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促进人急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法和换药法各治疗10例急性创面,于治疗的0、1、3、5、7d采集创面肉芽组织和渗出液,应用免疫组化、ELISA法和Image Pro Plus 5.0软件系统检测和分析TGF-β1的动态变化。结果:负压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多于换药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前创面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较低水平,治疗后d5 TGF-β1含量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逐渐减少,d7仍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TGF-β1的表达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糖尿病足患者在感染期创面的常规换药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为糖尿病足感染期患者共36例,分为常规换药治疗及负压封闭引流两组,观察创面在治疗5d后细菌的清除率及创面最终愈合的时间.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组在细菌的清除率和创面最终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治疗组(P〈0.01).结论 在熟练掌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前提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清创处理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清创处理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及7d后生长因子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7d后TGFβ1、TβRⅡ阳性指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清创处理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加速创面愈合,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浆冷沉淀治疗家兔感染性创面修复的效果,阐述血浆冷沉淀促进家兔感染性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的新西兰成年家兔12 只,按照改良付小兵全层皮肤缺损法复制创伤感染性动物体表溃疡模型,分别予冷沉淀、康复新液、湿润烧伤膏和凡士林纱布换药,测定治疗后第3、7、12、17天创面微血管密度(MVD),创面愈合率和新生上皮覆盖率,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治疗第3 天MVD 均呈上升趋势,第3、7 天冷沉淀组MVD 与其他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12 天后新生血管逐渐减少;冷沉淀组创面愈合率、新生上皮覆盖率与康复新液组、凡士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冷沉淀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与其他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11.169,P =0.011),冷沉淀组缩短;冷沉淀组治疗早期TGF-β1 表达与其他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在整个修复过程中维持高表达。结论 冷沉淀可能通过上调创面TGF-β1 表达、加速创面MVD,达到提高创面新生上皮覆盖率,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血管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急性感染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幼猪急性感染创面模型,设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为VSD组,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VSD组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1);与对照组比较,VSD组创面红润,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0.01)。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明显促进急性感染创面血管化,缩短急性感染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对手背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12例,简单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创面,半透性粘贴膜封闭创面,持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100~200mmHg,5~7d后去除VSD材料,经常规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12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8~24d,平均19.6d,创面无需植皮,愈合后疤痕形成少。随访6~12个月,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VSD术治疗手背深Ⅱ度烧伤可促进创面愈合,VSD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敏  袁丽  冉兴无  陈大伟  王椿  林双 《西部医学》2011,23(7):1364-136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要点。方法纳入我科住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7例12次,在控制血糖、抗感染、清创换药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7例患者安置负压封闭引流1~2次/人,安置4~12天,渗液减少,平均溃疡面积减少8.2 cm2,平均深度减少0.2 cm,平均体积减少9.8 cm3。肌腱外露部分缩小,无局部并发症发生。创面继续换药,交换敷料后均愈合良好出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有利于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分泌物引流,能控制感染,并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创面愈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保证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及踝部各类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2例患者小腿及踝部各类慢性创面进行手术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引流2~3周,然后视情况给予换药、皮片移植、皮瓣移植等不同方法处理创面,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2~3周,13例结合换药创面基本愈合;25例经自体皮片移植完全愈合;4例经皮瓣移植术后治愈。平均愈合时间为38.5d。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明显改善小腿和踝部创面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清除创面病原微生物,使慢性创面变为易出血新鲜创面,有效的改善了慢性创面局部组织状况,为创面愈合或手术植皮提供良好的基础,是修复此类创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构建猪的感染创面的实验动物模型,来揭示负压封闭引流对感染创面愈合过程中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制作猪背部感染创面模型,分别用无菌纱布(对照组)及负压(实验组)治疗创面。记录创面一般愈合情况及恢复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用Western Blot及蛋白芯片技术检测ICAM-1、VCAM-1、P-selectin、E-selectin表达量的高低。结果:创面恢复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感染创面造模成功且术后3、7d创面中心的组织中细菌数实验组均小于对照组;术后14d创面均未检出细菌。Western Blot及蛋白芯片技术结果均显示术后3d和7d,实验组ICAM-1、VCAM-1、P-selectin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感染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创面愈合过程中ICAM-1,VCAM-1,P-selectin,E-select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常规外科无菌清创换药处理伤口。结果: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可有利于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并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热压伤Ⅲ度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热压伤Ⅲ度创面患者4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创面切痂后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应用7~10d,行皮瓣转移或自体植皮手术;对照组21例,创面切痂后行创面换药等治疗,后行自体植皮术。结果治疗组第2次手术前肉芽组织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26.3%,对照组阳性率75.0%,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7.05±1.69)d,对照组为(26.67±3.7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压伤创面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法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骨科术后伤口感染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自制封负压闭引流装置治疗骨科术后伤口感染不愈合伴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肌腱外露17例患者。制作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材料采用医用海绵、外用手术膜、塑封胶袋封闭环氧乙烷消毒好的0.5cm厚医用海绵、潘氏引流管、输血器管。将内包潘氏引流管、输血器管的医用海绵覆盖伤口或填塞创腔,外用手术膜封闭伤口,输血器管接冲洗液,潘氏引流管接负压源。结果:所有患者经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1~3次,每次3~10d,平均17.3d,小的创面经换药后自行愈合,大的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行自体皮肤游离植皮创面愈合,创腔待肉芽组织新鲜后二次扩创缝合伤口愈合。结论: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费用低廉,治疗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疗效佳,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及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修复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7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负压引流组(n=43)清创后采用VSD修复创面,常规换药组(n=44)清创后采用传统换药方法修复创面,Ⅱ期行中厚皮片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封闭创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负压引流组感染控制时间、清创至Ⅱ期封闭创面时间短于常规换药组,清创后3d、1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常规换药组,术后植皮/皮瓣成活情况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方法,精心护理和有效的VSD管理对创面及早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创伤患者特别是四肢部位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骨伤科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23例四肢创伤患者的开放性骨折创伤部位进行手术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并用敷料覆盖创面。结果 23例患者持续负压引流5 d~10 d,拆除敷料后创面经植皮术或直接缝合全部愈合,其中4例患者治疗5 d~10 d更换VSD材料2次后,创腔变浅行正常清洁换药7 d后愈合;8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经植皮术愈合;11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行Ⅱ期植皮术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预防创面感染,减少引流区创面内的渗液,刺激和保护肉芽组织的生长,是一种有效而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皮肤缺损及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下肢皮肤缺损和溃疡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游离植皮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平均使用VSD 7 d,18例皮片全部成活,创面愈合;2例皮片成活95%,经换药创面愈合。患者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游离植皮处理下肢皮肤缺损及溃疡,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植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和普通换药组,比较两组的换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28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换药次数少,创面愈合快,效果显著。结论:手术前后持续恒定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护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慢性创面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游离皮片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5d后去除负压敷料,观察皮片成活率、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总计手术次数。结果:在62例患者中,59例患者术后5d的皮片成活率为100%,3例患者皮片出现小部分坏死,面积均小于2cm×1.5cm,采用常规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0.5d,全部病例均需1次手术即可闭合创面。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移植皮片固定技术,其可有效缩短皮片成活时间,提高皮片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71-2074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生物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植皮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和常规对照组,分别使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生物敷料以及常规清创换药来处理创面。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时,采集创面组织并检测血管新生分子、血管新生通路信号分子、炎症反应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治疗后1、3、5d时,负压吸引组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R、CD10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PI3K、AKT、cyclinD1、p38MAPK、NF-κB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COX-2、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生物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植皮后的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101位患者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果77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5—7d负压引流,行二期植皮,创面愈合好。18例感染性伤口在术后5~14d拆除引流装置后,感染治愈;6例肌腱外露患者经过2~3周期VSD治疗,植皮修复,功能恢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且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的换药方法和引流方式,减少换药次数,为医护人员减少了工作量,为患者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处理创面,观察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疗效、换药次数和溃疡愈合时间及创面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34.00%(17/50),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脓性分泌物及溃疡面积少于对照组,新鲜创面肉芽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