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6例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造口病人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直肠癌病人病耻感得分为(61.5±11.2)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抑郁、社会支持是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解释总变异的46.3%。[结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水平受自我效能、抑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病人病耻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96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和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精神病病耻感内在体验量表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同时分析病人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具有较高的病耻感,病人社会支持水平偏低,病人的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了解病耻感给糖尿病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及病耻感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为开展糖尿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糖尿病病人病耻感的相关文献,总结糖尿病病耻感的不良影响及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病耻感会导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难度增大、较低的自我认同感、回避正常的社交活动、就业与升职壁垒等问题。通过国家立法保护、专科门诊与心理咨询室、糖尿病知识科普运动、完善的家庭支持体系、同伴支持平台、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等来消除病耻感及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综述病耻感概念的发展历程,分析尿失禁病耻感对病人的影响,同时对尿失禁病人病耻感的评估工具和目前切实可行的降低尿失禁病人病耻感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归纳。目前针对尿失禁病人病耻感的研究较少、关注程度较低;并且尿失禁病人病耻感调查量表缺乏,针对尿失禁病人病耻感的干预较少。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心理治疗和同伴支持疗法在某些其他疾病病耻感的干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尿失禁病人病耻感的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亚婷 《全科护理》2020,18(13):1545-1547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的病耻感及与求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方便抽样选取襄阳市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197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调查。选用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尿失禁求医意向量表调查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的病耻感和求医行为。[结果]求医意向得分为(5.86±5.69)分,漏尿时间、婚姻状况、社会隔离和内在羞耻感是求医意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的求医意向水平一般,对尿失禁病人可根据其疾病困扰程度进行个性化干预,积极宣传尿失禁相关知识,教育病人摒弃对患有尿失禁的不良认知,降低病人的病耻感,以提高病人的就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宫颈癌病人病耻感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社会影响量表、病人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实施问卷调查,对构成宫颈癌病人病耻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统计。[结果]宫颈癌病人社会影响量表评分为(68.09±12.15)分;病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为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和个人月收入。[结论]宫颈癌病人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影响因素有多方面,为了有效降低病人的病耻感程度,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应积极加强健康指导,做好心理干预,形成社会支持系统,予以病人全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糖尿病病人病耻感测量工具、病耻感水平及其病耻感对药物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自我护理行为、健康饮食、自我血糖监测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测量糖尿病相关病耻感的工具,对糖尿病相关病耻感的现状、糖尿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的研究还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肠造口病人的残疾接受度和病耻感的现状,探讨病耻感对残疾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残疾接受度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对便利抽样法选取的107例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肠造口病人残疾接受度总分为(81.5±13.7)分,属于中度接受范围,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耻感、性别、年龄、造口术后时间是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3.8%。[结论]直肠癌肠造口病人残疾接受度受病耻感、性别、年龄、造口术后时间的影响,医护人员应以病耻感为切入点,制定以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措施,继而改善肠造口病人的残疾接受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孕症病人的非理性生育认知和病耻感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8年5月—2018年8月在西安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生殖辅助技术的334例不孕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非理性生育认知问卷、不孕症病耻感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334例不孕症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总分为(44. 61±11. 03)分;病耻感总分为(62. 40±22. 21)分;不孕症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总分和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 05)。[结论]不孕症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病耻感接近中等水平,二者相关,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水平越高,病耻感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耻感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乙型肝炎歧视感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12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歧视感知量表得分为(24.28±4.47)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为(39.93±8.60)分;乙型肝炎歧视感知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5,-0.377,-0.305和-0.242)。[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有病耻感,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提示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降低其病耻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女性不孕症病人病耻感现状,分析女性不孕症病人病耻感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为开展疾病治疗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女性不孕症病人羞辱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北京、郑州和三门峡3个市的60例不孕症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女性不孕症病人病耻感的相关因素以及女性不孕症病人病耻感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女性不孕症病人自我效能感得分中等偏低,总分(23.52±5.13)分,低于国内常模(28.64±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75,P0.01);女性不孕症病人病耻感总分(86.47±26.54)分、家人对自身的羞辱维度得分(18.55±2.69)分均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呈高度负相关(r=-0.91、-0.94,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来自家人对自身的羞辱(P0.01)。[结论]女性不孕症病人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病耻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病人来自家人的羞辱体验越强,自我效能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2.
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状况和应对方式,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30例肠造口病人进行社会影响量表和医学应对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得分为(56.07±12.57)分,处于中等水平,倾向于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面对方式得分与病耻感呈负相关(P<0.05),屈服方式得分与病耻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专科护士应关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回归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病耻感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鼓励病人积极面对,降低病耻感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促进其回归和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反流性疾病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65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不明确性得分最高;病程、文化程度和焦虑水平是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护理人员应评估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针对不同病程和文化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采取个性化的信息支持等干预措施,减轻病人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从而降低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年脑卒中病人病耻感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对260例青年脑卒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病人病耻感总分为(58.84±15.43)分;有无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发病次数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病耻感水平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r=0.672,P0.01)。[结论]青年脑卒中病人病耻感处于较高水平,有无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发病次数对病耻感有影响,病耻感水平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医务工作者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病耻感与正念水平的相关性,为开展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2017年1月—2018年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和五因素心智觉知度量表对山西省某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16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为(2.61±0.43)分,病耻感应对量表得分为(2.82±0.47)分,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得分为(2.75±0.60)分,均高于该量表均值(P0.05);正念水平与病耻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r=-0.515)、病耻感应对量表得分(r=-0.686)、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得分(r=-0.592)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正念水平和病程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病耻感重要的预测变量。[结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病耻感较高,提高病人的正念水平有助于降低其病耻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S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对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143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造口术后不同时间的病人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病耻感与造口术后时间、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均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口术后时间、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屈服是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完善的社会支持和病人恰当的应对方式可以减轻病耻感。  相似文献   

17.
周正红  高艳霞 《全科护理》2020,18(25):3293-3297,3307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病人/HIV阳性感染者的病耻感与公正信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把握他们的病耻感特点、病耻感与公正信念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运用简化Berge艾滋病耻辱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10例艾滋病病人/HIV阳性感染者实施调查。[结果]病耻感单因素研究结果:不同性别的病人担忧病情暴露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病人对病人排斥、负面形象、暴露伤害得分和病耻感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况的病人对病人排斥、暴露伤害得分和病耻感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家庭收入的病人负面形象、担忧暴露、暴露伤害得分和病耻感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HIV抗体检出时间的病人病耻感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耻感与公正信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负面形象与公正信念的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呈负相关,担忧暴露与自我现在、他人现在、他人未来和公正信念总分呈正相关而暴露伤害则与自我现在、他人现在、他人未来和公正信念总分呈负相关,病耻感总分与自我现在、他人现在和公正信念总分呈负相关。负面形象、暴露伤害和病耻感总分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和总分呈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以病耻感总分为应变量,以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HIV抗体检出时间和家庭总收入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年龄、HIV抗体检出时间和家庭总收入进入方程。结构方程分析结果:以病耻感、公正信念和社会支持为潜变量,以病耻感、公正信念和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得分为观察变量,运用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病耻感与公正信念(β′=-0.725,P0.001)和社会支持(β′=-1.075,P0.001)都具有双向负效应、而公正信念与社会支持具有双向正效应(β′=3.220,P0.001)。[结论]艾滋病病人/HIV阳性感染者的病耻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病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及病耻感、公正信念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结果等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应着重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程度与公正信念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阳市脑卒中病人的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现状,探讨脑卒中后病人生存质量及病耻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贵阳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337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社会影响量表(SIS)和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SIS得分为60.49分±10.12分,不同年龄、婚姻状态病人SI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与病耻感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病人的病耻感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鼓励病人积极面对,降低病耻感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促进其更快回归和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病耻感状况,探讨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影响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娄底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0例乳腺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术后病耻感总分为57.73分±8.14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5.40分±7.32分,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普遍存在病耻感并与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关系。护理人员应予以关注并采取积极对策,提高对病人的社会支持力度和病人利用支持的能力,促进其回归和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05例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进行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98.48±6.73)分,为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得分(39.91±6.91)分,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由于不明确的疾病症状、不可预测的疾病过程和预后等,产生疾病不确定感的认知体验。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正确评估糖尿病中、高足危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社会支持情况,提供个性化支持,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改善负性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