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恶性间叶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发现左胸背痛、咳嗽20余天,左下肢无力1周。胸部CT:示双肺上叶多个球形病灶,左壁层胸膜见数个结节影,左肺下叶见一3cm×3cm致密影,T8、T9旁骶棘肌影增大。胸椎MRI:示T4、T9、T10椎旁及椎体转移性病变。生化检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新发现的淋巴因子中,白细胞间介素(Interleukin,IL)较为引人注目。它对有丝分裂原、免疫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免疫细胞间的联系以及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临床之间的联系等都提供了一些新的概念。白细胞间介素1(IL_1) 转移因子(TF)能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_1。TF通过提高单核细胞内cGMP水平而调节免疫作用。外源性cGMP也可刺激单核细胞释放IL_1。此外,脂多糖(LPS)、  相似文献   

3.
亲密应有间     
以前流行过一种三维立体画,要看出那些隐藏在杂乱无章的线条当中的图像,十分困难。但只要你变换角度,距离不远也不近,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看出效果。  相似文献   

4.
于景龙 《解剖学杂志》2006,29(5):595-595,616
顶间骨系枕骨异常化骨所产生。胚胎第8周时枕鳞上部出现一对骨化中心,由于异常化骨,枕鳞上部可终生分隔形成顶间骨,或出现若干分隔的缝间骨,较大的缝间骨称前顶间骨。顶间骨为位于两侧顶骨间所夹的枕骨鳞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独立骨块。因南美秘鲁印加土族(Peru  相似文献   

5.
性分化紊乱患者H-Y抗原的各种研究证明,睾丸组织与H-Y表型密切相关;睾丸组织仅存在于H-Y抗原阳性的个体。以往有不少报道,在XX男性、XX真两性畸形、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46,XY性腺发育不良和睾丸组织异常。男性假两性畸形以及男性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对患者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及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每组45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程度、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7. 78%,对照组患者8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6. 83±3. 64) m L,对照组(79. 32±5. 47) 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SF-36评分、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两个指标都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P 0. 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患儿女性,1岁半。出生后4个月时,右中上腹有一约鸡蛋大肿块,后逐渐增大,近1月来因增大明显而入院。无其  相似文献   

8.
正有时我闭目细想:如果我去向朋友借钱,有几个人能保证把钱借给我?反之,我会把钱借给哪几个朋友?这不得不说是个敏感话题,因此,常让我纠结。直到去年,我真碰上了这样的事儿。去年我准备买房,全款需8万,自己积蓄加亲戚相助,还差2万,我决定试试向朋友借钱。翻动手机"电话簿"反复斟酌,把借钱  相似文献   

9.
屈洁 《校园心理》2005,3(9):26-27
我是离不开手机的,就像爱美的女生离不开镜子一样。我更离不开短信,缺少短信,我想我会无聊至死,我的心是用来体验手指间传递的真情的。  相似文献   

10.
心居彩云间     
山谷的风呼呼地刮着,撕扯着残留在树上的叶片。天晴好,阳光明媚,看着桌上的台历又翻到了岁末,提醒我60岁的生日来到了。  相似文献   

11.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6):380-381,T077
卵巢恶性间叶瘤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一、病历摘要患者女,23岁。闭经1年余,腹痛腹胀2个月,具有男性化倾向,于1993年7月5日入院。B超尔腹腔巨大肿物约31cm×30cm×9.8cm。化验室检查甲胎球蛋白:900μg/ml(正常值:<20μ...  相似文献   

12.
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参与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纤维化过程以及肿瘤的形成和转移.目前的研究使人们对EMT的分子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EMT与肿瘤发生和转移间关系的研究对象较多集中于上皮源性的肿瘤和细胞系,而近年研究发现EMT也存在于间叶源性的肿瘤中,其分子调控机制与在上皮源性肿瘤中可能不同.本文就EMT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间叶源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要想摔人先学挨摔,脚步乱,章法乱,一力降十会,以巧破千斤,这是说摔跤,又何尝不是在说做人!摔跤运动是两人全力以赴,举手不让的对抗性运动,在比赛中互有输赢。摔跤也是一项容易受伤的运动,碰破、擦伤甚至骨折、脑震荡等在所难免,这些伤害事故多在倒地时发生。因此,学习摔跤者应先学会"挨摔"—主要指倒地的方法,以避免或减轻损伤。倒地时无论向前倒、向后倒还是向侧倒,总的原则是:学会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基于正常人L3~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Pro/E、ANSYS软件分别建立L3~5正常生理状态有限元模型、L4/5左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模型(单侧TLIF)、L4/5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模型(双侧TLIF)。在L3上表面施加500 N的人体重力和10 N?m力矩,模拟人体直立、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旋5种生理活动,观察不同工况时椎体、椎间盘、螺钉及融合器上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力学性能上的差异。结果 各种工况下单侧TLIF、双侧TLIF的L3~5节段变形量均较生理状态模型减少,单侧TLIF、双侧TLIF模型均在后伸运动时融合器的应力达到最大值,且单侧TLIF模型椎弓根螺钉上的应力峰值在各种工况中均明显高于双侧TLIF,后伸工况时应力峰值达到463.39 MPa。结论 单侧TLIF可作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固定方法,但应力峰值均明显高于双侧TLIF模型,故系统稳定性差于双侧TLIF模型,提示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减少后伸运动,以免发生手术失效或螺钉断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近年来椎间融合器及其在椎间融合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主要归纳腰椎生物力学实验方法、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术的最新进展,得出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有限元法的建模精细化、传统融合器的几何更优化、新型融合器的临床化和辅助固定方式的多样化。最后对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通过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以期为腰椎疾患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的“肾形”n-HA/PA66腰椎间融合器(cage),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中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 建立正常人体L3-L5节段三维模型,模拟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应力分析,比较肾型与子弹头型n-HA/PA66腰椎间融合器应力分布的差异。 结果 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工况下两种不同cage的TLIF手术模型对比,子弹头型cage最大应力分别为32.8、32.8、31.4、31.3、32.8、34.2 MPa,肾型cage最大应力分别为13.2、11.4、10.9、10.1、11.7、11.1 MPa;而且肾型cage应力集中区域小于子弹头型cage。 结论 肾型n-HA/PA66腰椎间融合器固定的椎体应力分布小而均匀,理论上可有效降低cage沉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设计研制一种异种骨颈椎融合器,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取24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C3-T1颈椎标本,分别对完整C3-T1(对照组)、模拟前路间盘C5、6摘除置融合器(实验1组)、模拟前路间盘C5、6、C6、7摘除置融合器(实验2组)三个实验组,进行前屈、后伸、扭转、轴向压缩和颈椎移位时融合器的最大拨出力实验,还对以上各组标本进行粘弹性实验,得到各组标本前屈、后伸、轴向压缩载荷和位移,扭矩和扭转角,在恒应力和应变条件下应力、应变-时间曲线及归一化应力松驰、蠕变函数和曲线。结果 无论是置入一枚融合器或二枚融合器,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所设计的异种骨椎间融合器在椎体安置后其具有较好的抗压,抗弯、抗扭转、抗拔出能力,并具有较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相关的手术器械是按照西方人体格设计,和国人体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融合物难以置入,所以探讨相关的解剖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目的:测量腰椎椎间孔及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相关的解剖参数。方法:对14具正常成人尸体脊柱腰段椎间孔宽度、长度、高度进行了观测;对腰椎各结构与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进行了观测。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腰段(L1~L5)椎间孔宽度逐渐变小;L1~L4椎间孔高度逐渐增大,L5略小于L4,L1~L5高度均明显大于其宽度(P0.01);L1~L5椎间孔长度逐渐增大(P0.05)。L1至L5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后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其性别间、左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国人经椎间孔入路能满足高度9~14mm单枚椎间融合器斜向置入,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不会因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而导致脊髓与神经根损伤。  相似文献   

19.
探究单枚融合器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植入位置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人体腰椎L4~5节段融合器不同植入位置的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式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比较分析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工况下,腰椎活动范围、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应力分布等生物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各术式模型中融合节段的活动范围均较无损模型至少降低82%,融合节段稳定性显著提高。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的应力分布随工况和融合器放置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融合器距离椎弓根螺钉系统越远,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的等效应力值就越大。因此,从腰椎融合稳定性及内固定应力峰值来看,融合器入路侧植入时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两者结合达到相对较好的术式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颅后窝间叶性软骨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4 1岁 ,因进行性头痛半年 ,出现面瘫及吞咽困难 3个月 ,于 2 0 0 2年 12月就诊。体检 :左耳后包块 2cm× 2cm× 2cm ,表面皮肤无溃烂。CT扫描检查见肿瘤主要位于颅后窝 ,左颞岩部骨质破坏。术中所见 :左颅后窝肿块5cm× 5cm× 5cm ,呈鱼肉状伴有钙化。肿块与硬脑膜相连 ,周围骨组织广泛破坏 ,部分肿瘤侵及颅外肌肉内。2 病理观察2 .1 眼观 送检灰白碎组织一堆 3cm× 3cm× 3cm ,切面灰白 ,鱼肉状 ,内含少量钙化组织。2 .2 镜检 在软骨岛间 ,可见形态较一致未分化的 ,呈瘤细胞小圆形及小梭形 ,核深染 ,核仁不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