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阐明脑梗死和阿尔茨海默病间的关系.方法 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l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磷酸化和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的变化;TUNEL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磷酸化tau蛋白的关系.结果 缺血再灌注6 h后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发生异常高度磷酸化,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3 d神经细胞的凋亡和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变化,脑梗死可能促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低状态大鼠大脑皮层tau蛋白部分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分别以甲状腺片及丙基硫氧嘧啶片灌胃4周造模成甲状腺机能亢进组(甲亢组)及甲状腺机能减低组(甲减组),温度计记录大鼠直肠温度,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放免法检测血浆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Western blot法分析大脑皮层内总tau蛋白、tau蛋白上部分位点(Ser199、Thr205、Thr212、Ser214、Ser396及Ser422)的磷酸化水平,免疫组化SP法分析tau蛋白Ser396/404位点上磷酸化水平。结果 甲亢组大鼠直肠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甲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甲亢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甲减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显著下降。3组大鼠海马回总tau蛋白无差异,但在检测磷酸化位点Ser199、Thr212、Ser214、Ser396及Ser422的磷酸化程度上甲减组都显著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而后两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差异。tau蛋白在Ser396/404位点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甲减组大鼠海马CA3区大量阳性表达细胞,而其他两组在此区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①甲状腺功能减低大鼠大脑皮层tau蛋白呈Alzheimer样过度磷酸化改变。②低代谢可能参与了甲状腺功能减低大鼠tau过度磷酸化的形成。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虽代谢率及体温都升高,但不影响大脑皮层tau蛋白磷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1型糖尿病增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发病风险的机制,采用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以同龄Wistar大鼠为对照组(CTL),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造成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T1DM).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胰岛素;蛋白质印迹分析海马内总tau蛋白及tau蛋白上部分位点(Ser199/202、Ser214、Ser396及Ser422)的磷酸化水平及胞质内总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磷酸化GSK-3β水平;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海马神经细胞内tau蛋白上位点Ser396磷酸化状态;蛋白磷酸酯酶2A(PP2A)、蛋白磷酸酯酶2B(PP2B)试剂盒检测PP2A、PP2B活性.结果 T1DM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CTL)显著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TIDM组大鼠海马总tau蛋白水平与CT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tau蛋白上位点Ser199/202、Ser214、Ser396及Ser422上磷酸化程度有明显升高,Tau-1所检测的Ser199/202位点的非磷酸化水平较CTL组显著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1DM组海马区tau蛋白位点Ser396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CTL组.两组总GSK-3β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IDM组磷酸化GSK-3β水平较CTL组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磷酸酯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T1DM组PP2A活性显著下降至CTL组的1/3,而PP2B活性不变.结论 1型糖尿病大鼠海马中.主要由于PP2A活性下降导致tau蛋白呈Alzheimer样过度磷酸化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β样淀粉蛋白(Aβ1-40)引起的PC12细胞tau蛋白磷酸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IGF-1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Aβ1-40处理后PCI2细胞tau蛋白磷酸化、总tau蛋白、糖原合成激酶3 β(GSK-3β)和磷酸化GSK-3βSer9的表达情况;观察IGF-1或GSK-3β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IACl)对Aβ1-40诱导PCI2细胞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IGF-1均能提高PC12细胞生存率,1μg/mL IGF-1作用最明显.tau蛋白Ser396、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Aβ1-40诱导后3 h开始增高,12 h达到高峰;总tau蛋白的变化趋势与tau蛋白磷酸化的改变大体一致.在tau蛋白磷酸化达高峰时,GSK-3β的表达增加而磷酸化GSK-3βSer9的表达减少.用IGF-1或LiCl处理后,可减轻Aβ1-40所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同时GSK-3β的表达下降而磷酸化GSK-3βSer9的表达增加.结论 Aβ1-40可使PC12细胞tau蛋白Ser396、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该作用主要通过激活GSK-3β实现.IGF-1可抑制GSK-3β的活性,最终达到减轻Aβ1-40所诱导的PC12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人参皂苷Rg1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激动亚基p35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胎鼠皮层神经元CDK5的两个亚基cdk5和p35/p25的蛋白水平,以及CDK5的磷酸化底物tau蛋自在Thr205和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凝聚态Aβ25-35(20μmol/L)作用于皮层神经元12h,皮层神经元中p35裂解成p25的数量增多,tau蛋白在Thr205和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对cdk5亚基表达水平的影响不明显。人参皂苷Rg1和calpain特异性抑制剂calpeptin可稳定皮层神经元的p35蛋白,减少p25生成,人参皂苷Rg1和CDK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可减轻凝聚态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结论CDK5可能参与人参皂苷Rg1减轻寡聚态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程度和总tau蛋白表达、以及CGRP对缺血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和总tau蛋白显著升高(P<0.05);CGRP组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总tau也降低(P<0.05)。结论:CGRP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磷酸化程度,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可能对缺血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Aβ25-35诱导HEK293细胞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建立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模型,探讨秦皮乙素(Esc)对该模型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Esc预孵HEK293细胞24 h,再用Aβ25-35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Western blot检测Tau蛋白Ser396、Ser199位点磷酸化水平及GSK-3β磷酸化水平,以评价Esc对Aβ25-35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10μmol/L Aβ25-35作用于HEK293细胞6 h,Tau蛋白Ser396和Ser199位点磷酸化水平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2.1和2.0倍,GSK-3β磷酸化水平增加至对照组的1.4倍,而预孵Esc(50、100、200μmol/L)24 h均可降低上述3个指标,其中200μmol/L作用最强,可使上述指标分别降低(57.2±5.3)%、(53.4±3.0)%和(59.3±2.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孵10 mmol/L LiCl可使上述指标分别降低(39.4±5.6)%、(36.7±2.8)%和(39.6±2.6)%,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c可降低Aβ25-35诱导的HEK293细胞Tau蛋白Ser396和Ser199位点过度磷酸化,该作用可能与Esc抑制GSK-3β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程度和总tau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和总tau蛋白表达比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NGF组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高于假手术组,NGF组总tau表达也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NGF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磷酸化程度,NGF可能通过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对缺血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上调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PP2A活性抑制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1确定最佳转染条件:将Src质粒DNA(0.2、0.4、0.6、0.8 μg)瞬时转染入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euro-2A cell,N2a细胞),观察不同量Src对PP2A催化亚基C磷酸化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2将0.6 μg Src质粒DNA转染入N2a细胞,24 h后加入CIG(50、100、200 μg/mL)共同孵育24 h,观察CIG对Src、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p-PP2Ac及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结果 1转染Src(0.2、0.4、0.6 μg)质粒DNA到N2a细胞,Src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PP2Ac水平上调,PP2Ac蛋白总量表达无变化,tau蛋白在Ser 199/202、Ser 396位点磷酸化显著增加;转染0.8 μg Src质粒DNA到N2a细胞与转染0.6 μg Src相比,p-PP2Ac表达下降,PP2Ac蛋白总量表达无变化,tau蛋白在Ser 199/202、Ser 396位点磷酸化降低。2转染0.6 μg Src质粒DNA到N2a细胞,Src蛋白表达增加,p-PP2Ac表达增加,tau蛋白在Ser 199/202、Thr 205、Thr 217以及Ser 396位点的磷酸化明显增加;CIG对Src蛋白表达无影响,能够抑制p-PP2Ac的表达,抑制tau蛋白在Ser 199/202、Thr 205、Thr 217以及Ser 396位点的磷酸化。此外,CIG能上调PTP1B蛋白表达。结论 CIG对Src蛋白无明显调节作用,但能通过增加PTP1B的表达,降低PP2A催化亚基C磷酸化,从而升高PP2A活性,进一步降低tau的过度磷酸化。CIG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将会给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人参皂苷Rgl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激动亚基p35的影响. 方法 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胎鼠皮层神经元CDK5的两个亚基cdk5和p35/p25的蛋白水平.以及CDK5的磷酸化底物tau蛋白在Thr205和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凝聚态Aβ25-35(20μmol/L)作用于皮层神经元12 h.皮层神经元中p35裂解成p25的数量增多,tau蛋白在Thr205和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对cdk5亚基表达水平的影响不明显.人参皂苷Rgl和calpain特异性抑制剂calpeptin可稳定皮层神经元的p35蛋白,减少p25生成,人参皂苷Rgl和CDK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可减轻凝聚态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结论 CDK5可能参与人参皂苷Rgl减轻寡聚态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