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对心肌炎患者疾病认知度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心肌炎患者8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肌炎护理,观察组进行知信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知信行护理可有效提高心肌炎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与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儿童孤独症异常特征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使用自拟《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问卷,选取就诊于武汉、海口、柳州和长沙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机构5岁以下孤独症患儿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5名孤独症患儿男童占85.54%(355人),女童占14.46%(60人),男女性别比为5.9:1;引起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出现概率前3位的是语言发育不良、不理人或缺乏与他人交往和重复、怪异或固定动作,分别占20.72%、18.55%和14.94%;首个异常特征出现时间的M值为8~28个月,不同异常特征引起监护人重视的时间不同(χ2=46.64,P<0.000 1);监护人年龄、文化程度、与儿童接触时间及亲密程度、家庭类型、家庭关系等与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儿童孤独症异常特征无统计学关联。孤独症患儿就诊时间的M值为10.5~33个月,且不同异常特征就诊时间存在差异(χ2=46.10,P<0.000 1);90.74%的监护人延迟患儿就诊,但不同异常特征就诊延迟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46,P=0.579 6)。结论 孤独症患儿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主要集中在语言交往交流障碍、社交交往交流障碍和刻板兴趣及行为3个类别,监护人文化程度、与儿童亲密程度等对引起其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无影响,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对孤独症患儿引起监护人重视和就诊的时间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伴随心力衰竭时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53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病例及50名健康体检者,两组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LAD、LVEDd、E/Ea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Ⅱ级心功能患者LAD、LVEDd、E/Ea高于Ⅲ级者,E/Ea低于Ⅲ级者,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并心力衰竭者,应用心脏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在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QT间期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健康体检者,收集其空腹血样本用于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检测,QT间期由12导联心电图测得,QTc间期为采用Bazett公式将QT间期校正心率影响后的数值。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QT间期与BMI、TC、LDL-C、FT4和TSH均呈正相关,而与FBG和血清钾呈负相关(P均<0. 05),而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G、HDL-C和FT3无相关性(P> 0. 05)。QTc间期与BMI、TC、LDL-C、FT4和TSH均呈正相关(P <0. 05),而与FBG和血清钾呈负相关(P <0. 05),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G、HDL-C和FT3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FT4和TSH与QT间期及QTc间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及心悸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理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蛋白尿、血尿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维菌素原药对昆明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A组按照20mg/kg阿维菌素剂量对昆明小鼠进行染毒,B组按照10mg/kg阿维菌素剂量对昆明小鼠进行染毒,C组按照5mg/kg阿维菌素剂量对昆明小鼠进行染毒,D组给予昆明小鼠植物油替代阿维菌素作为阴性对照组。经口给药28d,比较4组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PFC)、白细胞(WBC)、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结果A组HC50、PFC、WBC、TP、ALB、tsG、IgM的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TP、tgG亦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昆明小鼠20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原药可对其免疫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性化护理是在护理服务全程中以人为本,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服务,把他们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且生活在特定环境之中的完整的社会人,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要求,服务对象享有知情权、选择权、保密权、享用权。护理服务人性化就是要尊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护理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来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3岁,自幼生活在牧区,3年前行左侧附件肿块切除,病理诊断为未成熟型畸胎瘤,术后化疗3次,近日转我院检查.超声检查示:肝右叶近膈顶处可探及一范围71 mm×65 mm异常回声团块(图1),边界清楚,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组成,且强回声区呈厚壁不规整,其内可见斑片状钙化灶.  相似文献   
9.
孕妇 30岁,孕2产1,孕24周.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宫内中期妊娠,双顶径约5.7cm,头围约20.7cm,小脑横径2.6c1m,后颅窝池0.3cm,侧脑室0.4cm,腹围约19.2cm,股骨长径约4.1cm,肱骨长3.7cm,胎心率约156次/min.羊水指数约11.4cm.胎盘位于宫体后壁,成熟度0°.CDFI:脐动脉血流通畅,PI0.85,RI0.62,S/D2.60.四腔心切面显示.胎儿腹壁皮肤可见中断,约3.5cm,于腹部脐带入口处可见一范围约4.6cm×3.6cm团块回声向羊膜腔内突起,内可见肝脏回声,团块表面可见膜状强回声,并可见脐带与团块相连.另于团块顶端还可见一大小约2.2cm×2.3cm无回声区,壁薄,内透声好.超声诊断:①宫内单胎中妊;②胎儿腹壁声像改变,考虑脐膨出(膨出物为肝脏),脐带囊肿.随后立即引产与超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王建敏  李伟  刘江 《河北中医》2014,(11):1703-1706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及西红花酸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及西红花组大鼠均行酒精性脂肪肝造模,同时西红花酸组予西红花酸50mg/(kg·d)灌胃预防性治疗。比较3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水平及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速率,肝脏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肝脏脂肪酸线粒体β-氧化速率及脂肪酸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速率,苯胺羟化酶(ANH)、乙醇脱氢酶(ADH)及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与西红花酸组大鼠血清ALT和TG含量、肝脏TG和FFA含量、肝质量系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而西红花酸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模型组及西红花酸组大鼠肝脏脂肪酸线粒体β-氧化速率、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速率和VLDL分泌速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且西红花酸组脂肪酸线粒体β-氧化速率高于模型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NH活性及MDA含量升高(P〈0.05),ADH、ALDH、SOD活性及GSH含量降低(P〈0.01),而西红花酸组ANH活性及MDA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ADH、ALDH、SOD活性及GSH含量升高(P〈0.05)。结论西红花酸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加速肝脏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增强血浆中TG消除速度,减轻肝脏脂肪堆积,增强ALDH活性,进而加速乙醇和乙醛的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