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及其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超声造影剂及新型成像新技术,能明显改变以往超声诊断技术缺乏动态造影及信息增强不足的缺点,清楚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力。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对肝脏血管开放情况的评价,对肿瘤定位及判断肿瘤侵犯范围。肝移植术后,运用超声造影剂可以早期发现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实时评价肝实质灌注状况,还可判断移植后肝癌复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迅速发展,新一代超声微泡造影剂——Sonazoid(示卓安)应运而生,其特有的Kupffer相可极大地延长肝内显影时间,为诊断、治疗及随访肝脏疾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对Sonazoid用于肝脏疾病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特征及其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03例142个病灶进行团注法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声像特征.结果 本组病灶按始增方式分为5型,峰值声像分为4型,造影剂灌注方式分为7型.不同病灶的超声造影时相特征不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x2=47.430,P<0.05).结论 病灶特征性的始增和造影剂灌注方式在鉴别诊断方面有很大帮助,峰值声像意义则不大.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增强CT相比可显著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热点,高效且具有良好靶向性的基因运载系统则是肿瘤基因治疗的关键。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运载工具,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基因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使用新一代的造影剂和配套的超声造影专用技术可获得前所未有的影像.这一技术应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以及心肌、心内膜声学造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但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前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超声造影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治疗肿瘤是当前的研究的热点,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超声靶向击破技术为肝癌基因治疗方面提供了一种强有效的非病毒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现将超声微泡联合基因靶向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A对肝脏肿瘤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A在肝脏肿瘤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肝脏肿瘤患者行MSCTA检查,再行肝脏动脉DSA造影并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以DSA造影作为标准进行比较,MSCTA检出变异动脉10例,准确率为100%,肿瘤明确供血动脉30例,准确率为93.75%。显示肿瘤染色24例,异常肿瘤血管20例,门静脉癌栓7例,动静脉短路4例,与DSA造影所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且对门静脉显影及癌栓的显示优于DSA。结论MSCTA能准确显示变异血管、肿瘤的肝外供血动脉,有无门静脉受累及受累程度,对肝脏肿瘤的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影像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膈下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的影像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经血管造影证实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32~59岁,既往均有肝动脉化疗栓塞史(2-6次).膈下动脉造影用5FCobra导管,对向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分支行栓塞治疗,1例用同轴微导管.结果肝脏肿瘤均为巨块型,位于肝脏上部,接近膈肌或/和肝包膜.膈下动脉造影均为右侧膈下动脉以终末支方式参与肿瘤供血,栓塞治疗成功.术后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或/和瘤区碘油积聚增多,末次治疗前13例AFP>20μg/L,术后逐渐下降或正常.结论位于肝脏上部、接近膈下或/和肝包膜的肿瘤可接受右膈下动脉供血,在经膈下动脉栓塞治疗时应注意膈肌痉挛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是疾病诊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造影剂的应用显著增加了超声敏感性。纳米级造影剂不仅能从血管外溢出实现血管周围组织显像,且生物相容性、易修饰性及稳定性均比微米级造影剂更好。以生物标记物修饰纳米级造影剂表面,通过配体与受体的相互反应与目标组织特异性结合,可靶向释放负载药物或基因,促进分子成像水平诊断及治疗肿瘤、炎症等疾病。本文对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与脂质微泡造影剂的体外稳定性及体内CEUS效果。方法采用单乳化法制备以mPEG-PLLA为外壳、包裹液态氟碳全氟戊烷的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以机械振荡法制备脂质微泡造影剂,比较两种造影剂在体外随时间延长微泡数量的变化情况;经静脉团注造影剂进行新西兰大白兔肝脏造影,比较两种造影剂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廓清时间等参数的差异。结果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稳定性明显高于脂质微泡造影剂,静置24h后微泡数量明显高于脂质微泡。兔肝CEUS结果显示,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与脂质微泡造影剂在低机械指数CEUS模式下均可明显增强,二者各项CEUS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稳定性高于脂质微泡造影剂,用于兔体内CEUS可明显增强,可视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微泡造影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建立一个原发性或转移性兔肝癌模型并应用纳米微泡造影剂对肿瘤进行早期监测,探讨纳米材料在肝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制备兔肝癌模型并利用门静脉插管注射微泡造影剂对比增强显影.结果 模型建立后检测原位成瘤率为83.3%,采用5 MHz的发射频率,肝内主要血管及瘤块1分钟内显影得到增强.结论 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冷循环射频消融(cool-tip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恶性肝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肝癌38例共42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癌40例共44个病灶,治疗前后经超声造影、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明确诊断及评价疗效。结果 42个病灶经一次冷冻消融治疗后32个达完全消融,10例经再次冷冻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44个病灶经一次RFA治疗后完全消融33个,11例经再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两者一次完全消融率分别为76.2%(冷冻消融)和75%(R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冷循环RFA均能有效地原位灭活肝癌细胞,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恶性肝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超声常用于引导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细胞癌(HCC)。部分MWA可经皮完成,对于特殊部位HCC,则常选择通过腹腔镜完成。腹腔镜下MWA亦存在局限,对于小肝癌、等回声结节或合并肝硬化背景等情况,灰阶超声(GSUS)定位靶病灶常存在困难,此时可应用超声造影来增加病灶与肝实质的显影对比,提高靶病灶可视性。但目前临床常用的造影剂如声诺维等增强时间窗较短暂,因而在HCC消融术中的引导作用有限。Sonazoid于2019年在中国上市,相比其他造影剂,Sonazoid的优势在于其能被肝脏Kupffer细胞摄取,在注射造影剂约10 min后进入其特有的枯否相,此期肝脏实质显像增强,且文献报告枯否相可持续至少1 h。HCC因缺乏Kupffer细胞则呈低增强或增强缺失,因此,术中Sonazoid超声造影(S-CEUS)理论上有利于靶病灶的定位,且能为MWA提供充足的时间窗。本研究主要探讨S-CEUS相较于GSUS在针对特殊部位HCC行腹腔镜MWA术中对于肿瘤定位的优势,并分析S-CEUS对于消融治疗的实时引导作用。方法 连续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49例靶病灶位于特殊部位行腹腔镜MWA的HCC患者,术中分别行GSUS与S-CEUS,分析术中靶病灶的定位情况,采用5分信心量表法对靶病灶的可视度进行评分,比较GSUS与S-CEUS对靶病灶的可视度差异;同时观察靶病灶枯否相持续时间,以及在枯否相行MWA的效果。结果 49例患者术前MRI发现病灶56个,术中S-CEUS发现病灶59个,穿刺活检均证实为HCC。GSUS扫描时,靶病灶的可视度评分为2.86±0.96;S-CEUS动脉相,靶病灶的可视度评分为3.90±0.78;S-CEUS枯否相,靶病灶的可视度评分为4.25±0.60。S-CEUS动脉相、枯否相对靶病灶的可视度评分均优于GSUS(均P<0.001);S-CEUS枯否相对靶病灶的可视度评分优于S-CEUS动脉相(P<0.001)。靶病灶枯否相持续时间超过1 h;术前已知多个病灶的病例均只注射1次造影剂即完成所有病灶的定位;3个术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的隐匿性病灶均在枯否相发现;所有病灶均在枯否相进行MWA。消融后15 min再次注射Sonazoid即时评估及术后1个月增强MRI检查均显示所有病灶消融完全。结论 针对特殊部位HCC的腹腔镜MWA,靶病灶在S-CEUS动脉相、枯否相的可视度均优于GSUS,有利于靶病灶的定位;S-CEUS枯否相有利于MWA的实时引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适应症选择、治疗方案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82个病灶经临床及病理确诊并拟行RFA者进入本研究;肿瘤平均直径(3.8±1.2)cm,≥4cm肿瘤47.5%(39/82灶),单发肿瘤30.5%(11例)。例行超声造影或增强CT检查,根据造影灌注特征及病灶数目、大小形态、浸润范围、位置、与周围结构关系等,确定RFA适应证,其中31例为常规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3例为术中开腹后行射频消融治疗、2例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均经1~3个月超声造影或增强CT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36例82个灶根据造影结果制定方案行RFA分期治疗及扩大消融治疗。肿瘤灭活率为95.1%(78/82灶),局部复发率7.3%(6/82),新生转移率38.8%(14/36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可应用经皮、术中及腹腔镜下多种方式行消融治疗,超声及超声造影为肝转移癌适应证选择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率,是RFA治疗肝转移癌重要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6例(14个病灶)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脏转移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技术有效率为92.86%(13/14)。术后1例患者出现发热,1例出现疼痛,1例病灶靠近膈肌者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因疼痛诱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患者的1个病灶于治疗后3个月出现局部进展;另外13个病灶微波治疗后在增强影像中均未见强化,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而缩小。结论微波消融对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病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中对病例选择、疗效判断和引导穿刺的作用.方法 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2.4 ml经肘静脉团注、采用低机械指数连续成像技术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对137例肝癌病人(肝细胞性肝癌HCC 131例,转移性肝癌MLC 6例)共计168个肝癌灶消融前后进行CEUS检查,观察消融前造影前后肿瘤数目、大小、血供情况的变化,分析消融后CEUS在肿瘤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作用,并以同期CT或MRI或病理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取得病理诊断.结果 137例肝癌(微波消融MWA 80例、Quadra-Fuse多极酒精消融QEA 57例)的完全消融91.1%,不完全消融8.9%,局部复发8.3%,远处复发20.4%.造影前后肿瘤大小差异明显者4例(2.9%);造影后肿瘤数目增多者16例,减少者5例,平扫超声不能显示只能通过CEUS确认病灶8例,29例(21.2%)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肿瘤数目有改变,12例(8.8%)因肿瘤数目的 变化而改变了治疗方案.消融后平扫超声不能确定的局部残留灶15处和局部复发灶11处再消融前需要CEUS定位穿刺治疗.其中1处局部复发灶和1处残留灶CT未能检出,均由CEUS先诊断,并得到病理活检证实.CEUS与CT或MRI比较,对消融治疗后有无残留和局部复发判断的准确性达98.8%和98.8%.结论 消融前CEUS有助于正确选择消融病例和治疗方案、显示平扫超声无法显示的肿瘤.消融后CEUS能准确确定消融范围、判断消融疗效、能敏感的检出平扫超声未能检出的小残留灶和复发灶,并定位引导残留灶和复发灶的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微波消融治疗胆囊旁肝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有胆囊旁肝癌的病例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总共27个癌灶中的18个被彩超和/或CT证实为贴近胆囊。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作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术前AFP升高的12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9例显著降低,3例无改变;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造影和增强CT,25个病灶完全坏死,2例残留癌灶,1例新发癌灶,再次行经皮微波凝固术后完全坏死。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下微波凝固术使胆囊旁肝癌患者获得了微创治疗的机会,扩大了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早期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瘤体内部及周边组织血流灌注信号特点,据此判定疗效.同时根据直肠指检、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前列腺肿块大小、血清PSA等结果进行客观疗效判定.将两疗效判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IFU治疗前,所有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均呈快速高增强.HIFU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治疗有效15例,其中无增强12例、少量低增强3例;无效2例,仍表现为快速高增强.客观疗效判定有效15例,血清PSA下降幅度均≥50%,其中2例前列腺结节体积缩小≥50%;无效2例,血清PSA、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大小体积均与治疗前水平相当.客观疗效判定结果与超声造影结果相符.结论 超声造影能准确显示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消融范围及程度,是评价早期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Bleck JS 《Der Orthop?de》2002,31(2):197-201
Modern ultrasound technologies can be divided into methods of visual image improvement/presentation, image quantification, and echo contrast agent applications. Image improvement can be realized by options such as Photopic, tissue harmonic imaging, and panorama methods. Parametric ultrasound quantifies observer-independent image textures. Echo contrast agents offer a better detection of tumor lesions and vascular kinetic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20例25个病灶为观察对象,RFA治疗前行CEUS确定肿瘤的性质、数目和大小,治疗后1个月内和随访10个月后行CEUS与增强CT对比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内CEUS复查,20个消融病灶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4个边缘局部有早期增强,提示肿瘤残留,增强区经增强CT及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肿瘤残留,当即补充RFA治疗;1个CEUS图像模糊,未能作出诊断。随访10个月,1个消融病灶有残留复发,4例患者行CEUS发现新生病灶11个,直径0.6-3.8 cm,其中2例4个直径〈1.0 cm的病灶增强CT未能发现。结论:CEUS可以在RFA治疗前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治疗后判断RFA疗效,是一种有效方法,并有助于发现微小新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