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趋势,为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云南口岸2000~2006年1623例出入境人员HIV抗体阳性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者以瑞丽口岸检出的较多,占感染者总数的51.32%;从国籍分布来看,以外国人为主,外国人中缅甸籍人员最多,占64.51%;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79.67%;年龄以青壮年较多,20~49岁年龄段占92.91%;职业分布以驾驶员最高,占45.22%,其次是商务人员。〔结论〕驾驶员、商务人员是云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2.
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与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中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1988~2000年经厦门口岸出入境的出国劳务人员25900人次进行了HIV感染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感染者检出8例,总检出率为0.31‰,其中30~40岁年龄组为7例,占感染者总数的87.5%;检出梅毒感染者26例,总检出率为1.01‰,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在20~40岁年龄组的25例,占感染者总数的96.15%。1994年检出首例梅毒感染者至2000年平均年递增24.5%。〔结论〕厦门口岸出入境劳务人员HIV感染均属境外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地区主要来自东南亚。梅毒主要是在国内因性乱感染。说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对性传播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对阻止其经出入境口岸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5年多来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为福州空港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空港口岸2001年1月 ̄2006年1月间1995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IV快速抗体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再进行确认试验。〔结果〕检出8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40‰;男性感染者居多,占75.00%;职业分布商人和出国劳务人员各占50.00%;地区分布主要是南部非洲国家,占62.50%,东南亚国家占25.00%,中东国家占12.50%;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结论〕监测结果提示来自南部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国家的中青年商务人员和出国劳务人员为口岸HIV监测的重点人群,要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和实施预防干预措施,防止艾滋病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4.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的特点,为加强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初筛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法)、胶体硒法;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确认。对HIV抗体确认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 ̄2005年共对229969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8例,总检出率为0.12‰。28例HIV感染者中外籍人员占60.7%,外籍人员感染率为0.46‰;30 ̄39岁为高发年龄组,占42.9%;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未婚感染者高于已婚感染者;从职业分布来看技术人员、商务人员和驾驶员所占比例较高;并且以不洁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我国艾滋病传入的风险高于传出的风险。应加强口岸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力度,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口岸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先采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筛查,阳性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核,最后送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结果〕从204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HIV感染者177名,总感染率高达8.67%。感染人群职业分布以缅甸籍驾驶员最多;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缅甸籍感染者最多;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要实施重点监测,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口岸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有效地在口岸实施艾滋病防治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1年到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进行了滋病病素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监测人数2840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1.41/万;2001年,监测人数28537,检出HIV感染者15例,检出率为5.26/万。2年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6.32,0.025>P>O.01)。〔结论〕随着出入境人员和口岸流动人员的增加以及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开展口岸HIV感染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口岸HIV感染监测方式、方法必须适应口岸人群HIV感染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00~2001年腾冲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摸清本口岸艾滋病流行规律,掌握其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年中检出的13例HIV感染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腾冲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2年的时间中共对37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HIV抗体检测,人员来自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缅甸等7个国家与地区,共检出HIV感染者13例,阳性检出率为3.44%,其中2000年检出HIV感染者3例,检出率为1.7%,2001年检出10例,检出率为4.95%;在13例HIV感染者中,男性10人,女性3人,男女性别之比为3.33:1;年龄最大38岁,最小22岁,高发人群为20~39岁;缅甸籍感染者占检出总数的92.31%,中国籍感染者占总数的7.69%;职业以汽车修理居首位,占53.85%,其次为洗浴按摩,占23.08%;传播途径除母婴传播外,其余2种均有,而且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结论〕在建立云南边陲地区安全、卫生健康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屏障过程中,应做好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关注男性在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加强对来自缅甸高发区出入境人员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方法〕2001年共对经新疆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和在境外居住3个月以上的归国人员23267人次进行了艾滋病监测。〔结果〕检出HIV感染者20例,检出率为0.86‰,是新疆口岸地区HIV感染年检出率最高的1年;其感染途径主要以吸毒为主。〔结论〕这一结果证明,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据统计新疆地区HIV感染率已位居全国第2位,并有迅速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分析南宁口岸1990 ̄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为加强口岸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等方法对出入境人员进行HIV感染初筛,对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认,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检测出入境人员100 94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3例,HIV感染率为4.26/万;2001年以后保持比较高的检出率,2004年高达9.34/万。HIV感染者中,外籍人员18例,占41.86%;中国大陆人员25例,占58.14%;男性38例,占88.37%,女性5例,占11.63%;20 ̄49人员占94.34%,40 ̄49岁年龄组的比例有所上升。3种传播途径均已出现,性接触传播占67.43%。〔结论〕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检出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在口岸地区应加强艾滋病的综合监测,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4年对云南12个口岸的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在45498人员中检出307例HIV抗体阳性者,检出率0.67%。其中瑞丽口岸检出152例,检出率5.71%,占阳性者总数的49.51%。20 ̄40岁年龄段检出269例,检出率1.60%,占阳性者总数的87.62%。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驾驶员检出数最多为149例,检出率9.34%,占阳性者总数的48.53%;其次是商务人员检出68例,检出率1.11%,占阳性者总数的22.15%。缅甸籍人员检出166例,占阳性者总数的54.07%;中国籍人员检出130例,占阳性者总数的42.35%。中国籍人员分布依次为:云南籍,占中国籍阳性者总数的85.38%;四川籍,占中国籍阳性者总数的4.62%;湖南籍,占中国籍阳性者总数的3.82%。〔结论〕驾驶员、商务人员是云南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是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临沧、思茅口岸入境人员的艾滋病检测,了解艾滋病感染在这类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加强重点口岸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提供科学信息。〔方法〕采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初筛或用雅培层析快速法试剂条进行初筛,蛋白印迹法(WB)做确认。〔结果〕2006年4~8月共对3702名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检出42例HIV抗体阳性者,阳性率为1.13%;30~40岁年龄组人员占感染者总数的40.48%;男性感染者显著多于女性;驾驶人员阳性率最高,为3.95%;中国籍感染者16例,缅甸籍26例;从感染途径看,有不洁性行为者27例,占感染者总数的64.29%。〔结论〕对入境重点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河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的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1989~2001年检出的30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从不同年度、人群、职业、年龄、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V感染者中,1989年检出10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1995~2001年检出20例,为国内出入境人员。感染者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4岁。从职业分布上看以劳务人员居多;其次为外籍人员。传播途径以静脉采血及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应加强血源管理,并做好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口岸2000—2009年入境外籍人员与出境中国人HIV检出率有无差别及发展趋势,为开展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北京口岸入境外籍人员和出境中国人进行HIV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33910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HIV感染者118例,总检出率为2.72/万。其中出境中国人275825人,检出HIV感染者24例,检出率为0.87/万;入境外籍人员158085人,检出HIV感染者94例,检出率为5.95/万。入境外籍人员HIV检出率明显高于出境中国人,外籍人员HIV检出率无逐年增长趋势,中国人HIV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检测工作,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从入境口岸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4.
深圳口岸1999~2001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1年经深圳口岸入出境的129314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检出传染性疾病12190例,检出率为9.43%,其中HBsAg阳性者11613例;梅毒感染者415例;HIV感染者13例;肺结核患者131例。〔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和传播途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对控制国际间传染病传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的流行状况和趋势,为艾滋病的口岸监督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8—2007年浙江口岸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HIV抗体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浙江口岸20年共检出HIV感染者107例,总检出率为0.18‰;以中青年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4.35:1;3/4以上是已婚者;以商务、劳务人员和船员居多;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浙江口岸HIV感染的流行状况依然严峻,必须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与干预,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喀什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流行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喀什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检出的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15 825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共检出HIV感染者14例,感染率为0.088%。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占94%;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57.14%;年龄分布以20~39岁年龄组的青壮较多,占71.42%;职业分布以干部较高,感染率为0.181%。结论必须加强对口岸出入境高危人群的HIV监测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和传出,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洛阳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1995~2001年洛阳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开展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1年经洛阳口岸出入境的人员24434人次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6年共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例,总检出率为0.53‰;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6~40岁年龄段,其中30岁以下年龄组10例,占感染者总数的76.9%;30~40岁年龄组为3例,占感染者总数的23.1%。感染者中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感染者总数的69.2%。〔结论〕16~40岁的青壮年劳务人员应作为洛阳口岸艾滋病监测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这一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莞口岸三资企业从业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0~2001年从东莞口岸入境的三资企业境外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检验。〔结果〕检出3例HIV感染者,分别为台湾籍1人;缅甸籍1人;巴西籍1人。经流行病学调查,3例HIV感染者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结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到我国三资企业从业的外籍人员日益增多,有些是来自艾滋病高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这一重点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效地控制艾滋病从国外传入国内。  相似文献   

19.
瑞丽口岸2000年HIV感染者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0年1~12月经瑞丽口岸出入境的人员1047人进行了艾滋病监测。[结果]检出HIV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2.39%;其中20~30岁年龄组感染人数最多,占感染者总数的52%;从职业上看,按摩小姐属高危人群;从国籍上看,缅籍多于中国籍。[结论]周边国家的艾滋病疫情不容忽视;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以了解云南国境口岸艾滋病流行规律。〔方法〕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检测出的98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云南国境口岸HIV感染者的流行分布相当广泛;HIV感染者主要集中于性活跃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在职业分布上,以边民、劳务人员为主,外籍人员HIV感染率显著高于中国籍人员,入境人群HIV感染率高于出境人群。〔结论〕云南省面临着输入性艾滋病病例传入后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