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音乐疗法对31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31例急性症状消失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药物种类、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合并音乐治疗,时间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入组31例男性患者,音乐治疗结束后患者BPRS、SANS总分及因子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兴趣社交减少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音乐治疗能辅助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BPRS总分和因子分的焦虑抑郁和缺乏活力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SANS总分和因子分的意志缺乏、情感淡漠、注意障碍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改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方面及意志缺乏、情感淡漠、注意障碍等阴性症状方面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太极拳运动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训练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运动疗法;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工具评定。结果:治疗中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IPROS、SANS、SAP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IPROS、SANS、SAPS量表减分差值比较,其中IPROSR符合正态和方差齐,统计结果t=4.514,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SANS、SAPS方差齐性检验不齐,不符合正态或方差不齐,经过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结果SANS有显著性差异(P<0.05),SAPS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显著提高康复疗效;抗精神病药物辅以太极拳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是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2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53例患者实施西医治疗为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观察组,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Barthel指数评定、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PRS评分、SANS评分、SAPS评分均显著下降,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SANS评分、SAP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小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489-2489,2509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对原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60例患者采用认知治疗,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GI)评定。结果:经认知治疗8周后总体有效率70%,与未经认知治疗(有效率2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认知治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分别为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和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对照组)。采用BPR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4周末、8周末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BPR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及临床常见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性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设计的方法 ,对连续入院的 12 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 ,分别在 6周的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使用BPRS ,SANS ,SAPS及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应用t检验和多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量表总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但SANS与SAPS各自治疗前后差值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阴、阳性症状的疗效与性别和家族史的关系特别密切 (P <0 .0 5 )。结论 :性别和家族史对于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的疗效有显著影响而抗精神病药物似乎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有关发现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氯噻吨癸酸酯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噻吨癸酸酯(clop)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clop组(68例)和氯丙嗪组(68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修改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M-SDSS)和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PRS、SANS、M-SDSS量表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氯丙嗪(cpz)组减分稍多。结论:clop适合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使用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由美术创作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康复期均单用1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辅以艺术治疗(自由美术创作),60 min/次,1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执行空白对照。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以P>0.05为检验标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BPRS、SAN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3个月后BPRS、SAN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由美术创作可以明显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IL-2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抗精神病药和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用BPRS减分率来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PRS(26.33±2.54)分、SANS(16.29±3.57)分、SAPS(1.43±1.69)分,分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疗效则有明显提高(P<0.05),且IL-2[(10.57±9.43)pg/ml]和IL-6[(10.38±6.81)pg/m1]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有助于提高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评估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分裂症病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其中康复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均选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反应量表(TESS) 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更为明显的疗效,BPRS降分显著(经t检验,P均<0.01),临床总有效率达93.5%,且副作用小.结论 提示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系统家庭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的综合性治疗效果,及其对人格特征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家庭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辅以家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采用BPRS量表和MMPI量表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和个性特征测查。结果:家庭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家庭组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优于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并能矫正病人的其些病态人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且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 [2] >35分者、阳性症状量表 (SAPS)分 [3]≥60分者、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在开放式管理模式下接受不同康复措施的疗效。方法 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1]分别在病人接受康复训练前后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人在10年前后的BPRS、SANS、SSSI的评分差异有显性(P<0.05),SAPS的变化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开放式康复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缺损是有效的,而对阳性症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给予社交技能训练及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CQOIL)评定其疗效。结果研究组实施行为治疗后其BPRS、SDSS、NOSIE、CQOI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行为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韦德会 《广西医学》2006,28(5):664-666
目的探讨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及重返社会的方法.方法对经治疗后出院,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12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两组均服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相当于氯丙嗪的325mg/d),其中干预组的干预措施为:①定期心理指导;②精神卫生知识宣教;③社会技能训练;④启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两组分别于入组前和干预后每一年各进行BPRS、SANS、SAPS、SDSS测评1次.10年后对各种所获的测评数据用方差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组对比,BPRS、SANS、SAPS、SDSS分值、药物的维持量及复发率,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干预对减少分裂症复发和使其早日重返社会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心理与行为治疗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康复作用。方法 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对照研究,分别用心理与行为治疗合并利培酮(研究组)和利培酮(对照组)治疗;采用BPRS、SANS、SAP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时BPRS、SANS两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仅在治疗后3个月时两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时,BPRS、SANS减分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心理与行为治疗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且起效快,应早期实施康复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IL-2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抗精神病药和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用BPRS减分率来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PRS(26.33±2.54)分、SANS(16.29±3.57)分、SAPS(1.43±1.69)分,分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疗效则有明显提高(P<0.05),且IL-2[(10.57±9.43)pg/ml]和IL-6[(10.38±6.81)pg/m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有助于提高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结合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患者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音乐治疗和生活技能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个疗程时评定患者的精神状态、行为方面的改变和病情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BPRS和SANS的分值均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的评分均有显著的提高,而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症状的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 音乐治疗结合生活技能训练可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精神分裂症用药选择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氟哌啶醇20mg/d注射治疗4天观察,有手指震颤或其他明显锥体外系反应者选择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反之,则选择经典抗精神病药.用CGI、BPRS、SAPS,SANS,TESS量表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8周时明显进步58.6%,中度进步31%,稍有进步10.3%,BPRS,SAPS,SANS总分及各分量表因子分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常见副反应依次为心动过速、便秘、口干、流涎、体重增加.结论氟哌啶醇手指震颤试验可做为精神分裂症临床选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