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龙汤配合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该院疼痛科就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人9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6)应用地龙汤口服配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n=45)口服尼美舒利每次100mg,每天3次,比较治疗第1周,第2周时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第1周、显效率分别为41.30%、24.44%(P<0.01),总有效率分67.39%、53.33%(P<0.05),治疗第2周显效率分别为84.78%、57.78%(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75.56%(P<0.05)。结论:地龙汤配合小针刀与尼美舒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比较,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彭氏“分筋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彭氏“分筋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2组均每次治疗20 min,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30/30),对照组为93.3%(28/3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彭氏“分筋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嘉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符合标准的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超微针刀治疗,每3天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温针治疗,每2天1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指数(PRI)及现时疼痛强度(PR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为(2.27±0.61)分,低于对照组的(3.63±0.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RI评分为(4.10±1.23)分,低于对照组的(5.50±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现时疼痛强度(PPI)积分为(1.07±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67±0.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症状,且优于温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腕踝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腕踝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疗效评定量表(JOA)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lt;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的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lt;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则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推拿结合腕踝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筋膜松解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筋膜松解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局部封闭治疗),每组各25例。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d及术后2周观察比较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评定其ODI有效率。[结果]术前、术后3d及术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前、术后3d及术后2周ODI逐渐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周VAS评分和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ODI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ODI有效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活动功能方面,针刀筋膜松解术联合局部封闭比单用局部封闭的疗效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圆利针合谷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圆利针合谷刺局部阿是穴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2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VAS和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利针合谷刺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及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68-2173
【目的】观察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0%(36/36),对照组为77.78%(28/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为80.56%(29/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将7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周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4%(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5.7%(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VAS评分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浮针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且疗效稳定,复发率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功点穴法配合艾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内功点穴法配合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 d,开始第2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疗效评定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评分为(1.67±0.72)分,JOA评分为(25.78±7.69)分,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VAS评分为(3.42±0.94)分,JOA评分为(21.32±7.23)分,有效率为83.33%。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功点穴法配合艾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降逆理气汤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1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逆理气汤中药方剂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加莫沙必利5 mg口服和胃复安10 mg静脉点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7 d血清中胃动素﹑IL-6水平;治疗后饮食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胃动素水平(256.2±15.2)mg/mL与对照组(262.9±11.5)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352.1±19.2)mg/mL﹑第7天胃动素水平(485.4±18.1)m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93.2±14.1)﹑(371.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IL-6水平(23.2±3.2)pg/mL与对照组(24.3±5.2)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19.4±2.1)pg/mL﹑第7天IL-6水平(13.2±4.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2.4±6.2)pg/mL﹑(19.4±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饮食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治疗组饮食恢复正常时间(11.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18.5±2.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逆理气汤对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能够促进胃瘫综合征患者快速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纳入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7%,对照组为85.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针刀与针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和针刺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针刺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腰部疼痛评分(VAS)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结果:针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疼痛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针刀组腰部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大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且改善腰部疼痛作用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和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统计分析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43%,远期疗效为82.45%;对照组总有效率85.57%,远期疗效为72.19%。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优于按摩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三横突单次注射联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腰三横突单次注射联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腰三横突单次注射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4/4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4/47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腰三横突单次注射联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较单纯腰三横突注射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Ⅰ型胶原及相关代谢酶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电针组则同时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取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1、MMP-2以及TIMP-1、TIMP-2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1、MMP-2较正常显著升高,TIMP-1、TIMP-2含量较正常显著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0.01),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Col-Ⅰ、MMP-1、MMP-2较模型组有上升趋势,TIMP-1、TIMP-2含量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中MMP-1、TIMP-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可调节模型动物第三腰椎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s和TIMPs的合成和分泌,对ECM降解和重组之间的动态平衡起到良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脱出合并马尾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腰椎间盘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09年2月对收治的腰椎间盘急性脱出造成的马尾神经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髓核摘除术、椎管减压术,对照组应用牵引等物理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P〈0.05)。本组40例患者马尾神经功能完全恢复32例,不完全恢复8例。结论:急性腰椎间盘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横突尖端阻滞与小针刀治疗腰3横突综合症的疗效。方法本组162例采用横突尖端阻滞加小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2次,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疼痛动态观察。结果治愈122例,占75.3%,有效39例,占24.1%,无效1例。结论横突尖端阻滞与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腰3横突综合征效果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采用JOA下腰痛评分表评价两组治疗前、治治疗后及治治疗后6月随访时的疗效。结果:两组治治疗后和随访时下腰痛、腿痛或麻木感、步态、腿抬高和加强试验、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组间比较治治疗后和随访时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值,针刀组下腰痛、腿痛或麻木感、步态、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的治疗后评分差值和随访评分差值均高于电针组,JOA评分等级分布优于电针组。结论:针刀松解法对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在减轻疼痛症状和改善下肢功能方面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远红外胶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治疗组给予远红外胶贴外敷,对照组给予麝香解痛膏外敷治疗。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证候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①两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较治疗前疼痛强度均明显减轻,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的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的临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7天的临床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1)。③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80.00%,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55.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期间,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刺激反应。结论:远红外胶贴是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效且安全的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