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目的:对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为我国建立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调研数据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等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从主观态度角度来看,护理费用、家属支付能力、保险观念、护理需求和慢性病认知均与长期照护保险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影响显著;(2)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更高。结论:我国应充分考虑长期照护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护理机构多层次发展,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长期护理保险是为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残疾病人以及因病虚弱或残疾后需要护理的人群的巨额经济支出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根据我国人口现状及经济发展前景 ,开办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势在必行。同时 ,也可以提高我国的老年医疗护理质量 ,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将阐述建立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的构想。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 )人口迅速老龄化导致老年人护理需求逐渐扩大步入21世纪 ,我国将面临一个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 ,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的时期。1998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2亿 ,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测算及保障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加剧,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而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免费护理供给渐见困乏,亟需国家调配资源,建立永续经营的长期护理融资体制,以减轻护理需求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趋势,并根据我国老年人口特征及参照美国、德国、日本的护理服务使用标准,测算出未来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数量、总费用开支等指标,并提出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社会目前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老龄化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对老年人的护理,建立一个高效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美国在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方面已发展较为成熟,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在总结其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启示。政府参与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对该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应在了解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保障体系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自2016年开始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各试点地区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有3种发展模式:政府管理、民营机构参与经办模式,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模式,商业保险模式。本文选取了3种模式的代表性地区青岛市、上海市和北京市海淀区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经验,旨在探索出适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上海市调研数据,以60岁及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基于SERVQUAL模型和有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方法分析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人对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不高,且常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略低于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质量。供给方因素中护理机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对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正向激励作用。需求方因素中老人养老金水平对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激励,而老人的失能程度对服务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与男性老人相比,女性老人对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显著更高。研究结果为精确地评估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长期护理服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长期护理服务问题的社会化。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途径之一。通过对安徽、江苏两省青年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意愿调查的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地区变量不显著,而担心老年无人照料、不了解该制度、担心老年生病、担心将来经济不宽裕和教育程度5个变量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人口因素,提出降低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的建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regres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代表性的人口指标包括参保人数、城镇化率、老年抚养和退休在职比,其中参保人数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重复参保等现象,政府需统一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加强老年长期护理,为延迟退休政策提供立法保障,居民需增强预防保健意识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方法:构建截面固定效应模型,运用2009—2015年我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老年人口抚养比和门诊人均费用。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职保)人群来说,城职保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群来说,收入影响更为突出。受教育水平对商业健康保险消费需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湖北省荆门市长期护理保险60岁以上受益人支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运行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分析荆门市长期护理保险60岁以上受益人长期护理服务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参保天数、失能评分、医保类型、长期护理服务类型、重选长期护理服务类型、亲属照顾情况、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或肿瘤是长期护理支出的影响因素,60岁以上受益人长期护理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城市和乡镇存在差异。结论:城乡长期护理支出存在差异,应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推进城乡护理资源均等化,健全重度失能老人护理保障网络。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溢出的内在逻辑,构建了影响长期照护需求溢出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然后依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数据,运用多项有序Logit回归对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全体居民来看,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政府在老年人生活帮助中的责任与长期照护外溢成正相关,身体健康状况、子女数、个人地位和家庭经济状况与长期照护需求外溢程度呈负相关。然而,城乡居民的照护需求外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居民长期照护需求外溢的程度要比农村居民高,影响农村居民照护需求外溢的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城市居民照护需求外溢的主要是养老保险和政府在老年人生活帮助中的责任。因此,要弘扬传统的孝文化,重视家庭的作用;理性定位政府责任边界,优先建立补缺型的照护津贴制度;统筹城乡照护服务发展,补齐农村照护短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尚未建立全国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的长期照料费用主要由家庭承担,老年人拥有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是否影响其长期照料服务利用尚不清楚。利用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构建两部模型,分析医疗与养老保险对我国城乡高龄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高龄老人的长期照料支出显著高于农村高龄老人。公费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养老保险对高龄老人长期照料支出有显著影响,且存在城乡差异。城镇高龄老人享有的医疗和养老保险既影响长期照料支出发生与否,又影响长期照料支出的多寡;农村高龄老人享有的医疗和养老保险仅对其是否发生长期照料支出有影响,对支出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通过加大医疗和养老保障强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高龄老人家庭长期照料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Simulation techniqu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profile of the elderly from 1990 to 203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ture demand for long-term care services is likely to be greater than many realize.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elderly who are 85 years of age and older, who have health limitations, or who live alone are likely to outpace the general increase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lthough there will be a very large group of elderly at risk, their economic status will be better than that of today's elderly population. The percentage of elderly who can afford insurance premiums for broad long-term care coverage will increase in the future, but most older Americans probably will not be able to afford insurance. Although policies that reduce the cost and encourage the purchase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could help to expand coverage, a large long-term care financing gap is likely to remain for the future elderly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与分析青岛市社区虚拟养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6个主城区的12所社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前老年人对社区虚拟养老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服务、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文...  相似文献   

15.
欧阳霞  詹春霞  梁伟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43-174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某三甲医院门诊60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常就诊的医院以三级医院为主,占85.44%,对卫生服务需求表示不需要的占41.99%;卫生资源配置、医疗保健制度、社会经济状况等是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大卫生服务宣传力度,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建立有效的慢性病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65岁以上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现状及其需求未满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失能老人代际照顾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分析1 908名失能老人代际照顾需求满足状况,再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代际照顾需求未满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49.6%的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需求未完全满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老人的年龄、居住地、失能程度、居住方式、子女个数、生活来源是否够用、代际经济支持、照顾者类别、照顾时间、照顾表现是影响失能老人代际照顾需求满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问题亟需受到关注,应根据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水平,满足代际照顾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有序多分类logistic、二分类Logistic回归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较差(P0.001),城镇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优于农村老年人(P0.01),子女和配偶支持水平、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1);西部地区、患慢性病以及未参保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低于中东部、未患慢性病以及参保老年人(P0.01);农村地区、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卫生支出占比较城镇地区和未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高(P0.01),患慢性病、和配偶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卫生支出占比较未患慢性病以及分居、离异、丧偶或未婚的老年人高(P0.01)。结论:我国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较低,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大,支付意愿不够强烈,应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尊严问题,探索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新模式,完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法国是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法国医养结合发展实践包括以居家为主的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和全覆盖而有差别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分级评估为支撑,构建长期照护体系,私营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发展迅速,注重老年专科研究和护理人才专业培训。通过学习和借鉴法国的先进经验,建议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应多种模式并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养结合需求,整合医疗保险体系,创新供给方式,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老年专科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