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探讨脾肾阳 (气 )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及其与中医“痰浊”、“瘀血”的关系 ,实验用化瘀解毒汤对 31例脾肾阳 (气 )虚型CRF脂质代谢紊乱患者进行治疗 ,并对其治疗前后血脂系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及肾功能等进行测定 ,以期寻找中医治疗CRF更有效的途径与方法。结果表明 ,脾肾阳 (气 )虚型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异常 ;甘油三酯 (TG)、氧化低密蛋脂度白 (ox -LDL)均显著升高 (P <0 .0 1) ;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比值(Apo-A/Apo-B)明显降低 (P <0 .0 1) ;脾肾阳 (气 )虚型CRF患者不同病期脂质代谢紊乱有差异 ;肾功能衰竭期TG、ox -LDL显著高于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P <0 .0 1) ;脾肾阳 (气 )虚型CRF患者兼痰浊与非兼有痰浊组、兼瘀血与非兼有瘀血组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兼痰浊组与兼瘀血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脾肾阳 (气 )虚型CRF患者经中药方化瘀解毒汤治疗后较治疗前 :TG、TC、LDL、ox -LDL、Apo -B、SCr显著性降低 (P <0 .0 1) ;Apo -A/Apo -B及CCr显著性升高 (P <0 .0 1)。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IR、血脂各项、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相关性。选择186例2型糖尿病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痰浊)困脾、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及阴阳两虚血瘀水停等5型,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组(P〈0.05,〈0.01);血脂各项、UA、CRP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组间比较,湿热(痰浊)困脾组和瘀血阻络组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②ISI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项(除高密度脂蛋白外)、UA及CRP均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在ISI、血脂各项、UA、CRP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湿热(痰浊)困脾和血瘀脉络两型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与胰腺素抵抗(ISR)的关系。方法:将50例CHD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测定3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浓度和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及相关的血脂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与2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D组FBG、Ins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IAA阳性率(40%)较健康对照组(5%)升高(P<0.01);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的ISI较健康对照组和气阴两虚型降低(均P<0.01),IAA阳性率(50%,47.37%)则较健康对照组(5%)和气阴两虚型(15.38%)增高(P<0.05,P<0.01),而Ins浓度仅在心血瘀阻型增高(P<0.05);此外,CHD及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结论:部分CHD患者存在ISR,且主要与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有关,其原因部分系血清中存在的IAA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微炎症状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透析的CRF患者69例,测定其C反应蛋白(CRP)、IL-6、TNF-α、Alb、Hb及SCr,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①CRF组血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微炎症状态发生率35%。②CRP增高组Alb低于CRP不增高组(P〈0.05)。③CRF 2期、3期及4期CRP、IL-6及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中医证型CRP、IL-6及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脾肾阳虚型及阴阳两虚型CRP及IL-6低于肝肾阴虚型(P〈0.01或0、05),而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型CRP、IL-6与肝肾阴虚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湿浊证及夹湿热证CRP及IL-6高于各型虚证(P〈0.05)。结论①CRF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②各中医证型均存在微炎症状态,但不同证型微炎症状态程度有一定差异,其中夹湿浊或夹湿热证者微炎症状态程度最明显。微炎症状态程度可作为湿浊证及湿热证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总结23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病案资料,分析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关系。结果:术后第1天气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浊、气阴两虚、气虚痰瘀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第3天阳虚、血虚、痰浊、气阴两虚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第7天阳虚、血虚、血瘀、痰浊、气阴两虚、气虚痰瘀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法乐氏四联征(TOF)术后发生气虚、血虚、气阴两虚的机会显著低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P〈0.05),而阳虚、血瘀、痰浊发生机会较高(P〈0.01)。室间隔缺损(VSD)术后发生阳虚机会较高(P〈0.01),房间隔缺损(ASD)术后出现气阴两虚证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P〈0.01),肺动脉狭窄(PS)术后发生痰浊、气虚痰瘀证机会较高(P〈0.01)。阳虚组年龄、体重显著低于其他证候组,肺动脉压/主动脉压(Pp/Ps)、心脏指数(CI)显著高于其他证候组(P〈0.01);阳虚、血虚组体外循环时间显著长于其他证候组(P〈0.01);而痰浊、气虚痰瘀组Pp/Ps显著低于其他证候组(P〈0.01)。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有差异性。各客观指标与证型间有相关性,其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肾消毒汤治疗脾肾气虚兼湿浊阻滞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CRF前3期诊断标准且辨证为脾肾气虚兼湿浊阻滞型病例6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包括降压、降糖、调脂、改善循环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扶肾消毒汤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肝功能、血红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Scr、BUN、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Ccr水平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BUN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治疗组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肾消毒汤治疗脾肾气虚兼湿浊阻滞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缓肾功能进展,同时可以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药三联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三联疗法对CRF的有效治疗。方法:51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补脾肾,利湿浊,活血解毒之中药煎剂,静脉滴注川芎嗪针剂,配合解毒泻浊之中药复方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剂,观察其疗效及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生化指标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三联法治疗作为CRF的非透析治疗措施近期应用能达到一定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认知功能状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及其与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无脑血管意外的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分成实证组(痰湿壅盛型、肝阳上亢型),虚证组(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虚中央实组(兼血瘀、兼痰浊);然后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Fuld物品记忆测验(FOM)、言语流畅试验(RVR)、积木测验(BD)、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状态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证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虚证组除MMSE、ADL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虚中央实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弄(P<0.05-0.01),且兼痰浊型较兼血痴型重。结论:高血压病虚证型与虚中央实型有认知功能损害,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结合神经心理学检测有助于痴呆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中医辩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探讨高脂血症中医辩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并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血浆粘度(PV)超过正常范围幅度,但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其它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还原粘度(PV);痰浊阻遏证组最低,脾肾阳虚证组最高,分别与其他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刚性指数(IR);痰浊阻遏证组低于其他4组,气滞络瘀证组高于其他4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高脂血症分型与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之间存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以考虑作为中医辩证分型客观化的现代检测指标群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诊断指标相关性。方法对101例代谢综合征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气滞湿阻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四个证型,结合诊断指标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气阴两虚型43例(42.6%),痰瘀互结型20例(19.8%),气滞湿阻型21(20.8%)。脾肾气虚型17例(16.8%)。在年龄上各型显著无差异,在病程上气滞湿阻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明显差异(p〉0.05)。气阴两虚型和脾肾气虚型较前两型有显著差异(p〈0.01)。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脾肾气虚型FPG高于其它三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三型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示代谢综合征最多的分型为气阴两虚型。分型与病程,FPG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清海  李桂明  李典鸿 《新中医》2005,37(11):26-27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气虚痰浊型4型,分析其证型分布的规律性。结果:高血压病出现率最高的是气虚痰浊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有相关性。肝火亢盛型多属于体重较重者,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收缩压(SBP)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明显高于阴虚阳亢型和气虚痰浊型(P〈0.05);舒张压(DBP)肝火亢盛型明显升高,与其他3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虚痰浊型为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中医证型在IMN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65例IMN患者分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型两组,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脾肾气虚型与湿浊证、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阳虚型与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而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两组间CKD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GFR、Scr、BUN及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肾脏病理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肾小管间质积分及慢性化积分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P〈0.01)。结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是IMN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脾肾阳(气)型比较,气阴两虚型IMN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中医证型在IMN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65例IMN患者分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型两组,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脾肾气虚型与湿浊证、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阳虚型与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而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两组间CKD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GFR、Scr、BUN及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肾脏病理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肾小管间质积分及慢性化积分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P〈0.01)。结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是IMN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脾肾阳(气)型比较,气阴两虚型IMN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宁心复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痰瘀)型快速心律失常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具有滋阴泻火,宁心安神,化痰活血功用的宁心复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性对照组(50例),分别口服宁心复脉胶囊和天王补心丸,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症状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不同中医症状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显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早搏患者的早搏次数、窦性心动过速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心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ST段降低数值和持续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宁心复脉胶囊对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天王补心丸。  相似文献   

15.
益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脂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杰  陈小珍  阙斌  王英杰 《河北中医》2001,23(2):150-151
目的 观察中药益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血脂与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制作大鼠CRF模型,随机分为3组,病理组用2毫升自来水灌胃。对照组用温脾汤2毫升胃;治疗组用益肾汤2ml灌胃,观察各组CRF大鼠的肾功能,血脂及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尿素氮(BUN),血甩酐(S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明显降低,与病理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 组和对照组均有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作用,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还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和LPO作用,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SOD作用,而对照组该方面作用则不明显。结论 益肾汤能很好调节体脂质代谢紊乱,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和延缓CRF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发挥其治疗CR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中医证候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测定,并计算BMI。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辨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333例EH患者证候分布如下:阴虚阳亢证26例(7.8%),气虚痰浊证13例(3.9%),气虚血瘀证52例(15.6%),气阴两虚证20例(6.0%),痰瘀互阻证30例(9.0%)、气阴两虚,痰浊蕴阻证19例(5.7%)、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74例(22.2%),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61例(18.3%),气虚痰浊、瘀血阻络证38例(11.4%);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其中单纯虚证(气阴两虚证)与单纯实证(痰瘀互阻证)高血压患者的BMI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夹痰夹瘀证高血压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增大P〈0.05或P〈0.01),夹痰证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增高P〈0.05)。结论EH患者痰证的存在可能是影响BMI水平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EH合并肥胖的患者需要结合中医辨证采用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等方法协助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比较,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对190例汉族及120例维族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脂、踝臂指数(ABI)及脉搏波速度(PWV)水平。结果:心血瘀阻型维族患者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于汉族患者;痰浊内阻型维族患者TG高于汉族患者;心肾阴虚型维族患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汉族患者;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C、LDL-C高于汉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心血瘀阻型比较,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G、TC较低,心肾阴虚及气阴两虚型汉族患者TC较低;与痰浊内阻型比较,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G较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肾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汉族患者ABI高于心血瘀阻型及痰浊内阻型,心血瘀阻型维族患者ABI均低于其他3型,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ABI高于其它3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2民族其他3型PWV水平均低于心血瘀阻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患者动脉功能的损伤最小,心血瘀阻型患者动脉功能较差。维族患者血脂较汉族高,动脉损伤程度也较汉族严重。  相似文献   

18.
脾阴虚大鼠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阴虚证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以揭示脾阴虚与脾,肝组织PKC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塑造大白鼠脾阴虚证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模型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脾阴虚证大鼠模型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脾阴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细胞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均升高(P<0.01),滋补脾阴中药有提高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而该中药能够降低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0.05>P>0.01),滋补脾阴中药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P<0.01),结论:脾组织细胞膜,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变化与脾阴虚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滋补脾阴中药可以调节脾阴虚大鼠脾,肝组织中PKC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升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7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应用补脾益肾升血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照组36例应用EPO。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以及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Hb、HCT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症状体征改善也比较明显(P〈O.05,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的BUN、Scr、Ccr有明显改善(P〈0.01,P〈0.05),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脾益肾升血方可明显改善肾性贫血、保护残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并能较快达到治疗目标,相应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7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冠脉造影阴性者,2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中54例冠脉造影阳性(血管狭窄≥50%)患者经中医辨证后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阳性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31.5%与2.2%,X^2=14.1,P<0.01),冠脉造影阳性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阴性者(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增高。在非重度狭窄者,重度狭窄者中心血瘀阻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痰浊壅塞, 气阴两虚两型(P<0.05),而痰浊壅塞,气阴两虚两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支数,病变的严重性呈正相关,血瘀是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同型半胱氨酸值可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