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砷类中药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砷制剂包括雄黄制剂和砒霜提取液.雄黄制剂包括雄黄单味和含雄黄的复方,含雄黄的复方主要有青黄散、六神丸、复方青黛片等;砒霜提取液主要是As2O3注射液.研究表明,单—砷剂或含砷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血液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及多发性骨髓瘤(MM)等均具有显著疗效[1].医学界对砷制剂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BCR-ABL融合蛋白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生物标志物,也是目前针对CML进行药物开发设计的重要靶点。中药砷剂砒霜(As2O3)和雄黄(As4S4)在治疗CML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或分化,但砒霜的高毒性和雄黄的难溶性对其临床使用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对目前中药砷剂及新型砷剂雄黄微生物转化液治疗CML的研究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中药砷剂特别是雄黄的二次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含雄黄的牛黄解毒片用于临床已有800余年历史,但由于雄黄含砷,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关注度高、争议大。对含雄黄的传统中成药而言,目前存在2个认识误区,其一是把雄黄毒性与砒霜相提并论,其二将雄黄贬得一无是处,可有可无,要求从复方中将其去除。含雄黄的牛黄解毒片到底有多毒?该文结合牛黄解毒片的研究进展对此作一综述,并提出不同见解:①以总砷为标准评价含雄黄中药的安全性不妥;②雄黄的服药量和服药时间的长短决定其毒性的大小;③雄黄是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应作深入研究来决定其取舍。对诸如牛黄解毒片等所含雄黄中成药的经典方剂,应该以严谨的现代科学依据加以评价,才能指导合理、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4.
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被运用于多种药物制剂当中,含砷化合物的中药主要包括雄黄(As2S2或As4S4)、雌黄(As2S3)和砒霜(As2O3)。其中含雄黄中药复方制剂使用广泛,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就收载了37种含雄黄中成药。传统的元素分析着重于检测元素的总量,忽视了对元素形态价态的研究。砷元素在体内的活性、毒性、生物利用度和代谢途径都与其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砷元素的不同形态种类可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砷元素形态价态对含砷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从砷元素形态价态的性质、吸收和代谢、毒性、分析检测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含雄黄儿科制剂及方剂探讨矿物药雄黄在儿科制剂中的应用规律及开发价值。方法 通过Excel 2019统计分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等国家标准中含雄黄的儿科制剂的应用特点。利用Spss modeler及R语言对《中医方剂大辞典》(1~11册)中含雄黄儿科方剂的药物配伍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利用LC-ICP-MS测定7种含雄黄儿科制剂的总砷及可溶性无机砷含量。结果 与市场常见的儿科中药制剂相比,含雄黄儿科制剂的功能主治在神经系统上具有优势,但存在剂型不合适、服用剂量不合理及质量控制欠缺等问题,含雄黄儿科方剂的药物配伍规律可为治疗儿童惊痫、疳症、痘、疮、痧痢等中药的开发提供参考。常见市售含雄黄儿科制剂中总砷的含量远高于可溶性无机砷含量,且二者之间并无关联。结论雄黄在儿科制剂的开发中具有疗效广的优势,但现有含雄黄儿童制剂需进一步提升剂型、剂量、质量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雄黄属有毒中药材,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AS2S2),其中夹杂有剧毒可溶性砷盐三氧化二砷(A2O3),俗称砒霜,对人体毒性极大,成人经口中毒剂量5-50mg;致死量100~120mg[1].过去由于古人对雄黄毒性认识不够,雄黄在中成药中应用广泛,并延续到现代.因此,如何通过炮制方法来降低雄黄毒性,除去夹杂在雄黄中的砒霜,对含雄黄中成药的用药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雄黄,又名“石黄”、“腰黄”、“明雄”、“雄精”。半透明固体块状物,玻璃样光泽,质脆。主含三硫化二砷的矿石。多研末或水飞用。雄黄切忌火煅,因煅烧后即分解氧化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雄黄功效: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祛腐。现笔者把皮肤科常以雄黄为主所治疾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典雄黄炮制方法与中成药三氧化二砷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兰 《北京中医》2000,19(1):42-43
雄黄属有毒中药材,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AS2S2),其中夹杂有剧毒可溶性砷盐三氧化二砷(A2O3),俗称砒霜,对人体毒性极大,成人经口中毒剂量5-50mg;致死量100~120mg[1].过去由于古人对雄黄毒性认识不够,雄黄在中成药中应用广泛,并延续到现代.因此,如何通过炮制方法来降低雄黄毒性,除去夹杂在雄黄中的砒霜,对含雄黄中成药的用药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自20 世纪60 年代起,西苑医院血液科周霭祥教授就带领同仁应用青黄散治疗白血病,并报道(1999 年)了应用含砷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完全缓解、生存期在20 年以上的治疗结果,为后来含砷雄黄制剂广泛用于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尤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拓展了思路.近年来,西苑医院血液科应用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含砷类中药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介绍含砷类中药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方法 :从临床应用、作用机理、分子机制等方面综述了氧化砷和雄黄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概况。结果 :氧化砷和雄黄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显著疗效 ,其作用机理主要与促进恶性血液病细胞部分分化和 /或诱导其凋亡有关 ,也可能与中医理论中“以毒攻毒”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有关 ,其分子机制涉及到凋亡相关基因或蛋白的调变 ,线粒体内膜通透性改变 ,疾病特异性融合蛋白的降解等方面。结论 :含砷类中药在恶性血液病治疗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深入研究其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