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湘西地区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患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特别是土家族、苗族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患病情况。方法:按照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类,对受检儿童逐项检查。结果:3159个儿童,检出弱视210人,患病率为6.65%,斜视66人,患病率2.09%,男、女性患经比较,弱视有显著性差异。斜角高度显著性差异。土家族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25%、1.19%;苗族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35%、2.2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了解湘西地区,特别是土家族苗族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患病情况而进行了这一调查。方法:按照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类。对受检儿童逐项检查。结果:湘西学龄前儿童受检3159人,检出弱视210人,患病率为6.65%;检出斜视66人,患病率2.09%。男、女性患病率比较,弱视有显著性差异(P<0.05),斜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土家族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25%、1.19%;苗族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35%、2.74%;汉族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96%、2.78%。从屈光状态分析来看,97%的弱视儿童应配戴眼镜治疗。结论:本文为湘西地区及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斜视、弱视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特别是土家族、苗族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患病情况。方法:按照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类,对受检儿童逐项检查。结果:3159个儿童,检出弱视210人,患病率为6.65%,斜视66人,患病率2.09%。男、女性患病率比较,弱视有显著性差异(P<0.05),斜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土家族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25%、1.19%;苗族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35%、2.74%。汉族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96%、2.78%。从屈光状态分析来看,97%的弱视儿童应配戴眼镜治疗。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市万名儿童弱视斜视患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蒙汉儿童弱斜视患病情况。方法:调查鄂尔多斯市10053名3-12岁儿童,其中蒙古族3930人,汉族6055人,初查视力、眼位,复查散瞳验光,眼部常规检查。结果:检出弱视267人,斜视152人。蒙古族儿童弱视患病率2.80%,斜视患病率1.45%,汉族儿童弱视患病率2.59%,斜视患病率1.57%。弱视漏诊率为95.9%,弱视以轻、中度多见,以屈光不正性为主。斜视以外斜视为主。结论:蒙汉族儿童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我地区弱视漏诊率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工作。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宝安区11 608例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真 《广东医学》2002,23(6):640-641
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状况、屈光状况及弱视发病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3-7岁11608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普查,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1.0者,通知到门诊复查,将矫正视力<0.9者定为弱视。结果:视力低常率为16.88%,弱视发生率为3.51%,各年龄组弱 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小,视力低常率越高,各年龄组弱 视患病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湘西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3~6岁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促进留守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7-8月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汉族1 527名3~6岁留守儿童(留守组)及738名非留守儿童(非留守组)的体格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3~6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年龄别体质量(WAZ)、年龄别身高(HAZ) Z评分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体质量和生长迟缓总患病率:留守组为11.7%,非留守组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苗族儿童的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而土家族儿童与汉族上述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土家族留守儿童的低体质量患病率低于苗族(P<0.05);不同民族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湘西地区留守儿童的总体营养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应引起卫生保健部门高度关注,加强对其体格发育的检测和指导,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救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小瞳检影法在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验光科进行视力检测的316例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小瞳检影法检测,研究分析小瞳检影法对儿童弱视筛查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受检者检测异常率为8.5%,复诊率为55.6%,复诊结果显示远视儿童占93.3%,近视儿童比例6.7%,所有受检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为4.7%,弱视患病率为3.2%,各年龄组间屈光不正患病率及弱视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还检测出斜视患病率为1.3%;结膜炎患病率为25.3%,倒睫患病率1.3%。结论:小瞳检影法应用与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客观、简单、经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弱视、斜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3 965名(7 930眼)3~6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筛选,视力不足1.0者进行屈光、斜视检查。结果:受检儿童视力1.0以上者,占93.11%,患弱视者占2.04%,弱视患病率3岁为3.28%,4岁为3.12%,5岁为2.52%,6岁为2.03%。患斜视89眼,占受检眼数的1.12%;斜视患病率3岁为1.85%,4岁为1.11%,5岁为0.83%,6岁为0.51%。结论:学龄前儿童易患弱视、斜视,在这一阶段防治弱视、斜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视力弱视斜视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弱视、斜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6956名(13912眼)3~6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筛选,视力不足1.0者进行屈光、斜视检查。结果 受检儿童1.0以上者,占92.10%,患弱得占2.76%,弱视患病率34岁为3.46%,4岁为3.29%,5岁为2.12%。患斜视141眼,占受检眼数的1.01%。斜视患病率3岁为1.95%,4岁为1.21%,5岁为0.890%,6岁为0.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水平,将1600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850名,对照组750名,对干预组给予6个月弱视知识普及教育及检查方法指导,比较两组儿童弱视的平均发现年龄。结果:干预组儿童弱视平均发现年龄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中学龄前儿童在发病人数中所占比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干预方法能明显提高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水平,适于在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肇庆市端州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保护儿童视力、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1-2010年肇庆市端州城区12所幼儿园4~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和屈光状态筛查资料。结果:共筛查学龄前儿童36778名,发现视力低常儿童6361名,视力低常率为17.30%;发现弱视儿童757名,弱视患病率为2.06%。不同年份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7, P=0.993);不同级别幼儿园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P=0.351);不同年龄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有降低的趋势;不同性别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P=0.149)。视力正常及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均以远视为主,患病率分别为88.68%和82.20%,近视患病率分别为2.80%和11.00%,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患病率逐渐降低,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正视率和混合散光患病率较低,且没有年龄间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不断提高,应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根据学龄前儿童视力变化特征,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为合理矫正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60例(1120只眼)3~6岁学龄前儿童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后检影验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视眼156只(13.93%),远视眼917只(81.87%),近视眼38只(3.39%),散光眼9只(0.80%),各类型屈光不正均以轻、中度为主,高度屈光不正眼16只(1.43%),屈光参差11例(1.96%),斜视眼15只(1.34%)。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眼患病率逐渐增加(χ2=11.50,P〈0.05);远视眼患病率逐渐降低(χ2=29.39,P〈0.05)。结论:应重视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工作,对中、高度的屈光不正者,应尽早矫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儿童视力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所幼儿园3-7岁在园儿童60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检查分析,采用统一制定的"弱视危险因素调查表",由专人对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式调查,所得数据用 spss18.0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查学龄前儿童600人,确诊弱视21人,患病率为3.50%;其中先天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母亲高龄生育、父母吸烟饮酒、出生时窒息或缺氧、家族遗传。结论:预防弱视应定期做好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有关部门加强弱视防治的宣传力度,加强婚龄青年教育和育前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发病原因和心理行为的变化,为及早预防弱视和提高弱视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 ight手持验光仪在无锡市6所幼儿园对2 635例4~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测,对屈光异常者再用1%阿托品眼液扩瞳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以确定最佳矫正视力。矫正远视力≤0.8定为弱视。筛查同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表进行调查。结果:在资料完整的2 596例学龄前儿童中检出弱视98例(188眼),弱视检出率为3.8%。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71例(72.4%),屈光参差性弱视22例(22.4%),斜视性弱视5例(5.1%)。心理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弱视儿童社交能力较正常儿童明显降低,行为攻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弱视与屈光不正密切相关,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必诚 《广西医学》2002,24(8):1153-1155
目的:探索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关系。方法:对106例175弱视眼行戴镜、遮盖加精细作业法弱视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39眼(79.43%);进步28眼(16%),有效率95.43%。3-12岁各组儿童弱视基本痊愈率、无效率无显差异(P>0.05),但是达基本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有显差异(P<0.05)。年龄越小,疗程越短;弱视程度越轻,疗程越短。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视性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结论:用此法治疗儿童视是有效的,且经济可行,适宜广大农村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16.
龙岩市1536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为今后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按《全国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进行。结果:3—6岁受检儿童1536人,患龋儿童为482人,龋患率为31.38%,龋齿总数为685颗,龋均为0.45,患者龋均为1.42。男女儿童龋患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2178,p〉0.05)。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龋患情况不同,龋患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3岁和6岁儿童的龋患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184,p〈0.05)。结论:由多种原因引起儿童龋齿,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城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状况及弱视的患病率,从而为儿童近视、弱视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的方法,根据经济状况的不同,分层抽样选取惠州市惠城区6个不同街道的6所幼儿园,并对园内3~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裸眼视力进行检查。对于裸眼视力未达到相应年龄标准的儿童进行复方托吡卡胺睫状肌麻痹验光,必要时选择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后行电脑验光,主觉验光,测定屈光度数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最后按照年龄分组,对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28例学龄前儿童完成检查,其中男730例(54.97%),女598例(45.03%),检出弱视儿童45例,患病率为3.39%,男女弱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弱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的类型以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性弱视居多,分别占57.78、23.4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斜视、家族遗传史、出生孕周37周以及使用电子产品2 h/d等均是学龄前儿童发生弱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以及弱视的普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尽量使儿童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时期得到最佳治疗、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8.
湖南土家族,苗族人群Gst M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湖南土家族和苗族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 M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双重PCR方法检测152例土家族及106例苗族人群的(Gst M1)基因型,结果:土家族Gst M1(-)基因型频率为43.4%(66/152),苗族则为39.6%(42/106),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同民族不同性别之间,不同民族同性别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湖南土家族和苗族的Gst M1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我国汉族及日本人相似,而与美国黑人及白人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包头市119所11421例3至7岁幼儿体检,了解包头市幼儿屈光状态及斜弱视构成比例。方法:对于119所幼儿园实施免费体检,采用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对于视力低于0.8患儿行0.5%~1%阿托品滴眼,1滴/次,3次/d,第4 d行剪影验光,同时每位幼儿行同视机检查及裂隙灯检查。结果:本次调查3~7岁儿童弱视发病率4.7%,斜视发病率为2.3%。结论:包头市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发病率与国内其余地区相似。  相似文献   

20.
黄立红  顾芳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4):518-518,520
目的:探讨摄影验光法在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中的意义。方法:用美国MTI照相筛查仪对173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照相普查,从发现和诊断弱视患者及高危人群的比率,分析摄影验光法及其针对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主要弱视致病因素所拟定的照片分析量化观测指标和临床诊断标准的应用效果。结果:筛查阳性320例(18.49%)。诊断弱视62例(3.58%);另有可能导致弱视因素的患者50例(2.89%),合计为接受筛查总人数的6.47%。结论:摄影验光法筛查学龄前儿童弱视简便、快捷,应用照片量化观测指标分析结果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