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选择1997-06/2002-08解放军第三○五医院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6例,年龄60~82岁。根据靶器官损害程度将患者分为2组:无靶器官损害组138例(高血压I期)和靶器官损害组178例(高血压Ⅱ~Ⅲ期)。另选本院正常健康体检者130人为对照组,年龄60~78岁。纳入对象对检查项目知情同意。②应用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监测纳入对象24h动态血压,按Parati等方法,以24h动态血压监测到的血压标准差为长时血压变异指标,包括24h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6例及健康者1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无靶器官损害组与有靶器官损害组组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差异不明显(P>0.05);有靶器官损害组日间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参数普遍高于无靶器官损害组(P<0.05~0.01)。结论日间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参数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选择1997-06/2002-08解放军第三○五医院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6例,年龄60~82岁.根据靶器官损害程度将患者分为2组:无靶器官损害组138例(高血压Ⅰ期)和靶器官损害组178例(高血压Ⅱ~Ⅲ期).另选本院正常健康体检者130人为对照组,年龄60~78岁.纳入对象对检查项目知情同意.②应用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监测纳入对象24 h动态血压,按Parati等方法,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到的血压标准差为长时血压变异指标,包括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6例及健康者1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无靶器官损害组与有靶器官损害组组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差异不明显(P>0.05);有靶器官损害组日间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参数普遍高于无靶器官损害组(P<0.05~0.01).结论日间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参数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58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晨起(A组)和傍晚(B组)服药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8周时随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A、B两组的诊室血压、动态24h平均血压、晨峰血压值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组间P均>0.05.(2)A、B两组夜间血压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B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更大.(3)治疗后均可有效提高A、B两组全天24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达标率;B组提高夜间平均SBP达标率明显优于A组(66.7% vs.32.1%,P<0.05).(4)治疗后A、B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改善(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率分别为25%和50%,B组显著优于A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SBP昼夜差值百分比均有所增加,B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晨起或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晨峰血压和白昼血压.傍晚服用能更好地纠正夜间高血压、显著纠正异常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 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A组(60~69岁,n=77)、B组(70~79岁,n=109)和C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 结果A组、B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A组(74.85±11.11)mmHg,B组(71.88±10.52) mmHg]均高于C组[(68.80±9.06) mmHg] (1 mmHg=0.133 kPa)(F=9.95,P<0.05);A组、B组、C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 hDBP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随增龄变化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血压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成一般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龄老年组的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一般老年组,日间、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明显低于一般老年组,高龄老年组的脉压明显高于一般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老年组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反杓形+非杓形)占92.4%,一般老年组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反杓形+非杓形)占93.3%,两组夜间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护理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将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异常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24 h平均脉压差、白昼平均脉压差、夜间平均脉压差、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血压变异性呈显著正相关,临床上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进一步关注血脂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东方  戢运云 《新医学》2015,(2):115-118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将89例RH患者根据OSA的有无及程度分为非OSA组、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组,比较3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包括血压负荷、血压波动曲线、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和血压变异。结果中重度OSA组患者血压负荷明显高于其他2组,3组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随OSA程度加重逐渐升高。3组患者日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OSA程度加重,非杓形曲线发生率、夜间血压变异逐渐增加,而杓形曲线发生率逐渐减少。结论 OSA的存在和加重会使RH患者日间舒张压、夜间血压水平升高并增加夜间血压波动,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血压节律异常的关系.方法 入选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动态血压监测、以及颈动脉超声资料.根据颈动脉是否狭窄将其分为颈动脉无狭窄组(n=35)和狭窄组(n=55).比较两组之间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舒张压(nDBP)、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以及血压节律曲线.结果 颈动脉狭窄和无狭窄组之间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服用药物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狭窄组脑卒中发生率更高(P=0.046).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但颈动脉狭窄组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非杓型节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颈动脉狭窄组反杓型节律更多(P=0.032).结论 夜间收缩压升高,即反杓型血压节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狭窄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分析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70例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组)和4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B组)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24h、7:00-22:00(白昼)、22:00-次日7:00(夜间)的平均收缩压标准差(SSD)、平均舒张压标准差(DSD)。结果:A组在24h、白昼和夜间SSD、DSD的平均标准差均高于B组(P〈0.05,0.01)。结论: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24h、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性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CGA)结果或冠脉CT成像(CTA)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n=80,观察组),单纯性高血压组(n=80,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h平均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夜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其动态血压波动比较大,且血压变异性相对增大,加强其血压动态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监测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组和老年正常血压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值的比较,探讨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生产的TM2421型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在我院疗养的老干部140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老年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24h平均压及脉压、24h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均明显高于老年正常血压组。其中白大衣高血压占8.1%。结论 老年高血压组的血压昼夜波动节律较老年正常组缩小、杓底变浅甚至消失,ABPM对诊断WCH、评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评价降压药物的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抑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对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及动态血压的测定,高血压合并抑郁组28例,高血压不伴抑郁组(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高血压合并抑郁组全天平均收缩压(24hASBP)、全天平均舒张压(24hA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高于对照组,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7.22%vs.35.55%,P<0.05)。结论抑郁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规律变化规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12例老年(≥60岁)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血压昼夜节律性结果分为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参数、血压负荷、血压变异率的差异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结果: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收缩压、收缩血压负荷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压变异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靶器官损害与收缩压、收缩血压负荷相关,与血压变异率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昼夜节律异常者多伴随收缩压、收缩压血压负荷增高,与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状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4例,分为研究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共53例)与对照组(未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共71例),比较两组的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结果研究组昼间收缩压、昼间脉压和24 h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显著低于对照组,24 h舒张压变异性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病人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与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的血压变异性,探讨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人血压变异性的特点。方法对53例高血压病人和50例血压正常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测得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无论是高血压组还是正常对照组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均值一致白天增高,夜间下降,而且收缩压变异性大于舒张压变异。但高血压组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两者血压变异性的昼夜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6.
张新荣 《新医学》2008,39(1):33-34,4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方法:对2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成LVH组和非LVH组2组,分析比较24小时、日间、夜间的血压、血压负荷及其变异性与LVH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LVH组24小时、日间、夜间的收缩压,收缩压负荷及其变异性均显著高于非LVH组(P<0.01);高血压患者LVMI与24小时、日间、夜间的收缩压,收缩压负荷及其变异性呈正相关(P<0.01),与夜间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最强.结论:24小时收缩压负荷及其变异性增大是高血压LVH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伴LVH者夜间的收缩压负荷及其变异性均高于不伴LVH者,可见仅仅控制血压还不足以保护心脏,还应该重视降低24小时收缩压、尤其是夜间收缩压负荷及其变异性,从而降低LV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对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高低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血压变异性小于B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血清胱抑素C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比较患者血压变异性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肌酐、尿素氮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血清胱抑素C含量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早期肾脏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所有患者血生化指标及动态血压水平。将入选患者按血浆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n=56)和高Hcy组(n=54),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生化、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比较。将入选患者按照血压不同昼夜节律分为非杓型组(n=45)、杓型组(n=40)、极度杓型组(n=10)、反杓型组(n=15),对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浆Hcy、血生化进行比较。对患者血浆Hcy与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Hcy组男性比例较正常Hcy组高(P0.001);高Hcy组患者白昼、夜间、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较正常Hcy组高(P0.05);高Hcy组高密度脂蛋白较正常Hcy组低(P=0.036),高Hcy组血肌酐水平较正常Hcy组高(P=0.001)。反杓型组患者血浆Hcy较其他3组高(P=0.001)。患者血浆Hcy与白昼、夜间、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线性相关(P0.05);血浆Hcy与血压变异、变异系数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血浆Hcy水平可能与高血压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有关,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积极降低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压昼夜节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血Hcy水平分为非H型高血压组63例,H型高血压组70例,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水平、24 h动态血压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结果 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的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H型高血压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均明显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Hcy水平升高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陈效畅  邝健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50-125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杓型与非杓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杓型组52例,非杓型组60例,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组。对3组的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差异均高于对照组,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24h—SBP、24h—DBP、d—SBP、d—DBP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明显。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24h—SSD、24h—DSD、d—DSD差异有显著意义,非杓型组低于杓型组。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均值水平应同时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