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3-10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肝硬化住院患者200例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体格测量、生化检验、营养风险筛查,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用SPSS 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不同Child-Push分级患者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分别用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判定营养不良,各指标判定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1.50%、48.50%和44.00%,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为32.00%,贫血发生率为56.5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50%,以上评价指标在不同Child-Push分级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随着肝脏储备功能下降,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相应增加。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综合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并尽早给予适当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在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140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将病人分为A、B和C组,比较各组间营养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hild-Pugh分级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的总发生率为42.85%,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40例(28.57%),重度营养不良20例(14.29%).各组间的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转铁蛋白(TF)和清蛋白(ALB)等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BMI和血清TF与病人Child-Pugh分级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AMC、TSF、CHI和血清ALB与病人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4、-0.673、-0.597、-0.814,P<0.05). 结论:肝硬化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SGA可用于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105例,按是否合并CKD分为肝硬化组和肝硬化合并CKD组,记录入院时病人的性别、年龄、肝病病程、肾病基础疾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绝对值、肾功能指标,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握力、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主观整体评估(SGA)法对病人进行营养筛查与评估。结果: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合并CKD组化验指标ALB、HB明显低于正常,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BMI、握力、TSF测量评价病人营养状况时,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合并CK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合并CKD组应用NRS 2002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2.81%和65.8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Child-Pugh B级和C级病人;SGA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8.12%和58.54%,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只在Child-Pugh B级病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并CKD的肝硬化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升高,随着肝硬化疾病的进展,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病人的营养状况。 方法 :对 4 6例MHD病人进行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包括体重、肱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上臂肌围 (AMC)、血清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检测 ,计算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 (IBW % ) ,并作营养评价。 结果 :①MHD病人能量摄入普遍低于 12 5 .4kJ/ (kg·d) ,蛋白质摄入基本达到 1.0g/ (kg·d) ;②不同指标评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IBW 9.13% ,TSF 71.74 % ,AMC 5 8.70 % ,Alb 30 .4 3% ,TF 82 .6 1%。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者仅占 6 .5 2 %。 结论 :综合指标评价结果表明 ,本组病人有 93.4 8%存在不同表现和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MHD病人进行常规的营养评价及合理的营养指导对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病人营养指标评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病人的某些营养参数进行评估 ,为临床医师及早发现和治疗营养不良提供证据。 方法 :对 4 3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直接人体测量和生化参数测定。 结果 :依据SGA ,肝硬化病人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 ,3组间体重指数 (BMI)、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上臂肌围 (AMC)、肌酐身高指数 (CHI)及转铁蛋白 (TRF)均有显著差异。其中TRF和CHI对重度营养不良的识别率高达 90 %~1 0 0 %。 结论 :SGA可用于肝硬化营养状况评价 ,CHI及TRF是评估此类病人营养状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住院矽肺结核病人258例,分别接受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数(TLC)等营养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矽肺结核病人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矽肺结核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5.04%。提示对矽肺结核患者在抗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普外住院患者营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普外100例住院患者进行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24h尿肌酐测定。计算理想体重、肌酐、身高指数百分数。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发现普外住院患者中47%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对各项营养状态测定指标进行了评价,并介绍了具体测量方法和营养不良的分型。  相似文献   

8.
微型营养评定法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 (MNA)在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中的价值 ,测定 2 6 2例恶性肿瘤病人的MNA总分、身高、体重、年龄、体力状况、血液血红蛋白量 (Hb)、红细胞数 (RBC)、血清白蛋白浓度 (Alb)、血清前白蛋白浓度 (PA)。计算实际体重 健康时平时体重比 (UBW % )。根据MNA总分评价病人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组 (MNA总分 <17) ;营养不良危险组 (MNA总分介于 17~ 2 3 5 ) ;营养良好组 (MNA总分≥ 2 4)。结果显示 :MNA总分与UBW %、Alb、PA、BMI值呈显著相关 (r=0 5 0 1~ 0 72 4,P =0 0 0 0 )。MNA与UBW %、BMI、PA、Alb方法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有良好的一致性 ,符合率分别为 82 %、76 %、71%、6 8%。根据MNA方法评价全组病人 ,营养不良者占 31 7% (83 2 6 2例 ) ,营养不良危险者占 2 5 9% (6 8 2 6 2例 ) ,营养良好者占 42 4%(111 2 6 2例 ) ;营养不良与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老年与非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胃癌、肝癌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癌 (P =0 0 0 1)。体力状况越差 (ECOG分级越高 )、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贫血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者。感染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结果提示 ,MNA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营养评价作用。胃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病人间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753例老年住院病人,采用MNA-SF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同时测定传统营养指标进行分析。再根据病人牙齿状况进行分组,并对各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9.39%和39.71%,营养正常率仅为40.90%。三组病人的体重指数(BMI)、上臂围(AMC)、小腿围(CC)、握力和体力活动水平(ADL)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组。义齿组与牙齿正常组病人BMI、CC、AMC、握力、ADL和MNA评分明显高于缺齿组病人(P0.05)。结论: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牙齿状况也将对病人营养状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型营养评定法评价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状况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法调查和分析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营养状态,并比较与其他营养评价方法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MNA法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对496例胃肠道肿瘤拟手术病人,入院24 h内进行营养评价,研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并比较MNA法与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结果:①MNA法:胃肠道肿瘤病人中营养不良者84例(16.94%),营养不良危险者211例(42.54%),营养良好者201例(40.52%).②人体测量: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围(AC)和上臂肌围(AMC)等指标,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3.5%、21.9%、15.1%和15.5%.③实验室检查:ALB、PA和总淋巴细胞计数,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4.9%、25.4%和30.8%.④MNA法与BMI、ALB、AC、TSF、AMC、TLC的相关系数在0.18~0.53(P<0.05),有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 ①应用MNA法评价胃肠道肿瘤病人中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高危状态的发生率高.②MNA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创性、适合于外科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ppetite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in health care and researches in liver cirrhosis. The Simplified Nutritional Appetite Questionnaire (SNAQ), a self-assessment nutritional screening tool, could be used to screen the risk of malnutrition and weight loss. Our objective was to assess the usefulness of SNAQ in appetite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ppetite assessment was applied in the enrolled patients by completing SNAQ. Weight, hemoglobin, albumin, pro-albumin and Child-Pugh class were evaluated and record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NAQ score and these indexes was also evaluated. The most discriminating SNAQ value was calculated, which separated the participant at risk of weight loss.

Results

In participants with SNAQ < 14, the BMI, hemoglobin, albumin and pro-albumi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participants with SNAQ ≥ 1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NAQ and these indexes were also observed (hemoglobin: r = 0.334, p = 0.005; albumin: r = 0.384, p = 0.001; pro-albumin: r = 0.342, p = 0.004; BMI: r = 0.550, p = 0.000). The SNAQ scores reduc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Child-Pugh class. An SNAQ score under 11.5 was the best clinical indicator of elder people at risk of weight loss.

Conclusions

SNAQ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appetite loss and predicting the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he SNAQ tool also can be used by clinicians and nurses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a poor appetite who are at risk of weight los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顽固性腹水的患者,予以腹穿使腹水经过体外浓缩再回输入腹腔。观察体重、腹围、血液生化,利尿剂使用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腹水浓缩回输后,体重、腹围明显下降,利尿剂使用量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胆红素、INR、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出血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及凝血因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出血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肝硬化出血患者出血前第13、7、d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进行动态检测,同时将患者初入院的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PLT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出血患者出血前1 d3、d、7 d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DW、P-LCR、PT则明显升高。PCT、MPV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及凝血功能障碍易合并消化道出血,动态监测其综合测定值有助于作为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的预警,指导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各种血清指标与肝穿组织病理诊断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分析与肝纤维化分期最为密切的血清学指标以及FibroScan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为肝硬化诊断开辟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将对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所导致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的各种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FibroScan检查。结果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的必经过程,慢性肝炎阶段如不积极治疗病情进展出现肝炎,一部分患者甚至进展为原发性肝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结论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是对病情预后以及早期治疗和随访尤为重要的。积极寻求无痛、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各种肝病患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门诊和住院各种肝病患者进行PA及血清总蛋白(TP)进行测定,在组间进行对比的同时与同期50例健康者进行以上指标的比较。结果与健康者比较,所有肝病患者PA均有所下降(P〈0.05),肝癌及肝硬化PA降低率最高。肝癌及肝硬化的TP与健康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TP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A的水平是显示肝功能的重要及敏感指标,对诊断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肝硬化不同级组之间,血清ALT、AST、TBIL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逐渐上升,其水平为C级组〉B级组〉A级组,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显著上升(P〈0.05);ALT、AST、TBIL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20~0.797,P=0.000~0.01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LT、AST、TBIL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晴翼 《中国校医》2014,28(12):890-892
目的探讨临床低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相关活动性患者在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校附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就用药48周前后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改变进行分析观察,在治疗前后对比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LL)与透明质酸(HA)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较好的病毒及生化学答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Liver plays a key-role in the metabolism of nutrients. Therefore, liver failure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malnutrition.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malnutrition stands as a pejorative factor for prognosis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But nutritional assessment is difficult in cirrhotic patients since standard anthropometric and biological indexes are linked with liver dysfunction. We detail here the various causes and mechanisms leading to malnutrition in cirrhosis. We also describe the reliable methods used to assess nutritional state of cirrhotic patients. Finally, we put emphasis on the involvement of nutritional care in cirrhosis and liver dysfunction, describing it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中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36-143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社区强化管理的模式。方法:选择已确诊的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健康教育、量化饮食、量化运动和指导合理用药的手段,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强化管理,观察其中10项指标。结果:3个月的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压、体重、腰围、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以饮食、运动、能量平衡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手段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营养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1月—2010年7月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7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为试验组制定个性营养支持方案,观察比较2组患者症状、生化指标和预后。结果干预治疗后12周,试验组患者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及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胆固醇(Hb、ALT、TBIL、ALB、PA、PT、CHOL)等生化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合理营养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减少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