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和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后恢复情况.方法: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40)和芬太尼组(F组,n=40).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浓度分别为3~5 ug/L和3~5 mg/L;F组持续泵入芬太尼2~3ug/(kg·h),丙泊酚靶控浓度同R组,术中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并观察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至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R组呼吸恢复后至拔管时的心率较诱导前明显加快(P<0.01),F组上头架后至手术结束心率较诱导前明显减慢(P<0.01),停药后恢复.两组间血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R组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榆注全静脉麻醉均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苏醒更迅速,但疼痛评分高于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2.
不同麻醉药物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辉 《西部医学》2009,21(11):1893-1894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瑞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阿曲库胺全凭静脉组(R组)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F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诱导量分别为1.5μg/kg和2mg/kg、芬太尼3μg/kg,2min后行气管插管,要求30s内完成。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0.03μg/(kg·min),阿曲库胺以0.6mg/(kg·h)恒速输注,至手术结束前20min停药。观察两组气管插管反应、麻醉效果、苏醒质量等。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R组术中MAP和HR相对平稳,而F组明显增高(P〈0.05);与R组比较,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延长(P〈0.05),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值低(P〈0.05),不利于病人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结论联合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毓  邢群智 《重庆医学》2011,40(16):1627-1628
目的通过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腭咽成形术麻醉中的诱导插管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毕停药后麻醉恢复时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40例行腭咽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n=20)和芬太尼组(n=20)。诱导开始时给予静脉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设定其靶浓度为4 ng/mL,1 min后TCI丙泊酚,设定靶浓度为3μg/mL,观察全麻诱导插管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术毕停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分别为(4.2±1.2)min和(10.1±3.9)min;拔管时间分别为(9.7±1.4)min和(15.6±1.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未经处理,插管后恢复正常,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总体有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腭咽成形术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和丙泊酚芬太尼组(PF),每组30例;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mg/kg和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2μg/kg,麻醉维持用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每小时7mg/kg和瑞芬太尼每分钟0.2μg/kg或芬太尼每分钟0.03μg/kg。记录两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好,两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都显著降低(P〈0.05);PR组苏醒期血压,心率显著升高(P〈0.05),PR组苏醒快,拔管早(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比芬太尼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两种输注方法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40例胸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IR组)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TR组).IR组麻醉前30 min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和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TR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其余用药同IR组.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脑电双频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达5级时间、术中知晓和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TR组术中循环相对平稳,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达5级时间明显小于IR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较静脉注射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维持有效的麻醉深度,更适合胸科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RF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1μg/kg,术中维持量0.25μg/kg.min-1;F组,芬太尼诱导剂量2μg/kg,维持剂量0.5μg/kg.h-1。两组均设定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μg/mL。观察病人入室后、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和拔管时的BP、HR及BIS值,以及诱导起效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同时随访术后24 h内的并发症及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诱导快、镇痛强、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及苏醒快的优点,用于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μg/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 mg/L,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术毕停药;对照组麻醉诱导以异丙酚1~2 mg/kg、枸橼酸芬太尼2.5 μg/kg静注,术中吸入1%异氟烷和静注芬太尼0.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停止.记录2组各时段生命指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 min、1 h和3 h的意识状态(OAAS)、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①术中TCI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维持在6 μg/L、异丙酚血药浓度维持在3 mg/L的给药速度,血流动力学稳定;②在行气管插管、支撑喉镜置入、拔管前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CI组,有统计学差异;③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时间TCI组早于对照组;④TCI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 min、1 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⑤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更平稳,苏醒更快,更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探输注对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患者术后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朝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各25例;研究1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芬太尼2μg/kg,诱导插管后,术中吸入2%异氟烷;研究2组设定丙泊酚靶浓度3μg/kg、瑞芬太尼靶浓度7 mg/L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辅助插管,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研究3组设定丙泊酚靶浓度3μg/kg、芬太尼靶浓度4 mg/L麻醉诱导,当插管后将芬太尼靶浓度调整为2 mg/L,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输注芬太尼,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丙泊酚。记录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 min(T1)、2 min(T2)、5 min(T3)各时段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3、24 h的意识状态、认知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显著少于研究1组[(17.4±4.2)min、(14.9±3.3)min比(22.1±5.8)min](P<0.05);三组患者手术后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研究1组、研究3组插管后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研究2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显著少于研究1组(P<0.05)。麻醉各时段三组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呈上升趋势,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呈降低趋势,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其中研究3组围手术期各时段OAAS评分显著高于研究1组和研究2组,拔管后1 h研究3组、研究2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围手术期各时段NRS评分显著高于研究1组和研究3组(均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患者苏醒质量更佳;当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时,患者会在术后很快感到疼痛,因此术后应立即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朵 《西部医学》2011,23(5):914-91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婴幼儿先天腭裂修补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苏醒时间等。方法选择患儿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和芬太尼(F)组。两组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R组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丙泊酚60~100μg/(kg.min),F组泵注芬太尼0.08~0.1μg/(kg.min),丙泊酚60~100μg/(kg.min),两组均30~40 min追加阿曲库铵0.2~0.4 mg/kg,记录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自主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瑞芬太尼组均少于芬太尼组(P〈0.05),而躁动是芬太尼组少于瑞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插管即时、切皮时血压心率均加快,而瑞芬太尼组则平稳。结论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适合用于患儿腭裂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无痛结肠镜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间断注射组(对照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组(以下简称芬太尼组)以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以下简称瑞芬太尼组),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进镜时间、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恢复时间;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诱导用量和应用总量;比较结肠镜进入到乙状结肠、回盲瓣以及手术结束时各组患者出现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患者诱导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瑞芬太尼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和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诱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组丙泊酚应用总量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和对照组(P<0.05);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在结肠镜进入乙状结肠和回盲瓣时其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良好,且比较而言,其丙泊酚用量更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11.
罗刚  陈涛 《海南医学》2008,19(4):29-3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内窥镜下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长期三叉神经上颌支痛行内窥镜下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0例,分为R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和F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R组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和咪唑安定0.1mg/kg;F组将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2μg/kg,余同R组,微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R组)或芬太尼(F组)并吸入异氟醚及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诱导、气管插管时,术中及术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术中根据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结果在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瑞芬太尼组明显短于芬太尼组(P<0.01)。瑞芬太尼组需要行控制性降压例数或使用降压药明显少于芬太尼组,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可安全用于内窥镜下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快于芬太尼,术后苏醒、拔管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的麻醉。  相似文献   

12.
安辉  王勇  邓海峰 《黑龙江医学》2007,31(6):446-447,466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的病人5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即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对照组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5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及主诉需要阿片药镇痛的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病人性别比、年龄、体重和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MMS后OAAS评分等方面,在术中及术后较之芬太尼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作用强.消退映.适宜神经外科对麻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麻苏醒期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预防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全麻手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咪达唑仑、阿曲库铵、芬太尼、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维持麻醉,A组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剂量减为0.05μg/kg/min,拔除气管导管后停用瑞芬太尼。分别纪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拔管前患者的MAP、HR、SpO2。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苏醒期烦躁的比率B组较A组小(P<0.05),在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B组比A组更平稳(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烦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效果。方法将小儿扁桃体摘除术5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及瑞芬太尼两组,每组25例。瑞芬太尼组缓慢静注0.1mg/kg咪唑安定、0.10mg/kg万可松、1.5mg/kg丙泊酚,1μg/kg瑞芬太尼,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输注瑞芬太尼0.05~0.20μg/(kg·min)、丙泊酚0.25~0.5μg/(kg·min)维持麻醉。芬太尼组以静注咪唑安定、万可松、丙泊酚,3~4μg/kg芬太尼麻醉诱导、插管,以0.25~0.5μg/(kg·min)丙泊酚、间断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患儿自主呼吸恢复、神智清醒后拔管。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均正常,均未发生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瑞芬太尼组吞咽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小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与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具有诱导迅速、麻醉平稳、术后清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8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或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完成气管插管,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具有术后苏醒迅速、定向力恢复快、无呼吸再抑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靶控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瑞芬太尼(RF)组,每组15例。常规监测有创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均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开放上肢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面罩吸纯氧3min后开始诱导。SF组和RF组诱导时设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ng/ml和3ng/ml,2分钟后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意识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2分钟后插双腔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浓度不变,间断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关闭胸腔时停止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缝合切口时停止输注丙泊酚,术毕阿托品1mg和新斯的明2mg拮抗残余肌松,病人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意识清醒后拔管。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切皮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手术室时间,第一次主诉需要镇痛药时间;OAAS评分;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RF组麻醉诱导时SBP、DBP、MBP低于SF组(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时心率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手术开始时的SBP、DBP、MBP无明显变化,RF组围拔管期的SBP、DBP、MBP均高于SF组(P<0.05);SF组停药后的呼吸恢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高于RF组(P<0.05),RF组停止异丙酚后30mnin内的OAAS评分高于SF组(P<0.05),30min后的OA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F组围拔管期的躁动发生率多于SF组(P<0.05),RF组第一次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时间早于SF组(P<0.05),需要镇痛药的比例高于S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发生术中知晓。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过程更加平稳,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患者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高,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相似文献   

17.
梁锐  阮林  钱卫  黎阳  黄玲  蒋英 《广西医学》2006,28(5):699-700
目的观察和评价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老年肿瘤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40例全麻手术的老年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A组)和丙泊酚芬太尼(B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5 mg/kg、瑞芬太尼2μg/kg(A组)或芬太尼2μg/kg(B组)、琥珀胆碱2 mg/kg.维持用药:丙泊酚、瑞芬太尼(A组)、芬太尼(B组)、维库溴铵.记录麻醉停药后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吞咽动作、睫毛反射、清醒睁眼、指令动作及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自主呼吸时间A组为(6.0±2.0)min,B组为(14.0±3.5)min,吞咽动作时间则分别为(10.5±2.6)min、(21.3±4.2)min;睫毛反射时间分别为(8.2±2.0)min,(15.6±5.5)min,清醒睁眼时间分别为(12.6±3.5)min、(26.4±6.2)min,指令动作时间分别为(25.0±6.0)min、(45.5±15.3)min,拔管时间分别为(35.8±10.0)min、(56.6±15)min.各项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老年肿瘤病人全麻手术,安全、有效,术后消除快、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40例,ASAI级或II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术中S组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2~0.05μg/(kg·min),F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每次1~2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上头架后即刻(T3)、切皮后即刻(T4)、颅内占位切除约一半时(T5)、关颅头皮皮下缝合开始后即刻(T6)、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7)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T8)各时间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阶段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于拔管后5min记录病人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F组在T2、T3、T6时MAP高于S组(P〈0.05);S组在T3、T6时的HR低于F组(P〈0.05);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S组延长(P〈0.05);F组拔管后5min OAA/S评分低于S组(P〈0.05)。两组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较,在神经外科手术时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TIVA),能提供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病人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麻醉可控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癌根治术病例40例,随机分成R组(瑞芬太尼)和F组(芬太尼)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麻醉维持R组瑞芬太尼0.25μg/kg/min,F组芬太尼0.05μg/kg/min,两组均丙泊酚100~200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观察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术后复苏均安静;术后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术毕呼吸抑制F组5例,R组无;术后恶心呕吐无差异。结论:在胃癌根治术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丙泊酚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芬太尼组(F组),每组78例,麻醉诱导用丙泊酚,其血浆靶浓度3μg/ml,瑞芬太尼、芬太尼效应靶浓度分别为3ng/ml和2 5mg/ml,术中丙泊酚靶浓度维持不变,瑞芬太尼、芬太尼效应靶浓度分别降为0 3ng/ml和1 5mg/ml,记录两组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好.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都显著降低(P<0 05),R组苏醒期血压心率显著升高(P<0 05),R组苏醒快,拔管早(P<0 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泵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比芬太尼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