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血清非酶抗氧化物、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差异,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8例缺陷型及52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血清胆红素、白蛋白(ALB)、尿酸(UA)、Hcy水平,分析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酶抗氧化物与Hcy水平的性别差异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缺陷型组PANSS的阳性症状分、血清间接胆红素(IDBIL)、直接胆红素(DBIL)与总胆红素(TBIL)低于非缺陷型组(P0.01),阴性症状分及Hcy水平高于非缺陷型组(P0.05或P0.01)。缺陷型组中男性血清IDBIL、TBIL及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1),且TBIL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69,P=0.038)。结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酶抗氧化体系浓度下降,血清TBIL水平可能作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的一项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非匹配负波(MMN)和P300的特征以及治疗缓解后脑电波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比较58例首发分裂症患者和54名健康人的MMN和P300电位,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5周和14周时随访MMN和P300。结果①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组的MMN潜伏期[(222.4±33.0)ms]比正常对照组[(200.5±30.1)ms]延迟(t=3.66,P〈0.01),波幅[(4.6±3.3)μV]比对照组[(7.9±3.9)μV]低(t=4.85,P〈0.01)。患者组P300中靶潜伏期P3同时延迟;②MMN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低,与PANSS阳性症状和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r=-0.381,P〈0.05,r=-0.459,P〈0.01);患者组经治疗14周后,MMN波幅呈增大改变和潜伏期缩短。结论MMN和P300联合应用可能作为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于入院次日对58例住院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DS)、60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NDS)采用酶法检测血清Hcy、血脂水平,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采用同样方法检测64名对照者的Hcy、血脂水平,并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Hcy、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高于两患者组(P0.05),缺陷型与非缺陷型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陷型PANSS阴性因子分高于非缺陷型(t=24.840,P0.001),非缺陷型PANSS阳性因子分高于缺陷型(t=29.918,P0.001),PANSS总分(t=0.275,P=0.784)、PANSS一般精神病理分(t=1.005,P=0.3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Hcy水平均与性别相关,即男性高于女性,缺陷型(t=3.146,P=0.003),非缺陷型(t=2.624,P=0.011),对照组(t=4.753,P0.001);缺陷型、非缺陷型患者HDLC女性均高于男性(t=2.711,P=0.009;t=3.220,P=0.002);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男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Hcy和血脂水平并没有高于正常人群;缺陷型与非缺陷型患者Hcy和血脂水平无差异,但男性患者Hcy高于女性,而女性HDL-C高于男性,且缺陷型患者Hcy与阴性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0例社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检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以BMI 28定义为肥胖,并据此将患者分为肥胖与非肥胖亚组;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323名一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肥胖率;比较肥胖与非肥胖亚组间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分析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组肥胖率(29. 4%,5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 3%,30名)(χ~2=73. 24,P 0. 001);肥胖亚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率(χ~2=4. 87,P=0. 027)、高血压患病率(χ~2=5. 26,P=0. 022)、空腹血糖(t=2. 55,P=0. 006)、三酰甘油水平(t=3. 22,P=0. 001)显著高于非肥胖亚组,PANSS阴性因子分(t=-1. 164,P=0. 047)明显低于非肥胖亚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空腹血糖、血脂是肥胖的影响因素(P 0. 05或P 0. 01)。结论:社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率高,女性、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高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事件相关电位(ERPs)与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对1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组),19例以阳性症状为主(阳性组),21例以其他精神分裂症为主(混合组)的患者和15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ERPs失匹配负波(MMN)及P300的测查.测查前3组患者均给予利醅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 结果:3组患者MMN和P300的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阳性组中左侧颢叶(T3)点、阴性组中额叶点(Fz)点MMN的波幅较其他点下降更为明显;3组中仅阴性组的MMN和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阳性组中T3点及阴性组中Fz点MMN的波幅与PANSS减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48、0.56,P<0.05);阴性组各点MMN的潜伏期与PANSS减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45、-0.56、-0.53、-0.54;P均<0.05),Fz点P300潜伏期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负相关(r=-0.52,P<0.05),提示MMN的波幅越小,潜伏期越长,疗效越差;反之亦然. 结论:ERPs对某些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失匹配负波(MMN)的差异及其与各自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55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以及5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MN检测;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各组总体功能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组病情严重程度。在控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后,偏相关分析患者组MMN与临床特征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GAF评分降低(F=53.96,P0.01);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MMN潜伏期延长(F=44.31,P0.01)、MMN波幅降低(F=5.39,P0.01);双相组与单相组MMN潜伏期及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1,0.46;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35,-0.39;P0.01);单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52,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7,P0.01)。结论: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异常MMN可能是抑郁发作的状态性标记。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NSS)的长期随访特点.方法:对1997年9月曾进行NSS评定、持续住院的缺陷型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23例和30例于4年后再次进行评定,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其精神症状.结果:4年后精神分裂症患者NSS总分及顶叶、额叶、枕叶因子分均明显增加;非缺陷型患者仅顶叶、额叶因子分显著增加.NSS评分均与同期的SAN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SAP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NSS随病程进展呈加重趋势,其严重程度与阴性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临床阴性、阳性症状的关系。方法对36例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0例正常女性进行测查,并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精神症状评定。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靶潜伏期N1、N2、P3及非靶P2延迟,靶波幅P3降低,及非靶P2波幅降低。(2)P3靶波幅下降与阴性量表分呈负相关。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尤其阴性症状为主者受损明显,其阴性、阳性症状可能有不同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变化特征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和59例强迫症患者及56名健康成人进行ERN检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强迫症组ERN的正确反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ERN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强迫症组ERN波幅增高(P0.05或P0.01)。ERN潜伏期和波幅变化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r=0.088,P0.05)、强迫症组ERN波幅与Y-BOCS评分之间不相关(r=0.117,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ERN波幅降低及强迫症的ERN波幅增高可能反映两组患者内在错误监控机制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400变异与临床症状和康复的关系。方法对58例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和62名健康成人作了N400检测。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6月、15月时进行N400随访。结果 (1)与健康成人相比,患者组服药前的N400潜伏期和波幅在Cz、Pz、Fz、C3、C45个脑区明显延迟于对照组和波幅下降。(2)N400潜伏期延迟和波幅下降与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呈负相关。(3)患者组在治疗后的6月、15月随访时,N400潜伏期和波幅有显著性差异(N400潜伏期,非匹配:治疗前446±35ms,治疗6月440±37ms,治疗15月414±31ms,F值=9.72,P<0.01。N400波幅,匹配:治疗前5.2±4.6μV,治疗6月5.7±4.8μV,治疗15月7.3±5.0μV,F值=2.06,P>0.05。非匹配:治疗前8.5±5.9μV,治疗6月10.1±5.0μV,治疗15月11.9±7.0μV,F值=3.697,P<0.05)。结论 N400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随访显示精神分裂症的语言及认识缺陷症状是渐进性过程,随着疗程或治疗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偏执型与非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特征。方法 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版诊断标准 ,将 1 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偏执型组 (1 1 9例 )及非偏执型组 (45例 ) ;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铁槽铁钉测验、利手测验、动作功能测验、手功能协调测验、连线测验A和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自编言语流利性测验 1 0项神经心理测查 ,并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修订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SAN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功能总体评定量表 (GAF)。结果  (1 )认知功能 :偏执型组与非偏执型组各项认知功能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 5)。 (2 )临床症状 :偏执型组与非偏执型组BPRS中的迟滞因子 [分别为 (5 2±1 3)分和 (7 0± 2 7)分 ]、思维障碍 [分别为 (1 3 9± 2 6)分和 (1 2 5± 3 0 )分 ]、SAN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GAF评分 [分别为 (37 1± 7 2 )分和 (32 7± 8 1 )分 ]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均P <0 0 1 )。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的认知损害不具特征性 ,不能依此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P300和探究性眼动分析(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评估患者组及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降低,EEM中NEF及RSS减少,D值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P300潜伏期与PANSS量表一般状况分、思维障碍评分及激活性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波幅与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状况分均呈负相关(P0.01,P0.05);EEM中凝视点数(NEF)与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P0.05),PANSS总分与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呈负相关(P0.05),与D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P300和EEM测定可作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脑电图(EEG)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国产ND-82B型八道EEG机对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标准EEG描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提示缺陷型与非缺陷型患者相比,有更明显的病理性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关联性。方法纳入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DS患者53例、NDS患者58例和正常对照41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和社会适应量表(social-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社会功能。结果 DS组和NDS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2.9±1.8)μg/L(3.4±1.7)μg/L vs.(9.5±4.0)μg/L,均P0.01],而DS与NDS组间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与NDS组相比,DS组SSPI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低(P0.01),SAFE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总分均较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AFE分呈负相关(r=-0.20,P=0.04),与SSPI因子Ⅰ(r=0.23,P=0.01)、SSPI因子Ⅱ(r=0.22,P=0.02)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示,控制年龄、病程等混杂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SSPI与BDNF呈正关联(β=1.05,P=0.02),SAFE与PANSS总分呈正关联(β=1.36,P0.01)。结论 DS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明显,血清BDNF水平明显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与社会功能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S)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DS)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缺陷和述情障碍以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DS患者(DS组37例)和NDS患者(NDS组57例)的精神症状;使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TAS-20)评估DS组、NDS组和招募的54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面孔情绪认知缺陷和述情障碍并进行比较。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DS组和NDS组显示出更严重的面孔情绪认知损害(除NDS组对喜的面孔识别以外)和更高的述情障碍成绩。DS组对恐的识别正确数、CFET总成绩与TAS-20因子3(外向性思维)呈负相关(恐:r=-0.339,P=0.038;CFET总成绩:r=-0.324,P=0.047);DS组中TAS-20总成绩与BPRS阴性症状分和SANS评分呈正相关(BPRS:r=0.455,P=0.005;SANS:r=0.339,P=0.043);相反,NDS组TAS-20总成绩/因子分与精神症状(BPRS、SAPS及SANS)无相关性。结论:DS和NDS存在不同的面孔情绪认知损害模式,述情障碍与DS阴性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差异。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1例,双相障碍患者57例,抑郁障碍患者48例,另设正常对照59名。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功能,首发精神分裂症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组、抑郁障碍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抑郁和焦虑症状,贝克—拉范森躁狂(Bech-Rafaelsen mania scale,BRMS)量表评估躁狂症状。结果 4组对象的RBANS总分(F=5.18,P0.01)、即刻记忆(F=4.09,P0.01)、言语功能(F=9.53,P0.01)、注意(F=3.87,P=0.01)、延时记忆(F=9.86,P0.01)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组RBAN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双相障碍组言语功能得分低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组(P0.01),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注意得分低于抑郁障碍及对照组(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损伤,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重于抑郁障碍,轻于双相障碍。  相似文献   

17.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首发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 检测64例首发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6名正常对照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2组间的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分析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PANSS评分、患者年龄、发病年龄、病程间的关系.结果 ①患者组血清S100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筹异有统计学意义[(0.27±0.13)μg/L vs(0.11±0.04)μg/L,t=10.89,P<0.001];②患者组中偏执型、瓦解型、未分化型、残留型4个亚组间血清S100B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P=0.006),残留型组明显高于偏执型组(P=0.001)、瓦解型组(P=0.012);且各亚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③患者组血清S100B浓度与年龄、总病程、PANSS总分及其阴性症状因子分相关(r为0.36、0.46、0.42、-0.38,P均小于0.005).结论 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浓度升高,并与某些病理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WAIS—RC测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对21例缺陷型精神分裂症、33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WAIS-RC测验,同时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SANS评定。结果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除数字广度、词汇、木块图测验外,WAIS-RC总分及各分测验分均较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WAIS-RC总分及各成分与阴性症状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存有更为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其严重程度与阴性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配性负波电位(MMN)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自18~65岁符合DSM-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于阿立哌唑治疗前、4,8周后予MMN检测,同时予PANS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对照组入组时预MMN检测.观察MMN波幅、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4,8周后PANSS量表分低于基线水平(均P<0.05).研究组频率偏离MMN波幅及持续时间偏离MMN波幅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将MMN型与治疗时间层面作为组间因素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频率偏离MMN与持续时间偏离MMN两组波幅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治疗时间层面间存在显著效应.治疗8周后MMN波幅比基线水平、治疗4周后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MMN提供了阿立哌唑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不同认知负荷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损伤及其与症状学和社会功能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门诊就诊且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同时纳入健康人员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组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两组均完成面孔和房屋的延迟匹配样本任务,测量其视觉工作记忆,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和房屋工作记忆均受损(F均16,P0.01)。在房屋工作记忆的准确性上,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随记忆负荷增大而减小(F均9,P0.01)。患者组工作记忆的表现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视觉工作记忆缺陷,而面孔工作记忆缺陷不易受认知负荷的影响,可能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