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男护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及有利因素,帮助男护生明确价值观及职业规划,同时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对在校男护生及附属医院男护士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论:男护在临床工作,护理教育,就业前景及护理管理中均有优势,尤其在就业前景、临床工作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男护生对男护就业前景的预期,为我校及护理行业男护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结果:男护生有强于女护生的就业优势;职业态度不稳定但在临床上有强于女生的发展潜力;团队合作意识强职业压力大,专业思想不太稳定专业能力需要提高。结论:男护生认为自己有优于女护生的就业优势但是男护生对长期就业前景看法不乐观;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男护生好就业但是就好业难。  相似文献   

3.
刘梦清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108-10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男护生产生职业困惑的原因及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从而增强男护生的职业信心,提高其职业稳定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9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专业认知度、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就业前景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绝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的意愿,选择的主要原因是录取率和就业率高;只有33.3%的男护生准备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认为影响职业生涯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仅31.9%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学习满意。结论针对性地对男护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其增强学习护理专业的信心。充分发挥男护士的岗位优势,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扩大男护生生源,提高其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男护生是活跃于临床护理一线的重要而特殊的群体,随着护理学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行业的地位得到较大提升,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男护生鲜明的性别优势逐渐使其成为一些临床科室的紧缺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男护生也面临一定就业压力。以淮南卫生学校2015—2017届五年制高职男护生为调查对象,从就业结构、就业层次、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男护生就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男护生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神经外科实习的男护生46人进行调查,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护生不喜欢选择护理事业的占50.0%;男护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占47.8%.结论: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正确引导男护生转变思想观念,同时积极改进带教方法,提高男护生对护理的兴趣,完善实习基础措施,对护理专业前景充满信心,从而减少毕业后男护生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的意愿并分析原因,为男护生临床带教安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79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4.8%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的自身优势愿意接受男护生带教。8.9%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消极的职业态度拒绝接受男护生带教。6.3%的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持无所谓态度。结论: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受男护生自身优势及职业态度的影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优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年资老师更适合男护生带教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培训中,应加强男护生带教的针对性培训,以期更好的完成男护生临床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带教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洋  李春梅  王玉洁 《吉林医学》2006,27(10):1269-1270
目的:探讨男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寻求对策。方法:对2005年9月~2006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10名男护生及10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男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结论:因材施教,帮助男护生减轻心理压力,正确引导男护生实现角色转换成为合格的护士,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男护士需求与护理本科男生就业取向,为医院及医学院校男护士招收、培养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5月-2014年1月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5家实习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绵阳四〇四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遂宁市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及实习男护生共325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及访谈方式进行调查,一方面调查不同人群对男护士的需求及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另一方面调查男护生的就业去向及影响他们就业取向的因素。结果82%的医生、92%的护士、76%的患者、73%的患者家属认为医院护理工作非常需要和需要男护士加入,且男护士在工作中占有较多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受到传统观念、社会舆论、工作性质及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男护生就业取向受到影响,毕业后不愿选择当护士或从事护理工作。结论男护士在护理行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男护士的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的意愿并分析原因,为男护生临床带教安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79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4.8%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的自身优势愿意接受男护生带教。8.9%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消极的职业态度拒绝接受男护生带教。6.3%的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持无所谓态度。结论: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受男护生自身优势及职业态度的影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优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年资老师更适合男护生带教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培训中,应加强男护生带教的针对性培训,以期更好的完成男护生临床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临床实习男护士的主观认识,为如何让男护在临床工作中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依据,同时为实习男护生提供就业前指导。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3家医院3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46.7%的患者认为护理专业男护实习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男护生持乐观态度的患者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及以上的占72%,年龄在60岁以下的占90.6%,其中女性占54.3%;12.8%被调查患者不看好男护实习生;34%对男护实习生持无所谓态度;几乎每位调查者都接受过男护实习生的护理,其中经常接受180例。结论社会对男护生的认知度尚有不足,男护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不被认可的现象,男护实习生的相关技能不熟练也影响了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97-498
目的:考察不同生源地男护生压力及压力源的现状。方法:采用访谈结合量表的方法对177名在校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生源地男护生压力水平存在差异,压力源也不同。结论:应根据生源地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并在招生及就业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别调查男护生和女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择业观念及其心理,利于针对性进行教育引导。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32名男护生及102名女护生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男女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动机是就业.大多数护生认为男护生比女护生更具发展潜力.但男护生担心今后遇到来自社会偏见的压力,有放弃护理专业的可能,而女护生绝大多数有从事并长期从事护理专业的意向。结论:稳定男护士队伍,尽力排除传统观念障碍,加强女护士队伍教育,纠正对男护生的偏见,改革护理队伍,融合男性女性智慧,进一步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男护生就业思想与社会认同度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让男护士了解当今社会对其认同程度,做出理性分析,同时为高校培养合格的男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三峡大学医学院63名本科男护生进行就业思想情况的调查,对157名社会人员进行对男护士认同度的调查。结果56.36%的男护生认为男护士在医院可有可无,12.73%的男护生认为医院不需要男护士,而男护生选择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仅10.91%,但社会人员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有68.15%;关于男护士的压力来源,70.70%的社会大众认为来自传统观念;27.27%的男护生认为主要来自于就业待遇低,其次是护士地位低、无职业成就感和传统观念。结论社会对男护士认同度良好,需求度较大,但男护生对自身专业认同度低,建议医学院校结合医院的实际需求注重男护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男护生职业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医院在接受男护士时应根据其优势用人所长;社会应关注并接受男护士,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4.
翟旭杰  姚嵩梅  裴艳玲 《吉林医学》2011,32(14):2941-294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男护生在乳腺科实习角色适应的影响,以提高男护生在乳腺科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在临床实习的效果。方法:在乳腺科临床实习的52例男护生,利用心理学知识与其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男护生在乳腺科实习的效率,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结论:通过对男护生心理干预改善了男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生在心理与精神护理教学前后的认知及就业意愿.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别在教学前后对129名护生的精神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教学前后护生认知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就业意愿,无论教学前后,愿意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生,均以竞争力小,有生存、就业优势为首要原因.而不愿意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原因中,则分别以没有自知力、特殊群体难沟通和职业恐惧、风险、压力为首.结论 教学后,护生对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方面的认知有明显的改观,但在能否像接纳正常人一样接纳精神病患者方面,仍持否定态度.目前社会环境如就业压力及精神健康需求对护生的就业意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生的基层护理就业意向,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护生基层护理就业意向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高校护生基层就业意向调查表对120名护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11.5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基层护理就业意向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护生愿意从事和不愿意从事基层护理的原因。结果:55%的护生愿意从事基层护理;不同生长环境的护生的就业意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7,P=0.911);基层护理工作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是护生愿意就业的主要因素,工资福利差为护生不愿意从事基层护理工作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生的基层护理就业意向率相对较高,传统的就业观念正逐渐发生改变;基层护理就业意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护生就业心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了解护生的就业心态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帮助护生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心态,并为做好护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抽取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1 190名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对于是否已做好就业准备的问题,回答是的护生占37.9%,回答否的护生占40.4%;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的护生占59.8%;已实习与未实习护生在对所学护理专业满意度、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心态、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培训程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心态。  相似文献   

18.
男护生临床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强晓玉  孙健  裴云霞 《吉林医学》2006,27(8):964-965
目的:调查男护生实习情况,发现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无记名调查来我院实习的男护生48名。结果:发出问卷48份,回收48份,回收率100%,反映出我院实习男护生在动手实践、值夜班,从事护理专业的专业思想及临床带教老师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结论:男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女护生没有遇到的问题,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必须在上述几方面积极进行改进,才能保证把护生培养成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我院80名本科在校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护生的职业角色认同状况,为男护生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80名在校男护生的职业角色认同进行调查。结果在校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的意愿,在校男护生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来自父母的占73.75%,来自自己的占26.25%。只有43.75%的男护生准备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偏见、传统观念、收入和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结论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本科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培养策略,提高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感,巩固专业思想,使男护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20.
黄军玲 《吉林医学》2010,(34):6404-640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方法,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护理部采取做好护生来院前的准备工作、狠抓护生岗前培训考核、全程规范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等一系列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措施,以护生实习考核成绩及就业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在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生实习考核、面试成绩明显提高,自信心增强,就业率达到100%。结论:改进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