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目的调查掌握汉中市的蚊虫种类。方法采用人帐法、畜诱法、诱蚊灯诱捕法和网捕法。结果调查获得汉中市蚊科(Culicidae)2亚科5属33种,即按蚊亚科Anophelinae 1属4种:按蚊属Anopheles4种。库蚊亚科Culicinae4属29种:伊蚊属Aedes 11种、库蚊属Culex1 6种、脉毛蚊属(赛蚊属)Culiseta1种和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 1种。结论明确汉中市蚊虫2亚科5属33种,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微小按蚊属蚊科、按蚊亚科、按蚊属、寒蚊亚属、迈蚊组的蚊种之一,在这个组中,我国已报告的蚊种是:微小按蚊、乌头按蚊、溪流按蚊、瓦容按蚊、库态按蚊和杰普尔按蚊(杰普尔按蚊日月潭亚种),前四种均属微小按蚊种群。微小按蚊的形态变异微小按蚊的触须前1/3黑环与它后白环之比,湖比、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的标本,它们的触须前1/3黑环均不到它后白环的3倍宽;而另一部分标本的触须前1/3黑环与它后白环约等宽。微小按蚊翅前缘脉基部虽具小白斑或由少数白鳞片  相似文献   

3.
我国蚊虫与蚊媒病研究现状I.蚊虫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总结近年国内外蚊虫分类研究新进展,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蚊科》基础上,提出对属、亚属、种(亚种)级水平上的修订和调整建议。迄今我国蚊类最新记录为21属49亚属384种(亚种),在数量和内涵上较有均有变化,应当引起蚊类工作的注意。并对我国重要蚊媒--赫坎按蚊复合体(An.hyrcanus complex),大劣按蚊复合体(An.dirus complex),微小按蚊复合体(An.minimus complex),多斑按蚊复合体(An.maculatus complex)成员种(型)鉴别研究进展作评述。蚊媒分子鉴别技术对澄清混淆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王建国  王磊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25-726
自1980年以来,作者先后在银川地区不同地理景观的蚊类进行了调查。现结合前人调查研究资料[1-14],对银川地区蚊类分布等进行了整理,银川地区蚊类计有2亚科5属19种,现将种类名录及分布报告如下:Ⅰ按蚊亚科(一)按蚊属Anopheles Meigen,18181.中华按蚊A.(Anopheles)sinensis Wiede  相似文献   

5.
我国13种按蚊的系统发育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3种按蚊的13个特征进行系统发育数值分析,画出魏格纳树状图和聚类分析树状图作比较,前者优于后者。从魏格纳树状图中可清楚显示2个亚属群;我国不同地域的大劣按蚊和多斑按蚊存在差异和复合种问题;按蚊属的发源地与扩散和蚊科的区系演变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我区的13个县(市),经30余年不间断地调查了不同生态环境的蚊类,共发现7属15个亚属55个蚊种,其中4个蚊种为我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豫南罗索线虫感染按蚊和脉毛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毛蚊属的银带脉毛蚊对豫南罗索线虫很敏感,在蚊幼虫与寄生前期线幼虫之比为1:1时,感染率高达94.9%。受试的8种按蚊对豫南罗索线虫敏感度有很大差异,在蚊幼虫与线幼虫之比为1:5时,大劣按蚊的感染率高达89.7%,斯氏按蚊和多斑按蚊的感染率分别为44.4%和31.3%,但线幼虫在大劣按蚊体内有88.8%发生黑化死亡,在多斑按蚊体内有发育迟缓现象。其余5种按蚊对此线虫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查清赤峰市蚊类的区系分布,从而控制蚊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方法采用采集标本、观察和查阅文献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记录2亚科、4个属、8个亚属、27个种,其中8种为我市新记录蚊类;并指出了重要蚊媒的流行病学意义。结论只有掌握蚊虫种类及主要媒介,才能有效的控制蚊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从1980年在大兴安岭采集的蚊类幼虫标本中,发现1只属于伊蚊属骚扰蚊亚属的六齿伊蚊,因系我国新记录蚊种,就幼虫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我国西沙群岛有害的鼠形动物和吸血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当地传染病防控提供资料。 方法 2013年11月至12月和2014年2月至3月两次赴我国海南省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石岛,用鼠笼和诱蚊灯采集鼠形动物和吸血昆虫,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进行种类鉴定。 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3种共计160只,分别为:褐家鼠、黄胸鼠和鼩鼱,优势种为褐家鼠(61.25%)。捕获的315只蚊成虫隶属4属5种,优势种是骚扰阿蚊(52.38%),按蚊经分子鉴定为浅色按蚊B。捕获蠓成虫121只,隶属3亚科4属8种,帛琉库蠓为优势种(61.98%)。 结论 共发现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石岛的鼠形动物3种,蚊5种,蠓8种,其中按蚊和蠓均为西沙群岛首次记述,斑美铗蠓和泥泽铗蠓是我国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定安县、屯昌县及临高县按蚊的分布现状。方法采用牛帐法于2011年4~5月在这5市县的山区、丘陵及平原三类环境中选取15个村庄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按蚊13种2 939只,其中嵌斑按蚊所占比例最高,达58.9%(1 731/2 939),其次为中华按蚊,达26.0%(761/2 939)。主要媒介微小按蚊仅在屯昌2个调查点捕获;另外在海口演丰镇捕获嗜人按蚊。结论中华按蚊及嵌斑按蚊是我省主要按蚊种类;微小按蚊的种群密度可能处于较低水平,分布点也可能在减少;但嗜人按蚊的分布点可能在扩大。  相似文献   

12.
赫坎按蚊种团中5种4株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赫坎按蚊种团中的中华按蚊4个地理株以及嗜人按蚊、贵阳按蚊、昆明按蚊和凉山按蚊进行分析的结果。并对分析的具体步骤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澜沧江河谷区按蚊成蚊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双版纳澜沧江河谷按蚊成蚊群落中,捕到按蚊14种,其中中华按蚊,多斑按蚊,微小按蚊和迷糊按蚊优势度分别是59.6,56.8,41和36.3;群落中的按蚊很少栖息在屋内,多栖息在房屋周围的草木篱巴上;影响按蚊群落状态的主导因子是降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南省按蚊种类及嗜血习性 ,判断传疟媒介 ,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环状沉淀试验法 (沉淀法 )及对流免疫电泳法 (电泳法 ) ,以自制兔抗人、牛、猪 3种血清 ,对人、牛房采集的按蚊胃血滤纸标本进行鉴定。结果 :人房采集的 14种按蚊中 ,嗜人按蚊及昆明按蚊的人血指数最高 ,分别为 93 .18%及 88.96% ;中华按蚊及微小按蚊次之 ,分别为 3 7.92 %及 11.3 7% ,吉甫按蚊及八代按蚊人血指数虽较高 ,但种群数量太少 ,不足为判断依据。牛房采集的 18种按蚊均以吸牛血为主。结论 :根据人房采集的 4种按蚊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及云南媒介按蚊睡腺解剖的报道 ,证实它们为云南省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15.
我国13种按蚊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省基本消除疟疾后媒介按蚊地理分布、种群密度及叮人率,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省东、西、南、北、中历史上发现较多、按蚊种类疟疾流行较严重的居民点作为调查重点,应用人舍、牛棚通宵全诱捕法、帐内捕蚊法、人工诱捕法3种方法对传疟媒介进行调查,每县至少调查2~3个点。结果在广西省14个县进行按蚊种群调查,共捕获按蚊7种3610只,其中在牛棚共捕获按蚊3025只,构成比为中华按蚊占98.84%、嗜人按蚊占0.50%、日月潭按蚊占0.03%,多斑、嵌斑、可赫、美彩按蚊分别占0.21%、0.17%、0.13%、0.10%;在人舍共捕获按蚊585只,仅捕获中华按蚊一种蚊种。在全州、上思、天峨县开展室外人诱按蚊密度调查,中华按蚊密度为54.37只/顶,嵌斑按蚊密度为0.03只/顶;开展叮人率调查,7月中华按蚊叮人率最高,为49.75只/(人。夜)。所有市县均未捕获微小按蚊。结论中华按蚊为目前广西省主要传疟蚊种,嗜人、日月潭按蚊数量大幅减少,微小按蚊不再是广西省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17.
1992—1994年对云南省的思茅、景洪、潞西等20个县市、25个点的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对DDT、马拉硫磷(Malathion)、杀螟硫磷(Fenitrothion)、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和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的抗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获104个数据,中华按蚊对DDT显示出较高而普遍的抗性,对Permethrin和Deltamethrin分别有中度和高度抗性出现;整个调查结果以Malathion和Fenitrothion最敏感。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九种按蚊乳酸脱氢酶酶谱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19.
惠州市大亚湾柏岗村牛房按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惠州市柏岗村牛房各按蚊数量及种类分布。方法:逐间检查各牛房的按蚊分布;以捕蚊管捕捉所有按蚊。对所捕按蚊进行计数、分类。结果:调查20间牛房,有5间分布按蚊;共捕获202只按蚊,其中包含7个种: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多斑按蚊、美彩按蚊、嵌斑按蚊、日月潭按蚊和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嵌斑按蚊分别占36.14%和32.18%。结论:惠州大亚湾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数量较少,而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和日月潭按蚊仍有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