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仕光 《华夏医学》2014,27(1):132-133
儿童烧伤多为生活烧伤,以热液烫伤最常见,手部为暴露部位,烧伤时合并手部烧伤的概率较高,深度烧伤创面瘢痕愈合,瘢痕防治是现代医学的难题.瘢痕挛缩导致手部畸形、功能障碍,特别是儿童怕疼不敢早期功能锻炼,手部功能障碍会更明显.手部组织结构及功能复杂,手部烧伤的早期手术治疗,可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我院从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儿童手部烧伤85例,早期行切痂中厚皮移植治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烧伤6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烧伤在烧伤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在的瘢痕整形病人中有多数是由于儿童时期烧伤所致.因此,探讨儿童烧伤的特点,对于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小儿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儿童共应用70个扩张器进行瘢痕整形治疗,扩张器容量在30-200M L,扩张时间为5-8周,平均40天.扩张后3个月进行二期手术,一次性修复烧伤后瘢痕畸形.结果 30例儿童经过二期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远期随诊,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 在儿童烧伤后瘢痕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减少了多次植皮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食管瘢痕性狭窄多发生于儿童,常由于误吞酸、碱等化学物品而引起,一般多采用食管扩探术、胃造瘘术以及其它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我们在应用通脉灵治疗烧伤皮肤瘢痕取得疗效的基础上,对内脏的瘢痕性疾患进行了试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烧伤在烧伤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其年龄小,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常表现出紧张、恐惧、哭闹,不予配合,从而影响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延缓了患儿的康复时间,甚至导致感染,留下终生瘢痕,少数造成残疾.  相似文献   

6.
刘葵  金忠民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1,18(3):222-222,225
目的 探讨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 对 2 98例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采取手术和配合辅助治疗、功能锻炼等方法。结果  2 98例中手部功能得到完全恢复 93% ,基本恢复 5 % ,不满意 2 %。结论 对于小儿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手术配合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组行瘢痕松解后中厚皮移植术.比较2组患儿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创面感染率及术后随访6个月取皮区、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2组植皮区创面均无感染,所植皮片基本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2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组215例,男性125例,女性90例.年龄为2~15岁之间.左手102例,右手93例。双手20例,合并其他处烧伤后畸形62例、致伤原因;开水烫伤176例,烧伤39例、烧伤时间以1岁左右最多,共83例,手术距受伤时间0.5~13年以0.5~1岁为多,共107例. 手术方法瘢痕松解、切除,术前应仔细对病人进行检查,估计好瘢痕的深度及切除后皮肤缺损的面积、因瘢痕挛缩形成的畸形,故真正皮肤缺损要比瘢痕大的多,有时不好判断时,可与健手比较,该手术须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这样与辩认各种组织,也易切除癜痕,且不易误伤血管,神经、肌腱等。手术时可从挛缩中心或最紧张处开始,边切边松解,切开时要见到正常的脂肪组织,并向四周剥离,直到完全松解为止、遇到肌健,关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对152例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采取手术治疗、功能锻炼和配合辅助治疗等。结果152例术后手部功能完全恢复61.84%,功能基本恢复,能完成诸手指对指及对掌活动25.00%,手指伸直受限9.21%,握拳困难5.92%,手掌张开受限1.32%。结论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经手术、功能锻炼及辅助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瘢痕所致的畸形是外科常见病,多由烧伤、其他外伤和感染引起,尤其以烧伤后的瘢痕挛缩作为多见.除可以因其外形的改变,更严重的是会引起功能性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如长时间未接受治疗,还可引起关节僵直、神经和血管缩短等.虽经手术治疗功能恢复也不能完全使患者满意,因此应尽早治疗解除病人痛苦.由于瘢痕挛缩致畸,除影响功能外,尚严重影响面容、体态,因此也是手术美容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防治以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部烧伤患者,分析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原因以及整形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早期进行积极的创面处理,对于深Ⅱ度和深Ⅲ度创面早期手术,手部瘢痕畸形较轻,手功能恢复较好.而对于手部烧伤创面发生感染、手术时间晚,后期瘢痕畸形严重的患者,手功能丧失多.患者的手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手部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瘢痕增生,远期手功能恢复良好.对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整形应当及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瘢痕皮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臂-胸瘢痕粘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腋窝烧伤、烫伤后瘢痕,是烧伤整形科常见畸形。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呈3种不同形式:轻度为腋窝部蹼状、条索状瘢痕挛缩;中度为腋胸瘢痕挛缩粘连;重度为臂-胸瘢痕挛缩粘连[1]。多因深度烧伤、烫伤后,治疗、包扎不当所  相似文献   

13.
自1976~1992年间共收治烧伤瘢痕癌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4.7岁,烧伤时平均年龄3.8岁,烧伤至癌变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0.9年,溃疡形成至癌变的平均间隔时间 为2.4年。本组资料表明:下肢和关节活动部位为烧伤瘢痕癌的好发部位,烧伤瘢痕癌常为小儿时烧伤痊愈后形成不稳定性瘢痕,至中老年时瘢痕溃疡发生癌变。本组7例,经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5例为Ⅰ级,2例为Ⅱ级。笔者认为:病变部位的反复多处病理活检是诊断烧伤瘢痕癌的主要手段,局部病灶彻底切除并植皮、皮瓣修复是防治癌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无知而且好动,手易遭受烧伤。小儿尚在生长发育,深度烧伤瘢痕挛缩易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治疗不当可能致残。本文作者回顾性总结近10年来收治的73例学龄前儿童手烧伤瘢痕畸形病例,讨论手术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73例,男51例,女22例,共81只...  相似文献   

15.
耳部瘢痕疙瘩作为瘢痕疙瘩的一种,是在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过量沉积导致的类肿瘤样纤维增生性疾病,增生的瘢痕疙瘩常常超出原有损伤边缘,影响美观。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耳部瘢痕疙瘩多由于穿耳孔、耳部烧伤或烫伤引起。由于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故临床上治疗方法各异,文献报道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等也存在很大差别。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局部注射药物、激光、近距离放疗、加压、冷冻、外用及口服抗瘢痕药物等,但单一的治疗方法复发率高并且疗效欠佳,目前国内外主张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治疗瘢痕疙瘩,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碱烧伤在眼部化学烧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碱性烧伤为进行性,轻者留有角膜薄弱,重者形成角膜瘢痕或发生并发症而严重影响视力.我科自1990年~1994年共收治碱性角膜烧伤病人30例.现将急救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整形修复127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烧伤中手部约占65%,严重手烧伤可使手部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小儿手部皮肤柔软,角质层薄,故小儿手部烧伤损伤程度较成人严重,较多见Ⅱ&#176;、Ⅲ&#176;创面。烧伤创面愈合后遗留的瘢痕增生和手指、掌指及手掌瘢痕挛缩畸形常有发生。晚期瘢痕挛缩畸形不仅造成小儿手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手生长发育和外形,造成患儿心理缺陷。早期对小儿手部瘢痕挛缩畸形进行有效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烧伤瘢痕癌又称Marjolin溃疡,为烧伤瘢痕反复经受损伤、感染长期不愈而形成的恶性溃疡.国内自1963年孙剑秋等报告4例以后,陆续有少量报告.我院1979年以来共收治烧伤瘢痕癌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部烧伤在烧伤患者中较多见.手背部皮肤较薄、皮下组织少且松驰、关节多,深度烧伤后常累及肌腱、骨及关节.伤后早期处理不及时易发生手瘢痕挛缩畸形致残,因此手部烧伤后的治疗对于减轻或预防畸形的发生及对手部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将本院收治的手部烧伤及伤后瘢痕畸形患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的部位显露,烧伤发生率较高,由于其功能精细及解剖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手部烧伤后瘢痕处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