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特殊养老环境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市14所养老机构,对其中符合调查条件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373份.养老机构老人的生活质量处于良、中、差水平的比例分别是38.9%,55.5%,5.6%.生活满意度自评、对子女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自评、有无兴趣爱好、运动项目数、是否主动获取保健知识、患病数是主要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西安市养老机构老人总体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制定老年人保健护理策略及有关事宜时,要充分考虑到机构养老这一人群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及老年人利用情况。方法根据2015年西城区人口统计报告统计西城区老年人口情况。2016年3-12月,采用阶段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金融街、牛街、德胜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家庭健康档案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50户家庭,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卫生资源利用情况、对卫生服务系统的满意程度及建议。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截至2014年12月,全区医疗卫生机构632家。2010-2014年,西城区≥60岁人口数从292416人增加至354696人;≥65岁人口数从218891人增加至246560人;≥80岁人口数从61620人增加至81011人;≥100岁人口数从74人增加至384人。参与调查的200名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占78.0%(156/200),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人占29.5%(59/200);首选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老年人占65.0%(130/200),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占33.5%(67/200),54.O%(108/200)老年人年就诊三级医院在4次及以上;对医院分布“很满意”占11.5%(12/200),“满意”占26.5%(53/200),“不满意”占59.5%(119/200),“十分不满意”占2.5%(5/200);81%(162/200)的老年人觉得排队时间长,63.0%(126/200)老年人不满意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6.5%(13/200)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态度不满意。结论西城区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大,居民偏向大医院首诊,西城区老年人对医疗卫生资源满意度偏低。  相似文献   

3.
韩杨  李红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2):1456-1460
目的 调查锦州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锦州市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45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以评定失能程度)、养老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的因素,以及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类型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8份,有效回收率95.1%。168名(39.2%)老年人不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260名(60.8%)老年人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配偶情况、文化程度、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子女数量、就医方便度、医养结合认知度、失能程度是老年人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P<0.05)。260名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中,127名(48.8%)选择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81名(31.2%)选择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52名(20.0%)选择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就医方便度是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再次选择其中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影响因素(P<0.05);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就医方便度是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再次选择其中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锦州市老年人中,60.0%以上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影响其选择的因素较多。在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中,近半数愿意选择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形式,且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就医方便度是其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背景 201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达4 000多万,失能老年人的规模之大,给医疗保健和长期照护带来了巨大挑战,但目前我国关于失能老年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选取南京市3家示范性养老机构的547例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生活习惯和疾病相关问题、能力等级、睡眠状况、营养状况、抑郁状况,其中能力等级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评估。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16份,有效回收率为94.3%。432例(83.7%)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者分别为214例(41.5%)、77例(14.9%)、141例(27.3%)。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运动情况、慢性疼痛情况、患痴呆情况、患慢性病病种数、自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抑郁状况是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等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失能发生率较高,高龄、文化程度低、不运动、伴有慢性疼痛、患痴呆、患4种及以上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差、营养不良及抑郁是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并加强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杭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情况,为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杭州市6所养老机构的120位老人进行基本情况、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人住老人80岁以上占66.7%;丧偶占75.8%;入住费用由老人自己支付占69.2%;患有慢性疾病的占87.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障碍占57.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男女之间没有差异(P〉0.05);对各项服务的满意程度均在78%以上。结论养老机构以80岁以上、丧偶、有独立经济来源、患有慢性疾病、自理能力明显障碍的老人为主,其对养老机构各项服务的满意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养老机构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找增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九江两所养老机构中80岁以上的8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86名老年人幸福感均分(29.88±12.76)分,生活满意度得分(22.26±8.46)分。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自评健康状况等是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惑和生活满意度较高。但在工作中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下长期照护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及其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抽样调查浙江省金华市8个社区及6家养老机构的长期照护老年人共813例,调查内容包括老人的健康需求、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结果:除听力外,机构长期照护老年人各项健康需求均高于居家者(P〈0.05),但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的两周就诊率、住院率均高于机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健康需求因素为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自理时间、认知能力、慢性病数目;影响机构长期照护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健康需求因素为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卧床状况。结论:长期照护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大,健康为影响其卫生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积极探索构建评估长期照护老年人的综合健康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简明键康调查量表(sF-36),在石河子市11家养老机构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SF-36量表测得石河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权总平均分为56.57±19.71。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理能力、居住意愿、智力状况、性别、对养老院满意度、退休前职业、健康变化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分较低者所占比重大,机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个体、机构、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关注。  相似文献   

9.
张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65-966
随着老年人群占人口比例逐渐增大,老年高血压患者比例在明显增加,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半数有高血压症状,其高发病率及心脑肾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据调查,在发达国家约1/3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在我国,几乎每10年上升5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高血压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为了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正确预防与治疗老年高血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主城区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社区护理需求,为今后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 F‐36)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主城辖区内3个街道(社区)1005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社区医疗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为79.69%,S F‐36总得分为(71.76±12.85)分,生理健康(72.46±17.56)分,心理健康(73.29±16.87)分。多元回归表明不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慢性病患病数量、经济状况、年龄、生活方式。社区护理需求排名前5位依次是定期检查、社区专家护理、高质量的社区护士、健康讲座、急救护理知识。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X1)、职业(X2)、经济状况(X3)、检查情况(X4)、社区护理了解情况(X5)为其影响因素,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xp∑(-2.155+0.612X1-0.121X2+0.173X3+0.211X4+1.107X5)]。结论社区需要对老年人加强定期身体检查,对男性老年人应引起重视,投入更多的关怀,加强慢性病管理、养老养生、营养保健的宣传,加强社区老年护理人才的阶梯培养,改变社区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逐步上升,通过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对认知障碍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可以达到及时预防、延缓痴呆的效果。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4—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区某养老机构老年人(≥60岁,n=369)为调查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资质的评估员依据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interRAI-LTCF)对老年人进行评估。根据其中的认知表现评分(CPS)判断老年人是否存在认知障碍,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其他评估标尺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为91.6%。138例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0.8%。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觉受损情况、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社会参与度评分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是否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感觉受损、患有脑血管疾病、ADL依赖、抑郁是其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社会参与度高是保护因素,应进行积极筛查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模型研究社区老年人医养健康需求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问卷法对滨州市滨城区彭李社区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选择医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11.34%,城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调查量表得分为(30.45±11.22)分;居住方式、文化程度、户外锻炼次数、医疗负担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等是影响老年人医养健康需求的因素。结论 可根据社区老年人个人特质、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为其提供适合的医养健康养老模式,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苏娅  黄志萍  陈秀红  梁培日 《海南医学》2016,(14):2388-2389
目的:了解海南省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需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选择海口周边地区70岁以上的357名机构养老老人及402名居家养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养老模式人群的性别、年龄、工作类型、收入、家庭平均收入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看法和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同时还比较老年人子女的健康状况及其与老人的相处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组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养老模式人群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养老人群的脑力劳动者占57.4%(205/357),明显高于居家养老人群的48.5%(195/402),机构养老人群中有退休金者251名(70.3%),明显高于居家养老人群的164名(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养老模式人群中老人退休收入超过3000元群体的居家养老者的子女健康状况较好,老人与子女及孙辈的关系比较融洽。本次调查的759名老人中仅有59名(7.8%)老人表示愿意享受机构养老生活。结论老年人文化程度及工作类型决定了老人的个人收入,子女的健康状况及人均家庭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的养老去处,而老人的性格特点及与子女的相处情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绝大部分海南老年人群希望居家养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专业护理人员介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重庆市10所养老机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的调查方式,应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价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应用自制的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老年人抑郁量表(GDS)收集老年人老年痴呆的影响因素.结果 符合条件的415名老年人中,119名被诊断为老年痴呆,患病率为28.67%,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是否吸烟、饮酒、锻炼,不同家务劳动、参加户外活动频率,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患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抑郁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经济状况,是否食用河鲜、海鲜、鱼油类保健品、肝脏或肥肉、禽蛋,不同亲友邻居交往频率、打麻将或棋牌频率、看电视频率、参加社会活动频率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女性、吸烟、超重或肥胖、患有高血压是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在婚、非独居、每天参加户外活动为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10所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较高,应重视老年痴呆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痴呆(Alzheime,sdisease,AD)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问题。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例呈急剧上升的趋。据2011年国家老龄委发布,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13.7%。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家庭结构的转变,加快了养老社会化的趋势,养老院是解决此问题的主途径。然而养老院是相对封闭,与社会和家人接触较少的场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凸显,尤其是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失能老年人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老年抑郁量表(DSI)等特征性问卷为筛查工具,对广西重阳老年公寓35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70.7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并与增龄明显相关(P〈0.05).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认知障碍老年人(P〈0.05).老年人抑郁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密切相关(P〈0.05).[结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目前城乡养老方式现状,分析影响城乡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重庆市石柱县、壁山县、江北区、沙坪坝区四个区县60岁及以上老年1 845人进行抽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1)总体上选择家庭养老的比例最高(50.75%),其次是机构养老(27.68%)及社区养老(21.58%).城区老人选择依次为家庭养老(36.71%)、机构养老(33.78%)和社区养老(29.51%),乡村老人选择分别占63.29%、22.22%和14.4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老人中城区首选机构养老(59.72%),乡村首选家庭养老(57.65%);正常老人中城区选择社区养老(33.73%)的比例显著高于乡村(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年龄与健康、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系统、城乡背景等因素与老年人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有密切关系.结论 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养老方式的首选,乡村社区养老理念和服务模式亟待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司娴 《中外医疗》2012,31(10):114+116-114,116
目的了解刘桥镇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完善农村老年医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对刘桥镇198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60.28%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2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占21.33%;乡村卫生所是农村老年人首选就医点;60.21%;老年人保健意识差。医疗费用是农村老年人面临就医的最大难题。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农村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快建设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培养医护人才,合理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老年病人的报销比例。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当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患病率高,但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卫生服务利用率低。明确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对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改善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率,提高健康水平。目的 研究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7年9-12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区域内的两家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可利用的区域卫生服务资源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分析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模型中自变量相对重要性的优势分析方法,计算倾向因素、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的调整R2值和相对重要性权重。结果 共发放问卷368份,回收问卷353份,有效问卷3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5%。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利用频率最高的3项卫生服务分别为体检(95.6%)、门诊(92.4%)和药事服务(8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曾从事职业类型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体检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入住养老机构时间、护理等级、两周内是否患病、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咨询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朋友同事来养老机构探望频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门诊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医疗保险类型、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临床护理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子女来养老机构探望频率、护理等级、两周内是否患病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急诊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朋友同事来养老机构探望频率、两周内是否患病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转诊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半年内是否患慢性病、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药事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倾向因素主要影响体检服务,影响程度为67.3%;需求因素主要影响健康教育与咨询、急诊、转诊服务,影响程度分别为58.9%、71.7%和71.9%;使能因素主要影响门诊、临床护理、药事服务,影响程度分别为42.4%、65.3%和44.9%。结论 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主要集中于预防保健与常见病、慢性病诊疗服务。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服务内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社区应根据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项目利用决策特点为优化服务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性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QOL),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医疗、康复及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流行病学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慢性病种数与选择养老机构有关;两种养老机构老年人QOL中下水平;公办养老机构老年人QOL总分高于民办机构老年人;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QOL的因素依次为生理情况、心理状况、经济状况及社会状况。结论:不同性质养老机构老年人QOL有差异,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康复及护理服务,以便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