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5例(35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28条肢体)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8%。复发原因分别为:7条肢体交通支功能不全,5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交通支功能不全,5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再通,7条肢体局部曲张静脉残留或复发,1条肢体双大隐静脉畸形。27例患者均经再次手术,分别随访6月至4.5年无复发。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复发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EVLT)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7年9月治疗的317例患者(446条肢体),其中单纯行EVLT 130例197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 187例249条肢体,随访304例患者分析术后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原因。结果随访率95.9%,平均随访(19±4)月,单纯应用EVLT复发率为21.8%(43/197);高位结扎+EVLT复发率为8.8%(22/2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同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及大腿主干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腿交通支及静脉团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T结合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根部及分支、病变的交通支静脉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部分抽剥术联合TriVex系统与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ⅥfT)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价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部分抽剥术联合TriVex系统与腔内激光(EVLT)治疗1200例(1650条惠肢)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手术切口愈合、静脉曲张复发、隐神经损伤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肢手术切1:7均I期愈合,随访3年复发率3.27%(54/1650),隐神经损伤率4.72%(78/1650)。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部分抽剥术联合TriVex系统与EⅥ』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优点、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12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16条患肢,按CEAP临床分级均为C6)实施SEPS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术(12条患肢伴有下肢大隐静脉曲张行高扎+抽剥术,4条患肢入院前已行大隐静脉抽剥术),低分子肝素钙抗凝2~3 d。结果 16条患肢经手术治疗后肢体症状及浅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未出现并发症,随访2~12个月,未出现新生溃疡及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重要环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安全有效,损伤少,并发症少,可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改善皮肤营养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优点、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47例53条肢体腹腔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并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或主干结扎及踝部结扎,曲张浅静脉分段剥除或缝扎。结果: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皮肤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皮炎7~21d治愈,8~31d溃疡愈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5条肢体,11~37个月,平均3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满意,能避免和减少术后复发,改善皮肤营养障碍,促进溃疡愈合,并发症少,并有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和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208例274条肢体,男119例,女89例,平均年龄(49.2±3.4)岁,平均病程(14.0±1.0)年。经彩色多普勒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有77%患肢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随访率73.1%,随访平均时间(6.5±0.5)年。行PCC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的肢体有7.6%浅静脉曲张复发,23.4%症状复发,16.1%溃疡复发,复发病例均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以上。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瓣膜功能恢复正常。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Ⅲ°以上者,可同期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5例(43条患肢)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多普勒彩超检查以明确复发原因,针对病因分别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或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复发的原因中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占60.47%(26/43),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残留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各占20.93%(各9/43),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占13.95%(6/43)。全组患者按照不同的复发原因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术后切口积液占4.65%(2/43),皮下血肿占7.0%(3/43)。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应根据病因有针对性地施行相应手术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加高位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经静脉造影等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24例(29条下肢)予以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的下肢曲张浅静脉手术后均闭塞、消失,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11条肢体(37.9%)发生沿大隐静脉行程条索状硬结或硬块,2条肢体(6.9%)出现淤斑,1例(3.4%)患者发生皮肤浅表烧伤.全组病例术后随访12~36mo,症状完全消失及明显减轻的下肢23条(79.3%),患肢溃疡愈合11条(73.3%),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轻度肿胀2条(6,9%),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条(3.4%).结论:腔内激光加高位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满意,实用性强,具有安全、微创、瘢痕小和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静脉腔内激光(EV∽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145例共169条肢体激光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主要手术方式:激光治疗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激光治疗结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激光治疗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结果4例(2.8%)局部复发经再次激光治愈,其余病例均一次治疗闭塞,随访1~24个月(平均7.8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EVLT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静脉腔内激光联合多种术式可以进一步拓宽其手术适应征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对1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行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或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结扎(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顺行性静脉造影确诊,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无深静脉、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VLT组98例,EVLT+SEPS组88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3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满意,在胀痛感、皮肤瘙痒、内踝区水肿缓解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溃疡均愈合,但对于溃疡患者,EVLT+SEPS组在溃疡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溃疡复发上优于EVLT组。结论有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无溃疡形成时,可只行浅静脉手术;当有溃疡形成时,应同时行浅静脉手术和小腿交通支结扎手术。EVLT是治疗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措施,EVLT联合SEPS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腔内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别对采用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的45例(52条肢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45例(51条肢体)非糖尿病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症状缓解率100%,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等。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1~4年,2组均无复发。结论腔内激光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必须严格控制血糖,术中需按操作规程施术,尽量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博华  陈蕾  吴鲁辉 《疑难病杂志》2006,5(5):349-351,F0003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3年8月~2005年4月间应用EVLT治疗的232例患者38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单纯采用EVLT治疗的72例102条肢体,22条患肢有大隐静脉的分支静脉复发及残留,复发率为21.57%。采用高位结扎加EVLT治疗的160例282条肢体有4条肢体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42%。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瘀血(22/384,5.73%)、静脉炎反应(61/384,15.89%)、灼伤(15/384,3.91%)、隐神经损伤(72/384,18.75%)、股静脉血栓形成(1/384,0.26%)。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EVLT能减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掌握其适应证和规范操作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应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或下肢静脉彩超,选择下肢静脉曲张137例179条下肢。采用手术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小腿内侧交通静脉结扎术 EVLT)。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4~16月),患者均无复发,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彩超检查示大隐静脉全程闭合,无血流信号,深静脉回流通畅。结论EVLT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和疗效良好的优点,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病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其他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刚  张雨  马卉  易维真 《安徽医学》2011,32(2):176-178
目的 评价经皮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130 例共165条肢体腔内激光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主要手术方式:①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②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③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结果 6 例(3.6%) 局部复发经再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溃疡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顺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引起溃疡的病因,继而对34例(35条)下肢静脉溃疡采用静脉腔内激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术进行治疗,左髂总静脉球扩4例,溃疡处植皮2例。结果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消失,溃疡6~45 d愈合。随访28例,时间4~56个月,1例复发。结论消除下肢浅静脉的淤积和反流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关键。静脉腔内治疗不仅可有效消除浅静脉曲张,还可运用合适的方法闭合交通支静脉,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静脉造影或彩色B超检查结果,时97例CVI患者(111条患肢)应用英国Diomed激光治疗仪行EVLT或EVLT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原曲张静脉均消失,未见反复;皮肤色素沉着减退或消失;渍疡均痊愈。[结论]EVLT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且无疤痕或很少小疤痕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9月~2008年2月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患肢均行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合并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肢体,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条肢体,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6条肢体,合并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条肢体,合并Cocket综合征2条肢体,合并淋巴瘤2例。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凝术联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多普勒超声或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显示下肢深静脉通畅,血液回流良好及无血液倒流或血液倒流属Ⅰ,Ⅱ级的病例。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后以电凝方法烧灼大隐静脉和小腿曲张静脉内膜,闭合静脉腔,术后48h以自制中药软膏外敷患肢7d。应用该方法对临床78例患者、96条下肢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7年的临床跟踪观察,仅2条下肢复发,但较轻,无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余均未见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治愈率达98%.结论电凝术联合中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创伤小、不影响美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EVLT)+muller术治疗C3~6级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术前准确标记曲张静脉,精细操控导丝,驱血后高位结扎大隐静脉(GSV)近端,抬高患肢和压迫下闭合曲张GSV主干,精心设计muller切口的部位和间距.结果 95列(146个肢体)手术顺利,其中2次导丝经小腿交通支进入深静脉,1条下肢muller切口渗血,8条GSV主干血栓性静脉炎,7条下肢隐神经热损伤,1条下肢GSV行程皮肤热损伤,2条下肢腹股沟区域血肿,2条下肢足背凹陷性水肿,1条下肢muller切口下脂肪液化,1条下肢muller切口线头排异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术后140条肢体曲张浅静脉均消失,4条肢体存在小腿前内侧曲张浅静脉部分残留.结论 规范高位结扎+EVLT+muller术的操作流程,在手术中注意上述操作细节,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