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清楚,对于FD的治疗,西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作用有限、副反应大、复发率高等问题,限制临床的应用,此外,由于它可引起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更限制了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中药对FD的治疗,由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复发率低,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近几年来中医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进行归纳综述,以期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存在一些问题,并给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的病因病机、分型、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治疗FD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结论中医治疗通过辨证论治治疗FD有着明显的疗效和优势;但中医FD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及疗效评定的标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目前西医对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笔者在中医脾胃病理论指导下,运用橘皮粥配合行气通降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并进行护理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中医FD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及疗效评定的标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已成为困扰人们生活及工作的一大问题,目前西医治疗在症状的改善及预防上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痞满"的范畴,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特殊的优势。但是目前中医各家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有着各自为主的观点,并且在治疗方法上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魏继武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低治愈率而广受关注,中医以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常取得显著的疗效,现笔者将近10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并加以分析,就中医治疗FD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属于中医痞满和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肝郁"是引起FD相关症状的重要病机,因此临床多法"治肝以安胃"之说,从肝论治。现代医学强调FD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对症治疗联合抗焦虑抑郁药以及心理干预是治疗FD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中、西医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高度相似。故作者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等方面对FD从肝论治进行探讨,为从肝论治FD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范萌 《中医研究》2007,20(11):F0003-F0004
本文阐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病机、证候研究、治疗方药等,分析了脑肠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放免法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中医辨证肝郁为主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并设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及健康对照组,以探讨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与MTL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认识、儿科运用中医外治法现状、临床常用干预小儿FD的中医外治法3方面入手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指出中医外治法在小儿FD的治疗方面以其疗效佳、无毒副作用、安全易行、依从性好等特点易被广大家长及儿童所接受。但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将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规范化,制定临床评价标准;多方位探讨中医外治法干预FD的机制,加强实验研究,动态观察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根据临床患儿的需求及现有治疗FD的方法途径,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进行一些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及微观的基础研究,深入探讨中医外治法对FD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寻找最佳方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胃肠激素与FD的关系。方法治疗组选择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患者,给予疏肝健脾方治疗4周,另设置对照组为20名健康志愿者,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及胃肠激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情况,结合心理评估报告,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生长抑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患者抑郁症状减轻。结论疏肝健脾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疗效确切,可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失常,胃肠激素分泌失调在FD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fiolml dyspepsia,FD)属消化内科常见综合征,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治疗FD的方法有很多,中医西医均有一定效果。总结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叶松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载,尤精于脾胃病的诊治与研究,其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各证候特点及治疗也有自己的独见。笔者有幸侍诊老师左右,获益匪浅,现就导师辨治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证思想和经验浅述如下:1病因病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最常见的上消化道症状群,是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和肝、胆、胰疾病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早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属中医"痞满"、"胃痛"、"郁证"等范畴,病位在胃而涉及脾。我们运用中医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早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属中医"痞满"、"胃痛"、"郁证"等范畴,病位在胃而涉及脾。我们运用中医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古代著作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中医病名。FD 的发病与饮食、外邪内居及精神因素有关,病位主要在肝脾胃三脏,肝郁、脾虚及胃气不降为 FD 主要的病机关键,但目前对 FD 的病机演变规律研究深入不足。FD 的治疗有辨证分型、专法专药,以及辨病辨证相结合等,但缺乏严谨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患者生活质量也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200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第13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通过了“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中医诊治规范(草案)”〔1〕,对FD中医诊疗起到了规范作用。近年来,在证候分布〔2〕、临证治疗、诊疗流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2008年开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成立全国专科专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协作组”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起草小组,在充分地讨论后,结合国内外现有诊治指南和中医的诊疗特点,提出疾病范围由FD拓展为消化不良(dyspepsia)。在此基础上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中医消化病专家就消化不良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3轮投票,制订了“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草案)”。2009年10月16—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21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中医消化病学专家对共识意见(草案)再次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如果>2/3的人数选择①,或>85%的人数选择①+②,则作为条款通过)。并由核心专家组于2010年1月9日在北京进行了最后的审定。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国医论坛》2021,36(3):74-76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科常见疾病,归属于中医脾病范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尤其中医外治法以其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易行、依从性好等优势被广大患儿及家属接受。本文对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FD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为推拿疗法、穴位敷贴联合推拿、针刺联合穴位敷贴、灸法及联合推拿疗法、内服合外治法五个方面,为小儿FD的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已成为困扰人们生活及工作的一大问题,目前西医治疗在症状的改善及预防上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特殊的优势。但是目前中医各家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有着各自为主的观点,并且在治疗方法上也多种多样,为了便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一步的研究,也便于找到一种更适合大部分人群的治疗方案,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方、成药、经验方、针灸、穴位注射及穴位埋线)进行整理和归纳。通过总结发现,临床可以按照罗马Ⅲ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进一步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连英  李继霞 《河南中医》2009,29(6):617-620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评价与展望四个方面综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现状。认为:中医中药对胃动力调节和改善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及相应理论基础,采用中医药治疗FD临床疗效显著,促胃肠动力中药开发已见可喜苗头。深入探讨FD中医学发病的病因、病理及中医药治疗FD的机理,总结治疗FD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方药,开发研制临床应用简便高效速效的新剂型已成为目前中医药治疗FD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