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重症监护患者的救治水平越来越高,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生对危重症患者的心肺及肝肾功能、胃肠营养及电解质平衡等问题关注较多,而对于重症监护患者并发的多发性周围神经和骨骼肌损害认识不足。此并发症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易引起重视,而在其他科室的重症监护病房如呼吸监护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以及外科监护病房等往往易被忽视。导致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的原因包括呼吸机辅助呼吸、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皮质类固醇、神经肌肉阻制剂、抗生素、营养不良、制动术以及原发疾病等。许多患者由于并发神经肌肉病变而导致脱机困难、四肢瘫痪甚至残疾,其住院及康复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关注重症监护患者的周围神经和肌肉并发症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巩静  刘媛媛  刘静 《武警医学》2008,19(11):1051-1052
笔者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7月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创面细菌培养检出的122株细菌进行病原学统计及常见检出菌的耐药性分析,旨在为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及早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专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术掌握情况,分析相关因素并探讨对策,为提高ICU护士静脉穿刺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按统一标准同期对我院普通外科普通病房护士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考核,比较两组护士的穿刺技能。结果监护室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术流程熟练度、穿刺手法、穿刺成功率等考核成绩均差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普通病房各病区护士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病房及监护室高年资护士考核成绩均优于低年资护士(P<0.05),流程熟练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护士缺乏临床穿刺经验、工作年限低、心理素质不过硬等是影响浅静脉穿刺技术掌握的主要因素。科室管理者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技能培训、重视细节管理,制订分层级、全面、系统的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案,提高科室整体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111例创伤病人的监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化监护手段已成为危重症救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创伤病人监护方面的资料报道较少。我院创伤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了111例创伤病人,为创伤病人的监护积累了一些经验: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2.确保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3.积极抗休克,包括采取正确体位,快速补充血容量,控制输液量和速度等。熟练掌握监护手段,是提高创伤病人救治水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2010—2012年我科对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进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均为神经外科ICU病房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778(41.8±9.5)岁。38例均为脑出血及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长期卧床痰液阻塞不能咳出,而普通吸痰器吸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参加"和谐使命-2014"海外医疗服务的经验,探索加强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的有效途径和管理措施。方法对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感染控制方面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制定出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在"和谐使命-2014"任务执行过程中付诸实施。结果整个任务期间,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共计119例;其中,1例为艾滋病、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三重感染患者,1例为严重产后感染患者,1例为急性重症胃肠炎患者,2例为肺部感染患者。整个治疗过程顺利,没有出现任何院内感染或感染播散病例。结论对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感染控制问题,可通过成立感染控制小组、建立相对隔离措施、加强管理防护等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胰胆外科主要收治肝、胆、胰、脾等腹部相关器官发生病变的外科病人,其中又以胰腺相关疾病为主。该科病人手术多、管道多、急危重症多、病情复杂,先进医疗仪器多,突发事件多,危重病人多。胰胆外科由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pancreascareunit,PCU)组成,共展开床位60余张,编制护理人员共18人,年手术780余台,且复杂大型手术多,因此,护士除工作劳动强度大外,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为此,笔者对胰胆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该科护士的压力源,找出应对措施,以提高护士面对压力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凤珠 《武警医学》1996,7(6):331-333
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感染管理室王勤张凤珠①(上海201103)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并发症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院内感染高危病区之一。本文对487例患者进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为预防和控制ICU院内感染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3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死亡13例,病死率35.1%,病原体培养革兰阴性菌占75.4%,革兰阳性菌占21.5%,真菌占3.1%,耐药情况严重。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石小峰史克珊曹作为李正国王国士苏雨江陈漠水陈晓东陈焕雄李瀛林鹏林刚尉禹郭祥自1994年6月~1996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功救治4例严重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患者.现报...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重症监护病房设备、监护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适应专科发展及整体护理的要求,我院护理部自2006年3月-9月对全院护士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强化轮训工作,不仅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也受到了医生及患者的好评,收效颇丰。今年起将分批、陆续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为此,护理部对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标准加以明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自1992年共收治神经外科病人939例,现将监护病房的监护情况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监床资料1.监护设备及监护措施:神经外科监护室拥有惠普SMT810型监护仪,设中心监护台及床旁监护仪,共设5张监护床,对患者的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的一种特殊组织结构,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重要场所.普通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决定普通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这种职业需求,而目前国内没有开设专门培养ICU护士的专业,使ICU专业护理人员极为缺乏,所以培养专门的ICU专业护理人员已迫在眉睫.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院护理(重症监护方向)专业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训设备、规模等方面已形成了较完善的ICU护理教学体系.在普通护理专业宽口径的基础上,开设该专业方向,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同时实现了教育与职业的"零对接",符合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本研究可为培养护理(重症监护方向)护理人才提供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同时为同类院校开设该专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昆  王瑾  闫亮  谷晓英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3(1):75-76,I0003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状况。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间在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25例F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丰,占43.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2.1%,真菌感染比例相对增多,占24.7%。革兰阴性菌以铜绿似单胞菌、奈瑟氏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卵圆形芽生真菌孢子、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为主。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较多,对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及在加强监护病房(ICU)中的监护和救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5例肺挫伤致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采取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45例中治愈32例(71.1%),死亡13例(28.9%).结论 肺挫伤致ARDS死亡率高,在ICU中严密监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救治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正>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基础护理,往往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卫生部在制定《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草案中,有几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均与基础护理有关,如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及年褥疮发生率等。上述几项恰是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点工作,也是常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重症监护病房的基础护理呢?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提高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创伤脓毒症的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尽管当今生物技术及医疗监护手段飞速发展,但创伤后脓毒症(sepsis)的临床治疗收效甚微,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系严重创伤最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40%的脓毒症患者最终会发生休克,每年约有36万欧美患者死于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重症监护病房约60%的死亡由脓毒性休克所致,这一比例在65岁以上患者群中更高。分析表明,全世界10%的死亡患者与脓毒症密切相关。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提醒我们,脓毒症的防治非常困难,其发病过程牵涉到全身机体的各个系统改变,要提高创伤后脓毒症的临床救治效果必须阐明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8.
杜津 《西南军医》2012,14(5):705-707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条件下ARDS患者的通气效果,为采取最佳体位通气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ARDS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接受侧卧位、侧俯卧位和完全俯卧位通气。监测三组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死亡17例,103例患者经改变体位后氧合情况改善,住ICU病房5~23天后转至普通病房。结论 ARDS患者采取间歇侧俯卧位后能明显改善通气效果,从而尽早脱离呼吸机,减少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ICU内患者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艳  苏明权 《武警医学》2000,11(1):23-24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病人大多为外科重大手术后的重症病人 ,由于病人免疫力普遍低下以及各种侵入性检查治疗等原因 ,极易发生感染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又造成菌群失调 ,更加难以控制。为此我们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因腹部重大手术而造成感染的 34例重症监护病人进行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控。1 材料和方法1 1 菌株来源  1996年 4月~ 1998年 5月从我院 34例ICU患者感染的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出 16种 115株病原菌 ,其中呼吸道占 87% ,伤口分泌物占 10 % ,血和尿占 3%。1 2 菌株的分离鉴定 细菌的培养分离按常规方法操作进行 ,获得纯菌后用…  相似文献   

20.
《人民军医》2005,48(10):584-584
阐述了危重症护理学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动、静脉通路的建立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氧疗,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监护,危重症患者用药的监测与护理,输血、营养、疼痛、心理护理,辅助循环护理,机械辅助呼吸护理和危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等;介绍了危重症患者常用的监测方法、技术及其原理;16开本,定价68元;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联系人:王兰;联系电话:010—51927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