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血液透析 (HD)患者HBsAg、抗 HCV、抗 HEV感染及重叠感染的情况。 [方法 ]应用酶免疫法 (EIA)和酶联免疫法 (ELISA)分别检测HD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HBsAg、抗 HCV、抗HEV IgG。[结果 ] 2 86例HD患者HBsAg、抗 HCV、抗HEV IgG感染率分别是 2 2 0 %、38 1%、 2 9 4% ,并且丙肝与乙肝、戊肝或乙、戊肝之间都有重叠感染 ,其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37 6 %、5 7 8%、1 85 %。HCV阳性者HEV阳性率较高。[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HD患者有更高的乙、丙、戊肝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状况,并分析两者阳性相关程度。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对105例血液透析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血清抗-HCV、抗HEV—IgG的检测。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抗一HCV、抗14EV—IgG感染率分别是35.2%和20%,抗-HCV和抗HEV—IgG重叠感染率为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输血组HCV、HE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输血组,而输血量多者又高于输血量少者。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比健康对照组有更高的丙、戊肝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且阳性程度与输血量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肝炎病毒存在的传播方式,给肝炎病毒的预防工作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医务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从中发现肝炎病毒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和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了140名医务人员血清中的HBsAg、抗—HBs、抗—HCV和HEV—ISC、HCV—IgG。结果医务人员HBsAg、HCV、HE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7.8%、1.4%、7.1%和7.1%,其4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23.5%;肝炎病毒在4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中所占比重最大。临床科组与非临床科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3.3%和1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临床科组的HEV/HCV感染率分别高达8.0%12.0%;临床科组中有重叠感染现象而非临床科组中无。结论研究证实经血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因素会遭遇来自HBV的职业威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富阳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2年10~12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乡镇(街道)6个村368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IgG、抗-丁型肝炎病毒(HDV)IgG和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全市人群抗-HAV、HBV、抗-HCV、抗,HEV的阳性率分别为41.43%,40.22%,0.27%,8.97%;标化阳性率分别为38.15%,41.67%,0.11%,8.29%,未发现抗-HDV阳性者;甲、乙肝阳性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戊肝阳性率曲线呈中间高,两头低,感染者主要集中在30~50岁,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感染率均较低;甲、乙、戊肝阳性率的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富阳市病毒性肝炎呈现不同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12年来,1~15岁儿童HBV阳性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肝、戊肝及其重叠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现象。方法在湖州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82户家庭,共计1666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其血清HAV—IgG、HEV—IgG,并用二项分布齐性检验的G统计量法,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甲肝、戊肝及其重叠感染率分别为61.10%、44.96%和32.23%,其中戊肝及甲、戊肝重叠感染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结论湖州属甲肝、戊肝的高流行区,在制定防控措施及健教方案时,应特别注意家庭的单元性和重视发挥家庭单元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住院肝炎患者病毒检测及重叠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以往肝炎患者的肝炎型别和重叠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血清库中抽取的上海某区医院90年代初期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HAV IgM、HCV IgG、HEV IgM和HEV IgG的检测。结果在上海1143名肝炎患者中,HAV IgM、HBV、HCV IgG、HEV IgM和HEV IgG的阳性率分别为52.1%,53.6%,1.3%,17.8%和70.4%,有多重感染的患者数为746人,约占总病例数的65.4%,其中甲、乙、丙、戊型肝炎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61.4%,69.3%,0.9和17.4%。结论肝炎患者的多重感染情况普遍存在。甲乙型重叠感染可能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复制,对健康的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受血者受血前HIV、HBV、 HCV、梅毒感染及其重叠感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受血者受血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及其重叠感染现状与特点。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6月间某院需输注血制品的9694例患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标志物、血清抗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9694例受血者受血前血清HBV标志物阳性1549例(15.98%),抗HCV阳性59例(0.61%),抗HIV阳性34例(0.35%),梅毒抗体阳性495例(5.11%)。重叠感染者中,HBV与HCV57例(0.59%),HBV与梅毒94例(0.97%),HCV与梅毒3例(0.03%);血清抗HIV阳性患者中,重叠感染HBV13例(0.13%),HCV10例(0.10%),梅毒4例(0.04%);HIV、HBV和HCV重叠,HIV、HBV和梅毒重叠感染各2例(1.08%),HIV、HBV、HCV和梅毒重叠感染1例(0.54%)。结论部分受血者在受血前就已有感染,特别是HBV和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受血者于受血前进行全面检查不仅可避免相关医疗纠纷,还可为患者治疗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区猪、鼠、狗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猪、鼠和狗血清中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抗体流行情况。方法应用HEV基因1型开放读码框(ORF)2和ORF3多肽包被酶标板,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猪、羊抗鼠和羊抗狗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猪、鼠和狗血清中抗.HEV IgG。结果总抗.HEV IgG阳性率为31.84%(170/534),其中猪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为26.40%(66/250),鼠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为43.02%(77/179),狗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为25.71%(27/105)。结论猪、鼠和狗血清中存在HEV感染,鼠抗.HEV IgG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丙胺酸转氨酶升高者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在丙胺酶转氨酶(ALT)升高者中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用ELISA法对ALT升高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抗-HAV IgM,HBsAg,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7.8%、14.3%、3.2%;抗-HAV IgM阳性率随ALT值的升高而增加;HBV、HCV混合感染发生率为0.6%,认为ALT升高者中存在着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不同型肝炎病毒存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肝癌家庭成员HBV、HCV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HCC家庭成员HBV、HCV感染状况,探讨HCC的发生与HBV、HC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了HCC病例与对照家庭成员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 及HBV DNA。结果:病例组子女的HBsAg,抗-HBe,抗-HBc和HBV总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病例组子女HBV DNA检测高于对照组(P<0.05),HBeAg和HBV DNA密切相关,HBeAg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均为阳性,抗-HCV在病例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中的因素为HBsA抗-HBc,其OR值分别为27.96和4.77。结论:HCC家内有HBV感染的聚集性倾向,HBsAg和抗-HBc两项标记,在HCC家庭成员乙肝感染中更具代表性,密切生活接触也是HBV感染传播途径之一,丙肝感染不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肝癌高发区594例HBsAg阳性者3年随访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同安地区HBsAg阳性3年后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的分布,HBV、HCV和HEV的感染情况及相互关系,AFP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94人的HBV、HCV和HEV感染标志及AFP。结果:HBsAg阳性率降为86.36%,但阳性具有较强的传染性,HBV、HCV和HEV的感染分别占人群的99.16%、0.84%和10.77%,AFP的阳性率为2188.5/10万。结论:HBV是AFP的危险因素,HCV和HEV的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肝炎病毒存在的传播方式,给肝炎病毒的预防工作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医务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从中发现肝炎病毒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和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了139名医务人员血清中的HBsAg、抗-HBs、抗-HCV和HEV-IgG、HGV-IgG.结果 医务人员HBsAg、HCV、HEV和HGV感染率分别为7.9%、1.4%、7.2%和7.2%,其4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23.7%;肝炎病毒在4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中所占比重最大.临床科组与非临床科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3.8%和1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科组的HEV、HGV感染率分别高达8.1%、12.2%;临床科组中有重叠感染现象而非临床科组中无.结论 研究证实经血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因素会遭遇来自HBV的职业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人重叠感染乙肝病毒的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人重叠感染乙肝病毒(HBV)的血清状况。方法:用TC-PC多聚酶链反应及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对丙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CV-RNA及抗-HCV检测,并用ELISA方法与对照组一同进行抗-HCV、HBsAg、抗-HBc、HBeAg检测。结果:丙型肝炎病人的HBV重叠感染率为78.18%和正常人群的HBV感染率24.60%相比,P〈0.001,有显著性差异。重叠感染HBV的丙型肝炎病人和单一HCV感染的丙型肝炎病人的抗-HCV水平的均值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丙型肝炎病人重叠感染HBV后其HBeAg阳性率很低,和正常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人极易重叠感染HBV;丙型肝炎病人抗-HCV抗体水平较低,重叠感染后其抗HCV抗体水平不受影响;结果还支持HCV和HBV的重叠感染会干扰抑制HBV的复制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3家大型建筑工地外来民工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建筑工地外来民工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方法]选择大型建筑工地3家,对所有的外来民工781人收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AV IgG、抗-HEV IgG、HBsAg、抗-HBs、抗-HBc;对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标本进一步检测HBeAg。[结果]781人中抗-HAV IgG阳性率为72.86%,高于本市居民61.40%的水平,抗-HEV IgG阳性率为3.33%。HBV感染率为55.31%,其中HBsAg阳性率(7.94%)和抗-HBc阳性率(24.58%)高于本市居民的3.94%和7.89%,抗-HBs阳性率为41.74%;HBsAg阳性合并抗-HBc阳性率为7.55%,HBsAg和HBeAg双阳性感染率为2.18%。各型肝炎病毒存在混合重叠感染,占27.14%,其中HBV混合感染HAV、HEV及HAV和HEV的分别占24.32%、0.64%和1.15%,HAV和HEV重叠感染占1.02%。[结论]外来民工存在水平不等的HAV、HEV、HBV感染,其中HAV和HB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相关部门应制定外来民工健康体检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市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8年10-12月,对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市区内五家医院就诊的482名孕妇,分别进行了HBsAg和抗-HCV的检测。结果 五家医院就诊孕妇HBsAg的携带率为20.17%(96/476);抗-HCV阳性率为11.62%(56/482),两种病毒的二重感染率为2.10%(10/476)。结论 HBV和HCV感染是毛里塔尼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肝炎患者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患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及感染后的临床经过及转归。方法:用HGV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各型肝炎患的抗-HGV阳性率分别为甲肝3.8%,乙肝16.7%,丙肝25.3%,丁肝26.7%,戊肝2.0%,甲、戊型肝炎患中HGV的感染率小于乙、丙、丁型肝炎患。结论:HGV可与HAV、HBV、HCV、HDV、HEV合并感染,病毒性肝炎患应检测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7.
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HIV、HBV和HCV感染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方法从四川、湖南、广西和新疆等地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采集血液样本2025份,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抗-HIV、抗-HCV抗体和HBsAg。结果红静脉沣射毒品人群中,抗-HIV、抗-HCV及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14.7%~30.4%、60.7%~85.5%和6.6%~22.4%,其HIV/HBV、HIV/HCV、HCV/HBV和HIV/HCV/HB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0%~0.4%、11.6%~27.2%、2.3%~14.3%和1.6%~4.8%。结论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HIV、HBV和HC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HIV与HCV合并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间、次数,发生感染病毒性肝炎(HBV、抗HCV、抗-HGV)及合并感染状况。方法223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137例.女86例,年龄在27-80岁之间进行HBV、抗-HCV、抗-HGV检测。结果乙、丙、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78.0%,35.0%和4.9%。血液透析忠者透析在6个月以内HBV感染率是448%;6个月以后都高于71.8%:抗-HCV感染率是10.3~69.2;抗FIGV感染率是0~10.3%。结论虹液透析足引发经血传播疾病的最危险因素之一。时间和次数是有密切的相关性。随时间和次数延长,其感染HBV、抗-HCV、抗-HGV阳性率也随之高。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200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了解广东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 0 0 2年7~8月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分4层共抽取12个县,2 4个村,386 4人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甲型肝炎(甲肝)病毒(HAV)IgG、抗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IgG、抗 戊型肝炎(戊肝)病毒(HEV)IgG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 HBc)。结果 全省抗 HAV标化流行率6 9. 0 4 % ,乙肝病毒(HBV)标化流行率6 8 .94 % ,抗HCV标化流行率2 . 2 5 % ,抗HEV标化流行率7. 2 9%。甲、乙、丙肝标化流行率城市低于农村,戊肝标化流行率则城市高于农村;甲、乙、戊肝标化流行率都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甲肝标化流行率男性(5 0 . 92 % )低于女性(5 8 .73% )(P =0 . 0 0 0 ) ,乙、丙、戊肝标化流行率男、女性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各型肝炎有混合感染:双重型混合感染占37. 78% ,3个型别、4个型别的混合感染分别占3 5. 5 %和0 . 14 %。结论 揭示了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0年,1~9岁儿童HBV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广东省属甲肝中度流行区,提出全省甲肝的免疫控制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武汉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普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6年1—12月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常规体检人员进行整群抽样并抽血,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HEV)IgG水平,同时检测体检人员血清ALT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本地区普通人群HEV感染情况及特点。结果常规体检的3561人员中HEV总感染率为30.50%,HEV-IgG阳性率男性为37.92%,女性为23.31%;20岁以下人群阳性率〈1%,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感染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HEV—IgG阳性人群ALT水平与HEV-IgG阴性人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武汉地区男性和年长人群具有较高的HEV感染风险,20岁以下人群中HEV—IgG阳性率极低,学校等地方戊肝暴发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