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地塞米松5 mg加利多卡因40 mg局部封闭;对照组30例,给予25%硫酸镁湿敷。分别于给药后1 h、4 h进行疼痛评估,12 h、24 h进行水肿消退评价。[结果]实验组止痛效果与消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在疼痛缓解及水肿消退上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强刺激性药物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输液外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654-2加50%硫酸镁局部交替湿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结果:治疗48 h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54-2加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新生儿输液引起的强刺激性药物外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44例刺激性药物输液外渗冷敷治疗效果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刺激性药物输液外渗用50%硫酸镁冷、热湿敷的效果。方法将44例刺激性药物输液外渗者随机分为冷、热湿敷处理2组并进行对照比较效果。结果冷敷治疗在减轻渗漏局部疼痛,控制组织肿胀、坏死方面明显优于热敷治疗。结论刺激性药物外渗采用硫酸镁冷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液湿敷对小儿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5例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采用75%酒精、地塞米松和654-2联合或交替湿敷,对照组仅给予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敷起效时间和恢复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75%酒精、地塞米松和654-2联合或交替湿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50%硫酸镁与冰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10mg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输液外渗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外渗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实验组予冰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10mg湿敷;对照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病人使用药物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10mg湿敷输液外渗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按压法加酚妥拉明外敷与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效果比较。方法将输液外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局部按压后外敷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新生儿液体外渗早期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局部按压法加酚妥拉明外敷治疗新生儿液体外渗,其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陆刘冰 《全科护理》2013,11(19):1782-1783
[目的]观察神灯联合硫酸镁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神灯照射加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灯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优于单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与50%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对治疗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120例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至皮下组织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50%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治疗,观察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结果马铃薯外敷组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最短,温水热敷组时间最长,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损伤具有独特疗效,且取材方便、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
脉炎消酊用于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脉炎消酊用于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脉炎消酊湿敷,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外渗后及时使用脉炎消酊湿敷可有效减轻和避免局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花醇加654-2温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致肿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渗漏致肿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654-2加红花醇液局部温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温湿敷,2组均2次/d,上、下午各敷1次,每次1~2h,连续治疗至肿痛消失;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红花醇加654-2温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致肿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透明质酸酶制剂治疗外周输液渗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制剂治疗外周输液渗漏的疗效。方法分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 ,临床随机选择住院病人中因静脉注射发生药物外渗的病人 ,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3例用 10 %硫酸镁湿敷 ,观察组用透明质酸酶乳膏剂涂擦。结果透明质酸酶制剂对注射外渗所致的肿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消肿时间明显少于临床常用的硫酸镁湿敷法 ,P <0 .0 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透明质酸酶制剂治疗药物静脉外渗所致肿胀具有良好效果 ,明显优于临床常用的 10 %硫酸镁湿敷法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0%氯化钠冰溶液湿敷对患儿强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外渗肿胀的效果。方法将18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实验组给予在4℃冰箱中提前预冷的10%氯化钠溶液湿敷,对照组则采用临床常规的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实验组湿敷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2.2%,2组湿敷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氯化钠冰溶液湿敷减轻小儿输液外渗肿胀的效果显著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对肿瘤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上肢浅静脉化疗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在距离肿胀1cm处局部环形封闭,然后用50%硫酸镁湿敷。实验组封闭方法同对照组,然后用南天仙子湿敷药物渗漏部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3,5d后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南天仙子湿敷化疗药物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外敷及其它方法治疗液体外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与50%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对治疗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120例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至皮下组织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50%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治疗,观察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结果:马铃薯外敷组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最短,温水热敷组时间最长,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损伤具有独特疗效,且取材方便、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5.
李香云  王飞 《护理研究》2011,25(32):2950
[目的]观察海藻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选取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的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海藻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97例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72 h内对2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8.1%和84.4%,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对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80例化疗药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局部封闭加50%硫酸镁湿冷或热敷。实验组采用自行配置的混合液:25%硫酸镁10 ml、50%葡萄糖20 ml、维生素B121 000μg混合均匀湿敷,2 d后评定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是否完全消失,皮肤有无变软,皮肤颜色是否恢复正常。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愈,皮肤变软,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未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结论:用自行配置的混合液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生姜外敷治疗输液引起的液体外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姜外敷治疗输液引起液体外渗是否优于湿热敷。方法选择输液引起液体外渗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用生姜洗净切片加适量糖捣烂调均后装在单层的纱布袋内,根据肿胀的范围敷上;对照组用温热水湿敷。结果观察组用生姜外敷治疗液体外渗优于湿热敷。结论生姜外敷治疗液体外渗能加速局部水肿的消退,减轻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可使疼痛减轻,提高静脉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张丽红 《护理研究》2011,25(21):1902
静脉输液时,若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给病人造成痛苦。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护士往往告知病人几小时后热敷或用25%硫酸镁湿敷,但效果不佳,临床工作中发现一种更好的方法,现介绍如下。发现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用康惠尔透明  相似文献   

20.
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目的观察在强调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654-2加硫酸镁及葡萄糖湿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在强调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654-2加硫酸镁及葡萄糖湿敷。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治疗。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共290例次,占85.3%;实验组发生静脉炎共74例次,占19.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在强调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654-2加硫酸镁及葡萄糖湿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