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内皮素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田昌  田青 《高血压杂志》1996,4(3):171-178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odulin,AM)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活性和VSMC增殖的作用。方法测定培养的VSMC内MAPK活性和3H-TdR参入。结果10-8ET-1可明显增加培养的VSMCs内3H-TdR参入(增加67%,P<0.01)和APK激活(活性增高11倍,P<0.01),而10-10~10-7mol/L肾上腺髓质素(13-52)[AM(13-52)]与ET-1(10-8mol/L)同时孵育,则可显著抑制ET-1的上述作用,与10-8mol/LET-1单独应用时相比,3H-TdR参入和MAPK活性分别减低22%~52%(P值均<0.01)和8.1~29.4%(P值分别<0.05或0.01)。而单用AM(13-52)对培养的VSMC3H-TdR参入和MAPK活性无明显影响(P值>0.05)。结论AM(13-52)具有抑制ET所致的MAPK激活和VSMC增殖的作用。AM与ET相互作用,参与内皮源的细胞旁分泌调节体系的构成,共同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的稳态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免疫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基因免疫用于预防和治疗HCV感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HCVC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CMV启动子的下游,在证实其可以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H2d)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注射BALB/c(H2d)小鼠股四头肌,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产生水平;3HTdR掺入法测定免疫小鼠淋巴细胞HCVC抗原特异性增殖能力,4h51Cr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细胞毒T细胞(CTLs)体外杀伤功能.结果免疫小鼠20只,初次免疫2wk后,血清中均出现了HCVC抗体,且增加免疫剂量可提高抗体滴度;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为6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Ls体外特异性杀伤率为631%,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CVC基因免疫不仅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而且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它可能是防治HC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压力负荷增高性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网络的重塑及其与内皮素(ET)的可能关系。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结扎致大鼠心肌肥厚,VG染色和图像处理观察心肌胶原网络重塑,放免测定心肌局部ET1含量,3H胸腺嘧啶(3HTdR)和3H脯氨酸参入试验观察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胶原合成。结果手术组大鼠术后2周即出现明显左室肥厚,其程度随时间进展而加重。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室心肌总胶原容积百分比(CVFT)于术后2周增高,术后4、8周CVFT和无小血管视野CVF(CVFNV)均明显增高(P<0.01)。手术组大鼠左室心肌局部ET1含量明显高于相应假手术大鼠(P<0.01),且10-12~10-8M浓度的ET1对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3HTdR和3H脯氨酸的参入量有明显刺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压力负荷增高性心肌肥厚形成过程中伴有心肌胶原网络重塑,心肌局部ET1含量增加可能与心肌胶原网络重构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重型肝炎(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SH,32例慢性肝炎(CH)患者外周血ET和NO代谢物NO-2的水平,并用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SH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39ng/L±14ng/L,127μmol/L±40μmol/L)明显高于CH组(85ng/L±15ng/L,63μmol/L±25μmol/L,P<001).合并有Ⅲ,Ⅳ期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49ng/L±13ng/L,162μmol/L±34μmol/L)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患者(115ng/L±12ng/L,88μmol/L±24μmol/L,P<001)和Ⅱ期肝性脑病患者(136ng/L±10ng/L,122μmol/L±26μmol/L,P<001);LArg静脉滴注后血浆ET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下降,而肌酐清除率(cCr)和尿钠含量明显增加.结论ET和NO水平升高是引起SH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LArg长期治疗可能促进SH患者脑水肿形成和肝肾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myc反义寡核苷酸(ODNs)对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刺激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HECCM,用其刺激肺动脉SMC后,Northern杂交分析c-myc基因表达,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试验及细胞生长计数分析SMC增殖情况。结果HECCM显著刺激SMC增殖及c-myc基因表达增强,反义ODNs显著下调HECCM刺激的c-myc表达,显著抑制HECCM刺激的SMC增殖。同义ODNs无上述作用。结论HECCM可能通过刺激SMC之c-myc表达而使SMC增殖,反义ODNs通过下调c-mycmRNA表达而抑制HEC-CM刺激的SMC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血管的老化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异常增殖有关,我们拟探讨其增殖机制并寻求有效防治措施。 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染色法和^3H-TdR掺入法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硝苯啶(Nif)以及人参皂甙(Gin)对老年(18月龄)和青年(3月龄)大鼠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和细胞内DNA合成的影响。 结果 (0.1 ̄5)×10^-5mol/L的NE可明显促进ASMC呈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7.
CGRP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VSMC的NOS活性和NO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高血压病(EH)患者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产生的作用。方法:对EH患者和血压正常者(NT)的动脉VSMC进行培养,分别测定EH组和NT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观察EH患者VSMCNO的产生以及CGRP对其的影响。结果:①基础状态下,EH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分别为42.73±6.76μmol/(2.5×106cels)和0.24±0.05nmol/(2.5×106cels),均显著低于NT组的74.52±4.37μmol/(2.5×106cels)和0.55±0.10nmol/(2.5×106cels)(P<0.05);②在CGRP作用下,EH组的NO含量和NOS活性分别为88.63±4.12μmol/(2.5×106cels)和10.55±1.28nmol/(2.5×106cels),均显著低于NT组的100.49±9.69μmol/(2.5×106cels)和12.45±1.61nmol/(2.5×106cels)(P<0.05);③基础状态和CGRP作用下两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随?  相似文献   

8.
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肺动脉肌化的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直接低氧组(H组),常氧组(N组),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HECCM组),常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NECCM组)。应用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H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组的2.16倍(P<0.01)、1.16倍(P<0.01)及1.11倍(P<0.05),HECCM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ECCM组的1.8倍(P<0.01)、1.15倍(P<0.01)及1.12倍(P<0.05)。结论低氧可直接或刺激内皮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促进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肺血管周细胞的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无肌细动脉肌化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HBV基因疫苗联合抗原蛋白免疫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HBV)基因疫苗,观察其与HBV表面抗原蛋白(HBsAg)联合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基因疫苗,联合应用纯HBsAg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单用基因疫苗pCR31S或纯蛋白HBsAg免疫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HBs,另取免疫小鼠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测定各组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2,4wk时联合免疫组抗HBs效价低于纯蛋白免疫组,高于基因疫苗免疫组;6wk后基因疫苗免疫组抗HBs效价升至最高,联合免疫组次之.3HTdR掺入法测定显示,各组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乙肝病毒基因疫苗与表面抗原蛋白联合免疫无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抗CD28 ,CD80 ,CD2 及CD58 分别刺激健康人PBLs 后作用肝癌细胞,对作用前后PBLs 的表型变化及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探讨.方法 用FACS 分析作用肝癌细胞前后PBLs 表型变化,并用RTPCRSouthern 印迹分析其TCR Vβ1 ~20 的表达水平及特征.结果 健康人PBLs 作用肝癌细胞后CD3 和CD8 分子表达比作用前明显增高,而CD4 分子无显著变化. 健康人PBLs 分别加IL2 , PHA, 抗 CD3 和 CD3 + CD28 , CD28 + CD80 ,CD2 + CD58 作用肝癌细胞(BEL7402) 前表达水平平均约5 % ,作用BEL7402 后表达水平约13 % ~25 % ,其特征为Vβ7增高.结论 在癌抗原的参与下,McAb 共刺激的T 细胞活化,TCR接受APC 提呈的相应抗原的刺激,具有该TCR 的淋巴细胞迅速增殖而成为针对抗原的T 细胞克隆,发挥其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