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MTP)干预模式在ICU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ICU留置导尿管患者367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防控尿路感染护理;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413例ICU留置导尿管患者为观察组,采用MTP干预模式。比较两组CAUTI发生率、防控措施执行力和正确率状况。结果观察组CAUT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AUTI防控措施中的手卫生执行率、留置导尿管护理执行率、导尿操作正确率、无菌技术操作正确率以及尿液标本采集正确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P干预模式应用在ICU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CAUTI防控各环节质量,全面降低CAUTI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ICU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收住ICU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前馈模式,对护理过程中导致CAUTI的行为进行观察,找出高危因素,制定并实施临床护士置管前、置管时、置管后的预防CAUTI的规范操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CAUTI发生率。结果:实验组CAUTI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馈控制能有效控制ICU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现有CAUTI防控措施进行修订,参照修订后的CAUTI防控集束化干预策略,选取2021年11月我院综合ICU 留置导尿患者158例进行CAUTI防控措施正确实施的现状调查,发现缺陷问题,并针对缺陷问题制定改进措施。选取2022年1-3月综合ICU留置导尿患者339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每2周为一个质量周期,共进行6个质量周期,每个质量周期均遵循培训推广→质量检查→结果汇总分析→针对不足之处再教育培训的方法。比较质量改进前(2021.11)和每个质量周期(2022.1-3)CAUTI防控措施的正确实施情况,同时监测同期CAUTI相关数据。结果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在第2质量周期,7项CAUTI防控措施的正确实施率(66.67%~83.33%)就较质量改进前(0~55.00%)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之后的质量周期逐步提高,在第6质量周期各项目的正确实施率达到92.39%~100%。CAUTI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质量改进后期导尿管使用率(50.90%)较质量改进前(62.38%)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升CAUTI各防控环节的护理质量,降低导尿管使用率,从而减少CAU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ICU留置导尿管的6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对发生CAUTI患者查找发生CAUTI的真因,制定整改措施;将2018年1-12月在我院ICU留置导尿管的5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CAUT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率、CAUT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CAUTI的防控措施执行率中,尿管留置时间≥7 d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尿道口清洁率、尿袋固定正确率、无菌操作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显著提高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CAUTI的防控措施落实率,有效降低CAUTI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重症监护室(ICU)留置导尿病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4月深圳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ICU收治的64例留置导尿病人(对照组)及2016年7月—2016年10月深圳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ICU收治的70例留置导尿病人(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病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留置导尿操作规程、维护、拔管指证评估、手卫生等环节质量合格率及CAUT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在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留置导尿操作规程、维护、拔管指证评估、手{JP3卫生等环节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CAUT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CAUTI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预防CAUTI依从性和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操作规程、维护、拔管等环节质量合格率,有效降低ICU留置导尿病人发生CAUTI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 pneumonia,VAP)防控相关指南的护理实践现况,并分析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1日—15日对26个省(区、市)194所三级医院380个ICU的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ICU基本情况、VAP防控制度与流程、VAP防控重点环节实践现状3个部分。结果 共发放3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在制度与流程方面,369个(97.11%)ICU有预防VAP相关文件;291个(76.58%)ICU有预防VAP集束化措施核查表,274个(72.11%)ICU最近3年病区有关于VAP的持续改进项目。在防控重点环节方面,338个(88.95%)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首选半卧位;224个(58.95%)ICU护理人员常规进行声门下吸引,128个(33.68%) ICU护理人员使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仍有72个(18.95%)ICU护理人员在吸痰前常规滴注生理盐水;253个(66.58%) ICU护理人员口腔护理频率为3~4次/d;313个(...  相似文献   

7.
王霞  邵欣  旷璐  孙众  刘晨霞  刘聚源  蔡虻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1371-1376
目的 了解国内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实践现况,评估护理实践的薄弱环节,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3个部分、29个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1日—15日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所三级医院33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共回收336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294名(87.50%)ICU护士填写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其发生率为0~20.01‰,中位数为0.77‰。在置管环节,275个(81.85%)ICU有置管核查员,77个(22.92%)ICU使用无菌巾覆盖患者全身,48个(14.29%)ICU使用思乐扣固定导管,52个(15.48%)ICU使用洗必泰醇消毒皮肤,仅23个(6.85%)ICU有消毒范围规范。在导管维护环节,分别有148个(44.05%)、123个(36.61%)ICU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冲管、封管,71个(21.13%)ICU对患者进行洗必泰擦浴,253个(75.30%)ICU有输液接头使用操作规范,162个(48.21%)ICU使用酒精棉片进行输液接头消毒,195个(58.04%)ICU输液接头消毒擦拭的时间≥15 s。不同类型ICU在是否有置管督查表、导管维护集束化措施核查表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目前,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制度和流程已趋于完善,但在置管、维护、输液接头使用等环节的防控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同质化,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并制订具体措施促进指南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病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结合循证护理研究实践,按照品管圈实施的步骤及方法,通过文献查证,整合可得的最佳科学知识与护理经验,将最佳的预防CAUTI的临床护理证据应用到留置导尿管病人日常维护中。[结果]留置导尿管病人留置天数由活动前的11.83d降至活动后的8.36d,CAUTI发生率由活动前16例/1 000个留置导尿管日降至活动后的5例/1 000个留置导尿管日。[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CAUT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80例留置导尿管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居家护理干预。采用自制的照顾者照顾行为问卷评估照顾者的照顾行为,并比较两组留置导尿管维护合格率、CAUT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照顾者照顾行为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留置导尿管维护合格率(卫生情况除外)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4、21、28 d,观察组CAUT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尿管堵塞、尿液外漏及导尿管脱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照顾者照顾行为,提高留置导尿管维护合格率,降低脑卒中患者CAUTI、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防控效果,为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2013年以来,该医院开展“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项目之CAUTI监测”。连续3年共监测泌尿道插管患者31 152例,发生CAUTI 785例,感染率为2.52%,呈现下降趋势。泌尿道置管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置管地点及置管时间是CAUTI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置管天数的增加,CAUTI呈现升高趋势。结论 该医院开展“CAUTI监测和防控措施”,取得CAUTI逐年下降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腹部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中的效果,探讨预防CAUTI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行腹部手术留置导尿管患者200例,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正确做好留置导尿管维护和护理,选择合适的拔管时间,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AUTI的感染率。结果 干预组组患者CATUI感染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P<0.01)。 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CAUTI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感染(CAUTI)的效果,探讨行留置尿管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ICU 205例重症颅脑损伤需要留置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12月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护理的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发生尿路感染率、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集束化护理组CAUTI率、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CAU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中的效果,探讨预防CAUTI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ICU住院留置尿管10d以上的患者102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选取2007年1月~2009年9月在ICU住院留置尿管10d以上的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CAUTI的感染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UTI感染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降低患者留置尿管期间CAUTI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目标管理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30例留置尿管10 d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12月10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措施;将2013年1-12月目标管理模式下12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目标管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3,7,10 d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留置尿管3 d 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09%,7 d 为22.95%,10 d 为36.07%,对照组分别为11.11%,51.85%,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12,20.44,59.26;P<0.01)。结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管理,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最佳护理防控措施。方法对2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3.5%(47/200)。≥60岁者和<60岁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54%(41/126)、8.10%(6/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尿管时间﹤5 d者、≥5 d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33%(4/75)、34.40%(43/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是导尿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因素;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规范留置导尿管管理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e use of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presents an increased ris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 With regard to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 CAUTI, the greatest factor is the length of time the catheter is in situ.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evidence on the prevention of CAUTI, particularly ways to ensure timely removal of indwelling catheters. Published studies evaluating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duration of catheterization and CAUTI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retrieved. The research identified two types of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duration of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s and the incidence of CAUTI: nurse-led interventions and informatics-led interventions, which included two subtypes: computerized interventions and chart reminders. Current evidence supports the use of nurse-led and informatics-led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length of catheterizations and subsequently the incidence of CAUTI.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在岗的737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姜文彬等编制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知信行量表调查临床护士CAUTI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在知识-留置导尿适应证维度得分率最高83.79%、最低47.35%;知识-CAUTI预防策略维度得分率最高93.66%、最低39.08%;态度维度得分率最高93.49%、最低60.69%;CAUTI预防行为维度得分率最高97.86%、最低38.26%。知识获取途径和是否接受培训是影响临床护士CAUTI预防知信行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CAUTI预防知识水平较低,临床依从性较差,但态度比较积极,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更新留置导尿护理常规和质量评价标准,加强临床护士培训并督导其在护理实践中落实,以提高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