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炎琥宁(YH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后续琥宁类药物的研发和进一步探讨炎琥宁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运用荧光猝灭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炎琥宁与BSA的相互作用。283.15 K、298.15 K和313.15 K温度下,根据 S-V方程计算出猝灭常数(KSV)和速率常数(Kq);根据L-B双倒数方程计算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LB);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出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根据热力学公式计算出焓变(ΔH)、熵变(Δ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根据Hill方程计算出 Hill系数(nH)。结果:3个温度下的BSA荧光强度随着炎琥宁浓度升高,有规律地降低;KSV、Kq、KLB、Kb、n和nH值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ΔG<0,ΔH<0,ΔS<0;n约等于1;nH大于1。结论:炎琥宁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通过计算反应热力学参数值,可推断炎琥宁与BSA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炎琥宁与BSA可形成一个结合位点,表明炎琥宁与BSA之间具有一定的结合作用,炎琥宁在体内可被蛋白质储存和转运。生成自由能变ΔG为负值,表明炎琥宁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nH大于1,表明炎琥宁有正协同作用。两者的结合部位主要位于亚螺旋域ⅡA中。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炎琥宁对BSA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使BSA腔内疏水环境的极性减弱,结合位点更接近于酪氨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炎琥宁(YH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后续琥宁类药物的研发和进一步探讨炎琥宁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运用荧光猝灭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炎琥宁与BSA的相互作用。283.15 K、298.15 K和313.15 K温度下,根据 S-V方程计算出猝灭常数(KSV)和速率常数(Kq);根据L-B双倒数方程计算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LB);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出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根据热力学公式计算出焓变(ΔH)、熵变(Δ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根据Hill方程计算出 Hill系数(nH)。结果:3个温度下的BSA荧光强度随着炎琥宁浓度升高,有规律地降低;KSV、Kq、KLB、Kb、n和nH值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ΔG<0,ΔH<0,ΔS<0;n约等于1;nH大于1。结论:炎琥宁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通过计算反应热力学参数值,可推断炎琥宁与BSA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炎琥宁与BSA可形成一个结合位点,表明炎琥宁与BSA之间具有一定的结合作用,炎琥宁在体内可被蛋白质储存和转运。生成自由能变ΔG为负值,表明炎琥宁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nH大于1,表明炎琥宁有正协同作用。两者的结合部位主要位于亚螺旋域ⅡA中。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炎琥宁对BSA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使BSA腔内疏水环境的极性减弱,结合位点更接近于酪氨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傣药人面果的提取物126-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12b-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BSA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K、结合位点数n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 在生理条件下,12b-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BSA作用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其结合常数为:Ka =1.37×10(5)L·mol(-1),结合位点数为:n =0.95.结论 12b-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牛血清白蛋白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缔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蛇床子(简称Hops)的光谱性质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方法:选用水提取液,采用紫外一荧光法对影响蛇床子荧光光谱的主要因素(溶荆、酸碱度)进行研究,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Hop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数据采用Lineweaver-Burk处理.结果:不同溶剂比较后,选用水作为蛇床子的提取液:酸碱度对蛇床子溶液荧光光谱影响较大,酸性越强,溶液的荧光强度越强.Hops与BSA的作用研究发现Hops具有较强地猝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结论:Hops中的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在酸性水溶液中较稳定,Hops与BSA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5.
兰瑞家 《中草药》2011,42(9):1715-1718
目的研究姜黄素(C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变温试验研究二者之间的猝灭类型,求算结合数(n)和结合常数。结果静态猝灭是导致B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CU与BSA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为5.26×106(21℃)和4.60×106(31℃),n为1.35。通过计算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推断CU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力为主。结论荧光法适合于研究CU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的反应机制。方法:在不同温度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与BSA~.E作用,实验数据采用Linewearver—Burk静态猝灭公式处理,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n。结果:姜黄素对BSA有猝灭作用,二者结合常数较大,可形成一个结合位点,且温度对结合常数Ka的影响较小。结论:姜黄素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二维和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哈巴俄苷(harpagoside,HA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AR有规律的使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两者结合常数KA均大于1×10~5L·mol~(-1),结合位点数n接近于1。由HAR与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均小于0可知,两者结合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rster非辐射转移理论,计算了不同条件下HAR与BSA的结合距离r为2.80 nm,说明两者结合过程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表明,HAR使BSA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并导致BSA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分子模拟结果显示,HAR更倾向于于BSA和HSA的亚结构域ⅡA(Site Ⅰ位点)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咖啡酸类小分子肉苁蓉苷F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特性。方法:运用荧光光谱(FS)、紫外-可见光谱(UV)和圆二色谱(CD)法探讨了生理条件下肉苁蓉苷F(该化合物为作者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简记为C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计算得到CF-BSA的静态表观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能量转移效率(E),空间距离(r),热力学参数ΔG,ΔH,ΔS,与CF作用前后B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的变化,明确了CF在BSA上的结合位置,分析了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CF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论:CF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可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其在BSA上的结合位点数约为1,25℃时的结合常数Ka为4.36×104L·mol-1,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r为3.09 nm,结合过程主要表现为氢键作用,CF在BSA上的作用位点为site I,Mg2+,Fe3+,Cu2+,Zn2+的存在增强了CF与BSA的结合作用。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CD光谱表明CF对BSA的空间构型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橙皮素和橙皮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异同,探讨黄酮类化合物A环7位羟基糖苷化与否对结合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方法: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橙皮素和橙皮苷与BSA的作用。结果:橙皮素对BSA的荧光猝灭效率明显高于橙皮苷;橙皮素对BSA的荧光猝灭以静态猝灭为主,而橙皮苷对BSA的荧光猝灭既有静态猝灭作用,也有动态猝灭作用;橙皮素与BSA结合的K a值明显大于橙皮苷;橙皮素结合BSA的位点与荧光发射基团的距离比橙皮苷的小;橙皮素与BSA之间的作用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而橙皮苷与BSA的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力。结论:橙皮素与BSA的结合能力明显强于橙皮苷,说明橙皮素比橙皮苷更容易被血清蛋白贮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茵陈中3个香豆素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作用的机制。方法荧光猝灭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结果茵陈香豆素类小分子能够插入牛血清白蛋白内部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导致牛血清白蛋白内源性荧光猝灭,药物分子的极性对内源性荧光猝灭有一定的影响,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变化表明,上述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结论牛血清白蛋白与茵陈香豆素类小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为主,其中东莨菪内酯还存在偶极-偶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步高效合成异甘草素及其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更好的异甘草素合成方法以及异甘草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微波辅助方法合成异甘草素; 利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光谱法研究异甘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以 72%的产率获得异甘草素; 通过分子荧光光谱实验计算得到两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猝灭常数、热力学参数和结合位点。结论:微波辅助的羟醛缩合反应是一种高效异甘草素合成方法; 异甘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通过静电引力产生了络合物, 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芦丁和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差异,探讨黄酮类化合物 C 环3位羟基糖苷化与否对结合白蛋白的影响。方法: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法测定芦丁和槲皮素与 BSA 的作用。结果:在实验条件下,槲皮素对 BSA 的荧光猝灭作用明显强于芦丁。二者与 BSA 的作用以静态结合为主。低浓度的槲皮素影响 BSA 的酪氨酸的微环境,基本不影响 BSA色氨酸的微环境;低浓度的芦丁对 BSA 的酪氨酸及色氨酸微环境基本不影响。二者在高浓度下都能够轻微改变 BSA 的二级构象。结论:黄酮 C 环3位羟基糖苷化会降低其对 BSA 的亲和力,影响与 BSA 之间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分别评价了齐多夫定及其乙酸酯 (AZT-E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类型、共存金属离子对结合的影响。 方法: 在不同温度下运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AZT,AZT-Es分别与BSA的相互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 结果: 在温度为289~310 K时,AZT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以静态猝灭为主;AZT-Es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低温下为静态猝灭,高温下静态和动态猝灭共同作用;上两种体系的结合力主要为疏水作用,以摩尔比约 1:1结合;同步荧光光谱显示,AZT-Es的加入使BSA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构象同时发生了变化,与BSA残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降低;在298 K时共存Ca2+,Zn2+,Mg2+,Cu2+,Pb2+等金属离子对两种体系结合常数的影响微乎其微。 结论: 不同温度条件下AZT,AZT-Es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不同;两种体系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金属离子对两种体系结合常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胆酸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运用荧光光谱(FS)结合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6种胆酸类(CAs)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在pH 7.40和离子强度0.15 mol·L-1的模拟生理条件下,根据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双对数方程、热力学公式、同步荧光及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求出CAs与BSA相互作用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KLB、结合位点数n、结合力类型及BSA构象变化情况。结果:6种胆酸类小分子对BSA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结合位点约为0.5:1,结合力主要为氢键或Vander Walls力,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影响较小。结论:胆酸类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具有一定的结合作用,这为胆酸类小分子在体内被蛋白质储存和转运提供了条件;同时阐明了胆酸类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探讨胆酸类小分子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酒精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酒精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进行测量。结果其作用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是一个自发过程,且以静电作用结合为主,酒精的加入使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增加。结论绿原酸能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但会受到酒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牛血清白蛋白在盐酸胍中的构象变化过程进行研究,根据荧光参数的变化,建立蛋白构象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蛋白质构象变化而致不稳定的原因。方法 采用内源性荧光法,荧光淬灭法及荧光探针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在盐酸胍中的构象变化过程。结果 在变性过程中,随着盐酸胍浓度的增加,牛血清白蛋白内源性色氨酸荧光峰位先蓝移后红移,荧光强度逐步衰减;8-苯胺基-1-萘磺酸-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荧光峰位逐步红移,荧光强度逐渐衰减;丙烯酰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淬灭常数KSV在盐酸胍浓度为0.5 mol·L-1时降至最低3.469×108L·mol-1 ·s-1。结论 在盐酸胍诱导的变性过程中,牛血清白蛋白的色氨酸残基所处区域构象经历了一个先紧缩后舒展的三态过程。而8-苯胺基-1-萘磺酸探针结合位点与色氨酸残基可能位于牛血清白蛋白的不同区域,且构象变化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E)-2-[2-(4-甲氧苄基)肼基]-4-苯基噻唑(MHP)与人血清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揭示噻唑类衍生物与DNA作用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根据MHP与HSA相互作用的荧光敏化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及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处理实验数据,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MHP对HSA构象的影响. 结果: 实验发现MHP可以使HSA的荧光增强,表明两者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能量转移的机理是MHP与HSA结合形成了复合物.荧光增强(敏化)效应主要源于给体-受体间的偶极-偶极作用的能量转移. 结论: 能量转移的结果为内原发色基团的荧光被猝灭和外源发色基团荧光被敏化,计算得到其敏化常数为-2.620 8×104.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相互作用引起HSA构象变化,提示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