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中有提前闭经、低雌激素血症现象,低雌激素血症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系统、骨细胞凋亡、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多个水平影响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中有提前闭经、低雌激素血症现象,低雌激素血症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系统、骨细胞凋亡、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多个水平影响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中有提前闭经、低雌激素血症现象,低雌激素血症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系统、骨细胞凋亡、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多个水平影响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中有提前闭经、低雌激素血症现象,低雌激素血症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系统、骨细胞凋亡、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多个水平影响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中有提前闭经、低雌激素血症现象,低雌激素血症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系统、骨细胞凋亡、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多个水平影响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中有提前闭经、低雌激素血症现象,低雌激素血症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系统、骨细胞凋亡、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多个水平影响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中有提前闭经、低雌激素血症现象,低雌激素血症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护骨素系统、骨细胞凋亡、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多个水平影响该类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中甲状旁腺保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于我院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的患者,统计术后患者出现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低钙血症、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暂时性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发生率35.29%(36/102);低钙血症发生率69.61%(71/102);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36.27%(37/102);无一例出现永久性低钙血症。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越大。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防,就在于术者必须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术中仔细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操作,注意对甲状旁腺动脉及回流静脉的保护,采取以原位保留为主,自体移植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常并发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而甲状旁腺激素(PTH)作为尿毒症毒素对多个系统有不良影响。贫血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均可以经过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而得到改善,但是仍然有4%~10%的患者表现为对EPO治疗低反应性。我们观察PTH对EPO低反应性MHD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由于有高磷血症及低镁、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肥大并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PTH)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导致心血管钙化风险增加及骨密度降低引起纤维囊性骨炎、骨折等发生率增加,故及早治疗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目前用于治疗SHPT的药物有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钙敏感受体(CaSR)激动剂等,但临床中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的甲状旁腺激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甲状旁腺激素> 300 ng/L的42例患者作为高甲状旁腺激素组;将血甲状旁腺激素< 150 ng/L的36例患者作为低甲状旁腺激素组,在血液透析前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高甲状旁腺激素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水平、心肌肌钙蛋白Ⅰ与低甲状旁腺激素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变化,探讨常规血液透析透前与透后甲状旁腺激素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记录22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常规血液透析前后甲状旁腺激素、钙、磷等变化并计算Kt/V值。结果:常规血液透析前后甲状旁腺激素、血磷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钙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血液透析通过纠正高磷血症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改变血液透析方式增加血磷的充分清除亦可以有效控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低钙血症是甲状腺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因素、术后处理以及患者和疾病自身因素与术后低血钙发生密切有关。促进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恢复对防止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具有重要意义。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是治疗术后低血钙的主要方法,同时应注意防治长期使用钙剂导致的并发症。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将来有望成为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钙敏感受体(CaSR)主要表达于甲状旁腺细胞和肾小管七皮细胞,它可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改变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泌和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处理,调节体内钙平衡,同时CaSR也参与了骨重塑的过程.其遗传性的基因异常可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包括CaSR失活突变引起的良性家族性低尿钙高钙血症和新生儿期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激活突变可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低钙血症,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也为CaSR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出现低钙血症及其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临床资料,分析与术后低钙血症及其症状相关的临床因素。 结果 64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成功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并得到术后病理学诊断及长期随访证实。118例(18.4%)术后第一日血清总钙低于正常值下限,210例(32.8%)出现低钙血症相关的临床症状。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原发性甲状旁腺病人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相关症状,与病人年龄、术前血清无机磷及碱性磷酸酶(ALP)相关;术后第一日血清总钙水平低于正常与术前血清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相关。 结论 青年病人、术前血清iPTH和ALP水平增高、血清无机磷水平低可能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低钙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无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018年于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甲旁亢的6例甲状旁腺切除患者。观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疗效,分析术前术后钙、磷、甲状旁腺激素、B型钠尿肽、心血管钙化等指标变化。结果:1例行甲状旁腺次全切,3例行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2例纵膈内异位甲状旁腺行胸腔镜下甲状旁腺切除。6例患者除低钙血症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临床不适症状术后1~5天消失。5例术后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达标,1例术后甲状旁腺激素低于正常值;术后随访3~14月,B型钠尿肽均较术前下降,未出现骨折、异位钙化及新发的心血管钙化。结论:药物治疗无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切除安全、有效,术后心功能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心血管钙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 在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期间于我院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择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1000 μg/L患者20例(高甲状旁腺激素组);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150 μg/L的患者20例(低甲状旁腺激素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病死率、原发病、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磷及钙磷乘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性别、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高龄及糖尿病肾病患者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患者的血肌酐、血磷及钙磷乘积水平明显高于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患者,营养状况也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无尿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59例无尿CAPD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将患者分为2组:低转运特性组87例,高转运特性组72例。检测两组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测定腹膜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与低转运特性患者相比,高转运特性患者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偏低,而KT/V、CCr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Cr与血钙、血磷呈负相关(P〈0.05),Kt/V与血钙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D/Pcr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低腹膜转运特性患者易出现高磷血症和高甲状旁腺激素;腹摸转运特性能影响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但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酒精与骨骼     
长期过度饮酒可以导致机体的一系列改变,对于骨骼的健康也是不利的。酒精对于成人骨骼是不利的,能够抑制骨形成,相对增加骨吸收。酒精对于成长中的骨骼也是不利的,能够影响骨峰值,增加骨质疏松发病率,使骨质疏松发生提前。酒精对骨骼的影响主要通过酒精对于营养、骨骼激素、性激素、骨骼细胞、细胞内信号泵系统等作用影响骨骼健康。酒精导致低钙血症、低镁血症、血磷酸盐过多、活性维生素D水平减低;酒精使血中降钙素水平升高、甲状旁腺素水平减低或增高、皮质醇水平增高;酒精可使睾酮及雌激素减少;酒精使成骨细胞活性损伤,破骨细胞活性正常;酒精直接干预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IR)而影响骨形成。因此,酒精性骨病的典型特征是抑制骨形成而有相对于正常的骨吸收。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心血管、骨等全身各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对与SHPT有关因素如低钙血症、钙敏感受体、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等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有了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