随访104例,内固定组66例,治愈率92.4%,其中5例术后因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再次手术行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置换组38例,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9.5%。提示: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膝关节严重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手段,目的是解除患者病痛,矫正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而术后康复护理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选取我科2007年10月~2008年10月间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75例,通过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发生感染属于极其严重并发症,是直接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尤其手术后早期感染,是医生们最头痛的事.虽然目前采取了各种预防感染的方法,例如超净空气手术室和抗生素骨水泥等应用,但早期感染仍在1%~2%左右[1,2].感染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再次手术,行局部清创或假体取出,患者往往难以接受.故本院对2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因切口原因造成关节感染患者进行间断关节腔冲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孟琴秋 《中医正骨》2009,21(2):77-78
随着人工关节设计的不断完善及人工关节材料的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术为老年病人严重膝关节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老年患者各方面机能衰退,肢体功能恢复缓慢,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手术疗效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自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笔者对13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运用康复训练程序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其关节稳定程度,活动范围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创后普朗特液体敷料浸泡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和五味消毒饮内服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急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清创后普朗特液体敷料浸泡联合VSD和五味消毒饮内服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急性感染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55~74岁,中位数63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3例;合并糖尿病3例。感染发生时间为术后7~14 d,中位数9 d。观察治疗后感染控制情况。结果:12例患者,1次VSD后感染控制9例,更换2次VSD材料后感染控制2例;病灶处新生肉芽饱满,无死腔和窦道形成,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沉均持续下降。治疗后感染未控制1例,取出假体后注入抗生素骨水泥旷置3个月后感染控制,行二期翻修手术。结论:清创后普朗特液体敷料浸泡联合VSD和五味消毒饮内服可有效控制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康复护理程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ry,TKA)主要适用于60岁以上,膝关节有严重病变或伴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关节不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病例。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不断普及,使得上百万膝关节疾病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在关节置换术发展的同时,康复护理作为患者术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愈来愈被重视。术后康复措施不力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临床研究 自1996年6月~2000年12月,作者先后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41例,经随访观察认为,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良好的手术技巧,有效地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由于双侧髋关节病变而需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的病例较常见,以往多分期进行,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手术技术的成熟,操作器械及人工关节的完善,一期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成为可能。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进行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4例,获得较好的初步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何玉敏 《中医正骨》2002,14(10):61-62
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逐渐开展 ,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我院自 1999~ 2 0 0 1年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R)共 15例 ,从护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15例  相似文献   

17.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能否解除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笔者对40例(46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功能锻炼进行康复,以期进一步探讨术前术后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40例(46膝)严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假体的10~15年生存率约为85%~90%,从而成为目前最为成功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但仅靠手术技术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及并发症的预防,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早期功能锻炼和规范的护理是患者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作者近期在对5例7膝人工关节置换的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失败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失败后的病例5例,其中PFNA螺旋刀片断裂1例,螺旋刀片退出2例,螺旋刀片切割出2例,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行全髋置换,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进行随访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例平均随访13.5个月,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临床疗效优1例,良2例,可1例。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尚满意。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加强营养,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等;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正确体位,预防感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本组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具有一定难度的手术,因需切除部分骨质,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