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怡开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梅 《河北医学》2003,9(10):911-913
目的 :观察怡开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对 2型糖尿病 (T2DM)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5 8例T2DM早期肾病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同时 ,治疗组口服怡开 ,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 (UAER)的变化。结果 :怡开组治疗后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 (P <0 .0 1 ) ,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怡开可降低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对T2DM早期肾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 (DN)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肾功能正常的DN患者 11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早期DN 5 0例和临床DN 6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动态检测血浆内皮素、空腹血糖及 2 4h尿白蛋白浓度 ,并计算UAER。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后UAER明显下降 (P <0 .0 5 ) ,内皮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2 )治疗组早期DN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临床DN治疗后内皮素水平和UAER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阿魏酸钠有降低DN血浆ET的作用 ,同时可降低UAER。  相似文献   

3.
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凌 《右江医学》2003,31(5):443-443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 (怡开 )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DN)的疗效。方法 将 40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2 0例 ,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降糖治疗 ,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 ,每次 12 0u ,每日 3次 ,连服 2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 (AER)显著降低 (P<0 .0 1) ,而对照组降低不显著 (P >0 .0 5 ) ;治疗前两组AER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治疗后治疗组AER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胰激肽原酶能减少尿蛋白排泄 ,对早期DN有显著疗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孔祥明  梁炜 《现代医学》2002,30(6):363-365
目的 观察大黄糖肾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治疗作用。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0 5例 ,随机分为大黄糖肾胶囊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疗程 12周。治疗前后观察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 ,血浆内皮素 (ET)及尿ET等指标。结果 大黄糖肾胶囊治疗 12周后 ,治疗组UAE、血浆ET及尿ET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提示UAE的下降与尿、血浆ET降低呈正相关 (r =0 .68,P <0 .0 1和r =0 .71,P <0 .0 1)。结论 大黄糖肾胶囊对DN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肾脏局部ET合成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对照组)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疗程为4周.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2.两组均能改善早期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P<0.05),而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不明显;3.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2HbG)、血尿素氮(BUN)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Alb)的影响。方法 将 3 5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每日加用氯沙坦5 0mg。 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lb、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肾功能 (BUN、Cr)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Al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t=3 .0 3 0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 (t=2 .85 2 ,P <0 .0 1) ;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氯沙坦具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Alb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Ginkgobilobaextract,EG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DN)的疗效。方法 建立早期DN大鼠模型 ,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EGb高剂量组 ( 15 0mg·kg-1)、EGb低剂量组 ( 5 0mg·kg-1) ,每日灌胃给药 ,4周后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尿白蛋白、BUN、总抗氧能力 (T -AOC)、谷胱甘肽 (GSH)、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以及肾重与体重的比值和肾脏病理切片光镜下的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 EGb高剂量组的血糖、HbA1C、尿白蛋白、BUN、NO显著低于DN模型组 ( P <0 .0 5 ) ,而GSH则高于模型组 ;EGb低剂量组的以上指标除NO明显低于DN模型组以外 (P <0 .0 5 ) ,其余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光镜下EGb高剂量组的肾组织形态和DN模型组相比有一定的改善。结论 提示EGb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对早期DN大鼠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世红  黄勇 《中国医刊》2003,38(8):39-40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5 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 (UAER2 0~ 2 0 0 μg/min)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 (缬沙坦加低分子肝素 ) 2 4例、对照组 (缬沙坦 ) 2 6例 ,观察 12周 ,测定治疗前后UAER、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HbA1c、平均动脉压、血肌酐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 <0 .0 1) ,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HbA1c、血肌酐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可协同低分子肝素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 ,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9.
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 (Irb)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GBM)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N)组、糖尿病肾病 (DN)组和DN加Irb治疗 (DNI)组 3组。大鼠单侧肾切除后 ,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 ,观察治疗后第 4、8、12周的血糖、体重、尿白蛋白排泄、肌酐清除率变化 ,同时观察 12周时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总蛋白含量、GBM厚度的改变。结果 :DN组尿白蛋白排泄量较N组明显增加 (P <0 .0 1) ,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总蛋白含量均较N组显著增加 (P <0 .0 5或 <0 .0 1)。DNI组较DN组尿白蛋白排泄量减少 (P <0 .0 1) ,肌酐清除率水平下降 (P <0 .0 1) ,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总蛋白含量均减少 (P <0 .0 1) ,糖尿病组GB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 (P <0 .0 1) ,Irb可显著抑制GBM的增厚 (P <0 .0 1)。结论 :早期应用Irb对糖尿病大鼠有肾保护作用 ,并可能与抑制GBM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E1与潘生丁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列腺E1(Lipo PGE1)与潘生丁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将64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腺素E1)和治疗组(前列腺素E1 潘生丁).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24h尿蛋白、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②治疗后两组Cr、BUN、FPG和β2-M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Lipo-PGE1和潘生丁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针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DN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控制血糖、血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针剂400mg,胰岛素4U,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以及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冻干粉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排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刘美霞  周成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90-3192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赖诺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04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赖诺普利)和治疗组(赖诺普利+疏血通)。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周UAER、S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3)治疗后两组BUN、FBG、PBG、UAER、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抵克立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影响。方法 将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抵克立得治疗组与对照组 ,观察抵克立得对早期DN的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抵克立得治疗组治疗后血TXB2 、T/K值及尿中微量白蛋白 (ALB)均显著下降 (P <0 .0 1) ,血 6 -K -PGF1a显著上升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抵克立得可改善早期DN患者微循环 ,降低DN患者尿ALB排泄 ,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治疗作用。②方法 早期DN病人 62例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行饮食控制及应用胰岛素或糖适平控制血糖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川芎嗪治疗 ,共 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肾小球滤过率 (GFR)、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R)、血和尿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③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血糖、GFR、UAER、血和尿 β2 MG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 (t=2 .917~ 5 .12 6,P <0 .0 5 ) ,而治疗组GFR、UAER、血 β2 MG改善优于对照组(t=2 .10 5~ 2 .864 ,P <0 .0 5 )。川芎嗪治疗过程中对病人无明显的副作用。④结论 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有明显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生化和肾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DN模型组(DN)、DN+贝那普利组(ACEI)和DN+ATRA组(ATRA)。ACEI组给予贝那普利灌胃,ARTA组给予ATRA灌胃,NC和DN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饲养4周后观察大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DN组、ACEI组和ATRA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DN组、ACEI组和ATRA组大鼠血糖较NC显著升高(P0.01),DN组肾重、肾脏肥大指数及尿UAlb/UCr均显著高于DM组,ACEI组和ATRA组较DN组则明显下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CEI组和ATRA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肾脏病理显示DN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细胞肥大,系膜基质轻度增生,基底膜略增厚,ACEI组和ATRA组上述改变较DN组为轻,肾小球体积有所缩小,系膜基质增生不明显,而ACEI组和ATRA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贝那普利和ATRA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均有治疗作用,为DN的早期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但二者之间的比较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①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1)与 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 2型糖尿病早期、临床期和肾衰竭期 3组糖尿病肾病病人各 15例的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和生长激素 (GH)水平 ,正常人 15例为对照组。③结果  3组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IGF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F =5 9.84 ,q =13.6 7~ 16 .10 ,P <0 .0 1) ,且与肾小球滤过率 (GFR)无显著相关 (r =0 .2 5~ 0 .4 1,P >0 .0 5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GH与GFR水平呈正相关 (r =0 .6 7,P <0 .0 1) ,且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F =3.0 2 ,q=2 .85 ,P <0 .0 5 )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IGFBP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肾衰竭组 (F=9.92 ,q =3.70~ 6 .73,P <0 .0 5 ,0 .0 1) ;除肾衰竭组外 ,其他各组的IGF1与IGFBP3均呈正相关 (r =0 .5 2~ 0 .72 ,P <0 .0 5 ,0 .0 1)。④结论 血清IGF1对 2型糖尿病肾病的致病无重要作用 ;血清生长激素可能存在对 2型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IGFBP3为IGF1的主要结合蛋白 ,与其血清浓度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onⅡ ,AngⅡ )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o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 ,ACEI)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 tein 1,MCP 1)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MCP 1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人DN肾组织MCP 1蛋白和mRNA表达 ,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68;对DN患者采用随机给予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量 ,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尿液MCP 1水平。结果 DN肾小管间质MCP 1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小管间质病变愈重 ,MCP 1表达愈高 (P <0 .0 1)。DN肾小球MCP 1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 5 ) ,各级肾小球病变间无明显差异。DN肾小管间质CD68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各级小管间质病变间差异明显 (P <0 .0 1)。DN肾小球CD68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 5 ) ,各级肾小球病变间无明显差异。DN尿液MCP 1水平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与肾小管间质MCP 1表达呈正相关 ,服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均可降低尿液MCP 1水平。结论 DN患者肾组织内MCP 1表达与肾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形成有关 ,血管紧张素Ⅱ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抑制单核 巨噬细胞浸润而改  相似文献   

18.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球肥大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N)组与糖尿病肾病(DN)组。大鼠单侧肾切除后 ,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 ,观察第 4、8、12周血糖、体重、尿白蛋白排泄 (Ualb)和 2 4h尿蛋白定量 (2 4hUpro)的变化 ,同时观察 12周时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面积及体积、肾重、肾组织总蛋白含量和肾皮质CTGF表达的改变。结果 :DN组 2 4hUpro、Ualb和Ccr较N组明显增加 (P <0 .0 1) ,肾小球面积及体积、肾重和肾组织总蛋白含量均较N组显著增加 (P <0 .0 5或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检测结果显示 ,DN组肾皮质CTGF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 (P <0 .0 1) ,CTGF表达与肾小球体积及 2 4hUal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均为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CTGF表达增加可能是DN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川芎嗪、山莨菪碱、蝮蛇抗栓酶及卡托普利对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 (DN)的预防作用。方法 SD大鼠 6 0只 ,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各糖尿病治疗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治疗 ,每周 5次 ,共 14周。取肾脏行光镜和电镜检查 ,并进行图像分析 ,同时测定蛋白糖基化产物 (GP)。结果 与糖尿病组比较 ,各治疗组肾组织中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除蝮蛇抗栓酶组外 ,其他治疗组大鼠肾小球截面积亦明显缩小 (P <0 .0 5 ) ;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显著不均匀增厚 ,而各治疗组病变较轻 ,尤以卡托普利组疗效最为明显。结论 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治疗可减慢实验大鼠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梅  李必迅  满安 《广西医学》2004,26(10):1425-142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老年DN患者分为对照组 35例 ,治疗组 37例 ,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 ,治疗组给以PGE1(凯时 ) 10 μg加于生理盐水 2 5 0ml中静滴 ,每天 1次 ,共两周。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 2 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 (UAE)及血液流变指标。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UAE及各血液流变指标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UAE显著下降 (P <0 0 1)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 ,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则高于治疗前 (均为P <0 0 5或 0 0 1)。两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血液及神经系统损害 ,静脉滴注过程亦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比较有明显改变 (均为P <0 0 5或 0 0 1)。结论 PGE1(凯时 )治疗老年DN疗效明显 ,不良反应少 ,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