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临床分布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控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某医院微生物室分离的CRAB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就其临床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47株鲍曼不动杆菌(AB)中CRAB检出率为39.7%,院内感染的CRAB占感染总数的73.4%;CRAB多见于老年患者,标本主要来自痰液和分泌物,分别占78.0%和16.3%;其科室分布主要是综合ICU、含专科ICU的急诊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19.5%、15.2%、12.6%和12.4%;3年药敏结果统计显示,CRAB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及头孢替坦耐药率均为100.0%,C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CSAB(P均<0.05)。结论 CRAB检出率较高,感染主要来自院内,分布相对集中,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及高危人群CRAB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骨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骨科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设为病例组,按照 1〖KG-*8〗∶〖KG-*2〗1配对方式选取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别为急诊手术、入住ICU、围术期使用呼吸机、手术持续时间、吸烟史、基础疾病、低蛋白血症、术后卧床时间、全身麻醉、NNIS分级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OR=7.854,P=0.039)、术后卧床时间≥14 d(OR=12.123,P=0.004)和NNIS分级≥2(OR=6.893,P=0.010)为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低蛋白血症、NNIS分级≥2、术后卧床时间≥14 d的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烧伤科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烧伤科患者送检标本检测与分析。结果 从该医院烧伤科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53株,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占37.91%。CRKP在不同烧伤面积、不同年龄、有混合感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呋喃妥因、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 该医院烧伤科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需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基层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学特点及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298名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中共有82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是6.32%;分离培养出10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比例最高,共检出64株,占总菌株数的62.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70岁、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意识昏迷、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等是导致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基层医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是引起其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重症医学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和耐药现状。方法 以2014年1月-2017年10月90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30例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一般资料、抗菌药物应用和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时间、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61,7.085,95%CI均>1.0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33.6%,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达100%。结论 住院时间、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为该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根据药敏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骨科患者尿路感染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的耐药性及其导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医院收治的尿液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患者尿路感染CREco的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从该医院住院尿路感染送检标本中检出CREco菌株48例。CREco菌株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类敏感株(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入住ICU>1周、留置导尿时间>14 d、近1个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住院时间>30 d等因素构成骨科患者CREco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科患者尿路感染CREco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CREco所致尿路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FRMS、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关于CRKP血流感染患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各个危险因素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9篇,总样本量为2 015例,7篇病例对照研究,2篇队列研究,NOS评分为6~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ICU入住史、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机械通气、透析、留置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过去90 d使用抗菌药物,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ICU入住史、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机械通气、透析、留置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过去90 d使用抗菌药物是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CRKP的高危人群,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降低CRKP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携带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前瞻性观察的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2月入住某三级院NICU≥24 h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住ICU 48 h内采集标本1次,然后进行CRAB主动筛查,每周1次,直至第4周,得出CRAB定植率,结合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CRAB定植/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该医院NICU患者CRAB定植率总平均为25.00%。患者的咽部、腋窝、腹股沟和直肠CRAB定植率依次分别为23.33%、13.89%、8.33%和5.00%。多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2分、急诊入科、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NICU患者CRAB定植或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ICU患者CRAB定植率较高,以主动筛查可有助于防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17-2018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ICU患者738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入住ICU 48 h后感染CRAB患者,对照组为入住ICU 48 h后无CRAB感染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38例患者中,62例患者发生CRAB感染,感染率为8.40%。CRAB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占54.84%;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33.87%)、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84%)、菌血症(1.6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61%)、泌尿道感染(1.61%)和器官腔隙感染(1.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患者发生C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GCS<8分、白蛋白含量<25 g/L、机械通气>7 d、CRAB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种数两联及以上。结论 CRAB是ICU内检出率很高的条件致病菌,早期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ICU内CRAB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流性特征及耐药性分布。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0—2021年某院所有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诊断资料,分析CRO的流性特征及耐药性分布。结果 2年间共分离出CRO 2 153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1 060株,占49.2%;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共786株,占36.5%;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共307株,占14.3%。检出CRO的标本来源主要集中于痰标本,大部分来源于老年医学中心。CRAB和CRPA在男性、女性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61岁以上年龄组占比最高。CRE对头孢呋辛钠等耐药性较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CRAB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CRPA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CRO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在2年间有轻微下降,CRE和CRAB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专科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目标监测,对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期间某儿童医院脑外科282例手术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282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为9.93%;医院感染2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0.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34.48%),其次是手术部位感染(31.03%)和下呼吸道(24.14%)。共监测脑外科手术310台,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90%。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接受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是否植入OMMAYAR囊、术中是否使用显微镜、术中输血史、术中留置导尿、术前预防性用药种类、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共9项因素;其中术中留置导尿、术后抗生素使用>7 d和住院天数是主要危险因素(OR=3.53、3.40、1.02,P<0.05)。结论 为防控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重点要关注术中导尿管留置、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等重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医院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其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146例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敏结果将患者分为CRKP组和CSKP组,比较两组患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CRKP菌株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患者中CRKP菌株42例和CSKP菌株104例。CRKP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CSKP(P<0.05)。近3个月使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多发伤、入住ICU、留置至少一种插管、近3个月使用碳青霉烯类、近3个月使用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住院时间>30 d是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科患者CRKP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CRKP菌株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某院综合监护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疾病转归情况。方法 选取2018—2020年在该院综合监护病房内发生XDRAB感染患者62例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2例为对照组,利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组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疾病转归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感染占75.8%,其次为血液系统感染,占11.3%。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ICU>7 d、机械通气>4 d和抗菌药物使用>14 d是ICU患者感染XDRA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XDRAB感染组医疗费用比未感染组多158 436.5元(P<0.01)。感染组患者死亡率(17.74%)明显高于未感染组(1.61%)(P<0.01)。结论 ICU XDRAB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住ICU>7 d、机械通气>4 d和抗菌药物使用>14 d是ICU患者发生XDRAB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该医院神经外科2014-2016年共收治住院患者6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564例,感染率为8.95%。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器官腔隙和泌尿道感染,分别占50.56%、30.34%和9.79%。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居前3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42.35%、33.33%和7.44%。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长、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天数是构成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导致神经外科患者发生感染有多种危险因素,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儿科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了解某妇儿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 结果 从住院患儿送检标本中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共881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占25.0%,主要分离自痰液和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还检出耐碳青霉烯菌株14株。 结论 该妇儿医院儿科患者感染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多重耐药菌株的比例较高,同时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菌株,应注意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调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分析该菌株临床耐药性。方法 分别收集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各20株,检测40种β-内酰胺类酶基因携带情况;对blaKPC型β-内酰胺酶基因与插入序列(ISKpn 6) 进行连锁检测。结果 两所医院菌株药敏结果相同,但β-内酰胺类酶基因检出率存在差异。CRKP临床分离菌株均检出blaTEM与blaKPC β-内酰胺酶基因,blaKPC-ISKpn6连锁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此外其中1所医院还检出blaCTX-M-1群、blaLAP、blaDHA群、blaOXA-1群基因。结论 CRKP临床分离株携带的β-内酰胺类酶基因以blaTEM和blaKPC基因型为主,不同医院存在差异。提示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临床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携带不同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分型特征。方法采用药敏试验和Rep-PCR技术,对临床分离不动杆菌进行耐药分型检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检出16株携带blaOXA-72基因与16株携带blaOXA-23-like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相似、基因分型一致。该1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携带blaNDM-1基因的不动杆菌。8株携带blaNDM-1基因的不动杆菌分为5个Rep-PCR型,且与携带blaOXA-72或blaOXA-23-like基因的不动杆菌基因分型差异较大。Rep-PCR与MLST分型的结果相符。结论产OXA类与NDM类不动杆菌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分型的差异较大。具有相同耐药机制不动杆菌在不同医院的克隆传播可能是我国碳青霉烯类耐药不动杆菌广泛播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暴露是否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方法 以2019年1—12月某医院全年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作为病例组,在同时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中依据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分层抽样选择同样数量的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病例组207例病例中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感染诊断前用药92例;对照组207例病例中83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1%。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医院感染诊断前抗菌药物暴露无相关性(P=0.371)。病例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相关性(P<0.001),暴露比值比OR=3.6,95%CI 2.1~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暴露比值比OR=2.3。用药时间趋势χ2分析显示,χ2=14.39,P=0.000 1。结论 医院感染诊断前单一抗菌药物暴露不会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为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联合用药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的CRAB菌株数据,描述其临床分布,并用WHONET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 182株非重复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CRAB 514株,其中CRAB感染菌株367株;2014-2016年CRAB感染检出率逐年上升;CRAB标本多来源为痰液,占61.31%;CRAB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占47.1%;CRAB感染菌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胸外科、急诊科、普外科胃肠和呼吸科,占59.67%;3年间CRAB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CRAB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和胸外科等科室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CRAB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采取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可降低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控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医院收治的留置导尿管患者315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315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发生感染92例,感染率为29.21%。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9%。年龄、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基础疾病、意识状况是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尽量减少非必要的插管操作,缩短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严格熟练执行插管操作从而避免机械性损伤,加强尿道口及导管的消毒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