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40%~50%是吻合口瘘引起[1].颈部吻合口瘘较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食管胃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最低[2].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5%[1],病死率约为50%.因此,深入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积极妥善地预防和护理对于食管癌术后的预后至关重要.2005年 1月~2009年12月,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172例,发生吻合口瘘8例.本文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管法”治疗胸内胃食管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内胃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0~41%之间,吻合口瘘的死亡率为38.1%~53.6%,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40%~50%是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吻合口瘘,治疗困难。随着近几年治疗、护理、检查手段的提高,以及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的发展,吻合口瘘的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29例,均采用“三管法”治疗,经精心治疗护理后,28例治疗好转出院,1例心脏骤停死亡。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1]。本文就如何及早发现吻合口瘘,落实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5岁,平均52岁。上段食管癌6例,中段食管癌9例,下段食管癌3例;并发颈部吻合口瘘4例,食管胸腔瘘11例,食管胃吻合口瘘3例,治愈11例,死亡7例,治愈率为61%。2 护理措施2-1 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4~6d,也有发生在术后10d者,根据吻合部位与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5.
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40%~50%是吻合口瘘引起。颈部吻合口瘘较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食管胃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最低。早期吻合口瘘发生在术后5d内,一般多发生在7~10d,极少数发生在3周以后。作者总结了本院近期5例吻合口瘘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58~73岁。食管中段癌3例,食管中下段癌1例,食管中上段癌1例,  相似文献   

6.
孙中雪 《全科护理》2015,(4):381-382
<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食管术后胸外科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近年来由于吻合技术的进步,其发生率已降至2%左右,随着瘘处理方法的改进,病死率已降至10%左右,吻合口瘘常发生在手术后2d~7d,以4d~6d最多[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精心护理是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措施。2014年本科收治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合并纵隔感染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吻合口瘘是食管切除、食管重建术后最常见、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用负压球细管引流替代传统的粗胶管水封瓶闭式引流治疗食管癌、贲门癌826例,并发吻合口瘘22例,其发生率为2.7%,其中死亡2例(9.1%),颈部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支气管瘘1例,其余18例为胸内瘘.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及生物蛋白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患者,其中吻合口瘘合并狭窄1例,单纯吻合口狭窄11例,单纯吻合口瘘2例,植入进口支架4个,国产支架8个,对于单纯吻合口瘘患者全部采用生物蛋白胶进行粘堵。结果11例单纯食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后,进食情况明显改善,1例食管狭窄合并食管瘘患者,支架植入后瘘口立即消失。2例单纯吻合口瘘口少于3mm一次性粘堵成功,一例瘘口大于5mm患者分两次粘堵成功。结论食管内支架植入及生物蛋白胶是缓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修补食管吻合口瘘的一种良好方法,其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56例临床高度怀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口服泛影葡胺(60%)或者稀硫酸钡(100%W/V),在X线胃肠机上多体位透视并适时点片。对用上述方法未发现吻合口瘘的病例,再口服泛影葡胺40~60 ml后,行CT吻合口层面动态扫描。结果 56例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发现吻合口瘘14例;42例口服稀硫酸钡造影检查,发现均首先吻合口瘘3例;39例口服泛影葡胺后CT动态扫描,发现食管吻合口瘘4例。结论食管癌术后口服泛影葡胺(60%)造影检查,多数能够发现瘘口,口服稀硫酸钡(100%W/V)检查和吻合口层面CT动态扫描能够进一步发现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我国食管癌的诊疗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但显然并非没有并发症。[1]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 ,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和预防吻合口瘘经验的积累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过去有明显的降低 ,发生率为 3 .4%~ 2 6%。[2~ 5] 其中胸内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3 .4%。[6 ] 颈部型吻合口瘘为 12 .4%~ 2 6%。[7] 一旦发生吻合口瘘 ,不仅影响手术效果 ,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而且危及病人的生命 ,尤其是胸内吻合口瘘 ,其死亡率近 5 0 %。[8]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治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将有关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及…  相似文献   

11.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的第一并发症和死因,吻合口瘘发生率国内报道为3%~5%,胸内吻合口瘘病死率高达50%。我科2008年1月-2009年3月对4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患者安置瘘口引流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应用在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保守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50%[1],据国内外文献统计,其发生率3%~5%[2].2001年1月~2006年5月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外科共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268例,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8例,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胸内吻合口瘘的死亡率,本文就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首选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我国食管癌以胸中段、鳞癌居多,食管癌根治术多选用Ivor-Lewis、McKeown术式,为了追求手术效果,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1]。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胸内吻合口瘘,国内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5%~11.6%[2]。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使患者饱受痛苦,大大增加了患者死亡的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40%~50%是吻合口瘘引起[1]。颈部吻合口瘘较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食管胃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最低[2]。早期吻合口瘘发生在术后5 d内,一般多发生在7~10d,极少数发生在3周以后。作者总结了本院近期5例吻合口瘘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消化道管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8月2008年9月期间应用管型吻合器对19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124例,女68例;食管癌135例,贲门癌57例;食管胃弓上吻合43例,弓下吻合149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1.04%),吻合口狭窄4例(2.08%),吻合口少量出血3例(1.56%),胃食管返流13例(6.77%)。结论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应用消化道管型吻合器安全可靠,机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1-07/2009-02 3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食管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负压吸引组17例,比较两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均及时拆开颈部切口缝线,负压组瘘口周围给与鼻导管负压吸引,保证引流液及坏死组织及时清理。结果:3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颈部食管发生吻合口瘘,恢复良好,无死亡,负压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换药组。结论:负压吸引可以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加快吻合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周燕 《上海护理》2008,8(5):71-73
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胸中段以上食管癌的手术方式现以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与胃吻合重建术为首选,即“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其优点是切除病变组织完全,清除淋巴组织彻底。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时;吻合口瘘发生率在10%~25%;而胸内吻合时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10%。以下,但颈部吻合口瘘的处理通常能在床旁完成,主要包括开放颈部伤口、建立适当引流,进一步的处理要根据吻合口瘘的部位来决定。一旦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术后愈后恢复时间则变长,同时患者经济负担也增加。现将有关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及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清华  李红 《现代护理》1996,2(3):40-40
食管感染是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食管癌术前准备中,采取食管冲洗方法,有效防治梗阻段食管的细菌。感染和食管粘膜炎,因而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了食管癌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手术中经食管床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经食管床颈部机械吻合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此术式治疗的115例食管癌患者,对该术式的优点进行总结。结果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115例,两切端无食管癌残留,也无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3%。结论该术式治疗食管癌根治性强,手术操作方便,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明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1):1051-1052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由于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和吻合方法的不断改进,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病死率仍然很高。现对我院394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