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后胃瘫12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磊  李圣国 《腹部外科》2004,17(2):封三-封四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逐渐上升,尤以上腹部手术后较多见。我院自1 991年~2 0 0 2年共收治1 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共1 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 5岁。本组病例均为上腹部手术后发生,其中,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4例,胆总管下端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2 .临床表现及治疗:本组1 2例均于术后4~5d肠道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流汁和半流汁饮食。手术后胃瘫发生在拔管后2~5d者4例、5~1 0d者6例、1 0d后2例。其中,进食流质后发生3例、进流质后饮食量稍增加后发…  相似文献   

2.
早期肠内营养在腹部手术后胃瘫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外科手术数量增加,高龄特别是有并发症的中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尤其是上腹部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胃瘫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我们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3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早期在胃镜下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41~82岁,平均62.5岁。胃大部切除术7例,其中同时行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囊切除术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1例。临床症状:术后3~5 d起均出现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及有时伴呃逆,…  相似文献   

3.
胃切除术后胃瘫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奎海  赵晓光 《腹部外科》2004,17(4):256-256
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为“胃瘫综合征”。文献报道 ,其发病率为 0 .2 %~ 4 .6 %。我院近 1 5年行胃癌根治术 36 0例 ,其中发生术后胃瘫 1 0例 ,发病率为 2 .78%。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4 1~ 75岁 ,平均 6 0 .3岁。癌肿位于胃窦部 5例 ,胃小弯侧 3例 ,胃大弯侧 2例。肿瘤大小为 1 .2cm× 1 .8cm~2 .0cm× 2 .5cm。手术为胃癌根治 (D2 式 6例 ,D3式 4例 ) ,残胃空肠结肠前毕 Ⅱ式吻合。2 .临床表现 :1 0例胃瘫均发生在术后 5~ 1 0d。其中 ,9例发生在由全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或突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过14~28 d的非手术治疗后,胃肠蠕动均逐渐恢复,胃管引流量<500 m L/d、颜色黄而清,出院时均可进普通饮食。未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随访7~18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均未出现复发。结论熟悉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特点,及时确诊并采取综合性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规范手术操作,对预防腹部术后胃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癌切除后切缘癌残留2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我院1992年1月~1999年12月间175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示切缘癌残留的23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  男14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53岁。肿瘤位于贲门区3例,胃体部5例,胃窦部15例。全胃切除2例,近侧胃切除6例,远侧胃切除15例。23例胃癌切缘癌残留分布见表1。病理分型与切缘癌残留分布见表2。切缘距肿瘤边缘距离与切缘癌残留的关系见表3。本组术中切缘未送冰冻。讨  论  文献报道,胃癌切除后切缘癌残留率一般为4.2%~31.3%*1 ,本组13.1%。现结合本组资料就其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分析。  1.术前、术中误诊为良性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8—2017-08间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例P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PGS发生于术后5~9 d,经非手术治疗后,均在6周内治愈。结论 PGS是综合因素所致,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非手术疗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病人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外科治疗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 18例 ,现结合本组临床所见 ,对肿瘤切除的范围及肿瘤切除后对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作一探讨。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17例 ,女 1例。年龄 34~ 6 9岁 ,平均 5 6 4岁。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 7例、残胃癌 1例 ,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 3例 ,食管胸中段癌 1例 ,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胸中段癌 1例、贲门癌 4例 ,食管中段癌术后并放疗后残食管癌 1例。两次手术间隔 0 5~ 34年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 1年以内者 3例 ,2年以上者 4例 ,胃溃疡胃大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改善胃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整体护理配合,本组12例患者均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其中6例在术后第3周逐渐恢复胃动力,4例患者在术后第4周恢复胃动力,2例在术后1~2个月内胃动力恢复。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与护理措施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正确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案及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的预后,有助于胃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Roux-en-Y式重建手术技巧与胃瘫发生的关系及治疗、预防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6年间21例胃癌根治术Roux-en-Y式吻合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患者资料.结果 21例胃瘫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均获得成功,2周内恢复1例,3周内恢复2例,4周内恢复6例,5周内恢复10例,另2例紧张情绪较重患者,1例于术后8周恢复,另1例于术后9周恢复.结论 根治清扫术后的淋巴渗出、小弯侧切线过高、胃肠吻合口位置及吻合方式与术后胃瘫的发生有关,积极全面的保守治疗可治愈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Sun YL  Liu YW  Zhong DR  Gao WS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0):756-758
目的 探讨胃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总结1997至2007年间收治的6例胃小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分析国内外报道的胃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5岁(40~66岁);肿瘤位于贲门3例,胃底2例,胃体1例;溃疡型5例,隆起型1例;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接受术后化疗.本组2例获得随访,1例术后4年仍生存无复发,1例于术后9个月因广泛复发转移死亡.胃小细胞癌国内外报道共223例,男164例,女59例;平均年龄64.2岁(42~84岁);肿痛位于贲门及胃底97例,胃体55例,胃窦54例;大体分型溃疡型137例,隆起型47例;肿瘤直径平均6.23 cm(0.8~17.0 cm).生存时间超过1年者43例,仅占19.3%.结论 胃小细胞癌术前、术中常不易确诊,手术范嗣可同胃癌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可适当简化,术后采用针对肺小细胞癌的化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1990~ 1997年我们对 2 9例直肠恶性肿瘤施行全盆腔内脏切除术 ,取得了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3~ 6 8岁 ,平均 5 6岁。直肠癌 2 8例 ,直肠平滑肌肉瘤 1例。本组 10例曾在外院手术 ,5例仅行乙状结肠造瘘术 ;3例为直肠癌术后复发 ;1例为家族性息肉病 ,多次癌变分别行右半、左半及直肠上段切除术 ,最后诊断为晚期直肠肛管癌 ;1例伴胃癌合并胃大部切除术。 3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中 1例形成直肠膀胱瘘并侵及腹壁 ,另 1例肿瘤侵及膀胱行膀胱造瘘。本组 2 9例患者均有排便、排尿困难。 3例有肉眼…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瘫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常见于胃部及胸部手术后。自 1997年~2 0 0 1年 ,我们共收治了 7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 6~ 72岁 ,平均 6 4 6岁。同为择期手术 ,其中 2例为左下肺低分化腺癌术后 ,1例为贲门失迟缓症术后 ,因胃窦部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毕Ⅱ手术 2例 ,胃窦癌根治毕Ⅱ式吻合 2例。分别在术后第 5~ 14d出现症状 (平均 7d)。 4例发生在进半流食后 ,3例在进普食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混有胆汁 ,平均每日…  相似文献   

13.
红霉素与胃复安治疗术后胃瘫对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外科手术后胃瘫 ,是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1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红霉素与胃复安对照比较治疗 2 2例外科手术后胃瘫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 ,男 7例 ,女 15例。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4 2岁。 12例行胆囊切除术后 ,其中 5例有糖尿病史 ,10例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均发生在肠蠕动恢复之后 (本组资料不包括胃手术后 )。方法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各 11例。红霉素组采用红霉素 5 0 0mg静脉滴注 ,胃复安组采用胃复安 2 0mg静脉滴注。结果 :红霉素组 3天内明显改善症状 ,停止呕吐 ,并感上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胃肠道类癌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胃肠道类癌12例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胃3例(25.0%),小肠1例(8.3%),阑尾4例(33.3%),结肠1例(8.3%),直肠3例(25.0%);12例均行手术治疗,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2例,胃楔形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例,阑尾切除术4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2例,直肠前切除术1例。结果均获随访,平均18个月(3个月~5年)。除1例小肠类癌死于术后2年复发转移外,余病例均无瘤存活3个月~5年。结论胃肠道类癌术前确诊率不高,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EPIC)是配合手术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较好的辅助措施,有高选择性区域化疗的特点,既能在癌床周围腹腔内保持较高抗癌药物浓度,又可使全身毒副反应减轻,我科近5年来对21例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采用EPIC,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1~76岁,平均49岁。肿瘤类型及分期:胃癌11例,直肠、结肠癌8例,胰头癌1例,胆管癌1例。病检结果多数为腺癌,胃印戒细胞癌1例,肝管癌1例,未分化型2例。根据新TNM分期均属Ⅲa~Ⅳ期。手术方式:胃癌R2根治切除4例,姑息性胃大…  相似文献   

16.
胃瘫是指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常见于胃手术后。我们自 1990~ 2 0 0 0年共诊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 1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年龄 4 7~ 71岁 ,平均 5 8 6岁。原发疾病诊断为胃癌 9例 ,胃溃疡 2例 (出血、穿孔各 1例 ) ,十二指肠溃疡 5例 (其中出血 1例 ,穿孔 3例 ) ,术前检查 7例合并胃流出道梗阻。采用手术方式 :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 2例 ,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 11例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  相似文献   

17.
邓磊  林擎天  金立  侯宝生 《腹部外科》2013,26(2):109-11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间15例腹部手术后胃瘫临床资料,发生胃瘫的时间为术后5~7 d,全组病例均自胃管注入30%泛影葡胺溶液,进行胃肠造影检查,4例做胃镜检查,明确无机械性胃出口梗阻后,全组病例均施行非手术的保守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14~42 d的非手术治疗,均恢复胃动力,正常进食半流质后出院.结论 确诊为术后胃瘫的病例,均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人行胆道手术后并发胃瘫的病因、诊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胆道疾病患者手术后出现胃瘫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胃瘫发生于术后第4~15天,均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伴恶心、呕吐,检查胃振水音明显,胃液引流量为800~2 400mL/d,并分别经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确诊;非手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老年人胆道术后胃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积极的术前评估与准备、快速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术后监护及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有效地降低胃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行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者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44岁.行胃大部切除(或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Ⅰ式吻合术3例、毕Ⅱ式吻合术12例,近端胃癌根治、远端胃食管吻合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10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手术的16例病人资料。结果 16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9例,均顺利完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手术方式为:全胃切除1例,远端胃癌根治术1例,胃局部切除术3例,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2例,袖状胃切除术1例,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囊肿加胆囊切除并胆肠吻合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本组手术时间90~330 min,系统装机时间20~6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20 ml,所有病人术中均未输血。胃肠道癌淋巴结检出数25.5枚/例。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5 d。本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安全可行,具有解剖分离精准、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