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表明树鼩对戊巴比妥钠、速尿、肝炎灵和敌百虫产生与大鼠相似的药理效应,但其效应强度不同。树鼩对药物的敏感性比大鼠低,连续多次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使树鼩产生睡眠,麻醉和呼吸频率降低一半所需的剂量以及单次腹腔注射速尿产生50%最大利尿效应所需的剂量平均为大鼠产生相同强度效应的1.53倍。树鼩对药物的耐受  相似文献   

2.
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中枢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氧化槐定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观察并测定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对阈剂量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小鼠外观活动和自发活动的影响及对戊四氮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结果 ip 1/ 16、1/ 8、1/ 4LD50 剂量的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都能引起小鼠自发活动的减少(P <0 .0 5 ) ,戊巴比妥钠入睡时间缩短 (P <0 .0 5 ) ,睡眠时间延长 (P <0 .0 5 ) ,并能明显加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 (P <0 .0 5 )。 1/ 4LD50 的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均不能对抗戊四氮致惊厥作用。结论 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均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表现为镇静催眠。同比剂量氧化槐定碱在对小鼠自主活动抑制 ,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略强于氧化苦参碱 ,但氧化苦参碱对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略强于氧化槐定碱。  相似文献   

3.
树鼩、恒河猴和大鼠脑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树鼩脑发育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为树鼩替代啮齿类和部分替代猴作为脑疾病模型奠定基础.方法用3%戊巴比妥钠按每千克体重1.2mL深度麻醉SD大鼠、树鼩和恒河猴,处死取脑;分离海马、小脑,称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动物从新生到亚成体阶段,脑的绝对重均分别增加5.86、6.77和2.05倍;然而,小脑和海马的增重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结论树鼩智力水平明显高于大鼠,可以考虑用树鼩替代啮齿类和部分替代猴作为脑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产生的阈剂量.方法 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入睡、痛觉消失、呼吸抑制、心功能抑制时注射的药物剂量.结果 随着剂量增加,家兔依次表现出催眠、麻醉、呼吸和心功能抑制效应.结论 戊巴比妥纳多种效应对应存在着多个阈剂量值,而不是只有一个.由于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GABAA受体,这种阈剂量值的不同可能意味着在不同效应部位存在着亲和力不一致的受体亚型,或者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盐酸溴己新阿莫西林胶囊的一般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盐酸溴己新阿莫西林胶囊对动物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毒性。方法 :小鼠一次性口服 (ig)药物后 ,测定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耐受性 ;腹腔注射 (ip)测其LD50;记录给猫灌药后不同时间的心电图和呼吸变化 ;大鼠按不同剂量ig2个月作长期毒性研究。结果 :本品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无影响 ,与安钠咖和戊巴比妥钠均无协同作用和抑制作用 ;对猫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均无影响 ;小鼠ig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g/kg;ip的LD50 为3842.82mg/kg;给大鼠ig2个月 ,对动物的各项检查指标均无影响。结论 :本品对动物的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均无影响 ,长期服用本品无明显毒副作用 ,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对树[鼠句]产生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产生的副作用,建立安全、可靠的实验树购麻醉技术方法。方法选用成年树[鼠句]共110只,60只腹腔注射盐酸氯胺酮溶液(40mg/kg);50只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50mg/kg),观察麻醉效果。结果盐酸氯胺酮对树[鼠句]麻醉诱导期为2.78±1.28min,麻醉期为10.12±2.13min,麻醉期间有大量唾液分泌:戊巴比妥钠对树[鼠句]的诱导期为4.84±2.15min,麻醉期为51.95±12.94min,麻醉持续时间长,动物平静,体温下降极显著。结论一定剂量的盐酸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均能对树购产生麻醉效果,并安全可靠;盐酸氯胺酮显效快、麻醉维持时间短,戊巴比妥钠则麻醉维持时间长,动物非常安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并比较麻黄碱(ephedrine,E)、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及其水杨酸衍生物麻黄碱水杨酸(ephedrine salicylate,ES)及伪麻黄碱水杨酸(pseudoephedrine salicylate,PES)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 观察E、PE、ES和PES ip给药对ip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及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观察4种药物与阈下剂量戊四氮、烟碱及印防己毒素的协同作用。结果除大剂量(100mg/kg)E外,PE、ES和PES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E及较大剂量(≥50.0mg/kg)PE、ES及PES能缩短ip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小剂量(12.5~25.0mg/kg)PES能缩短ip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较大剂量的E、PE及ES与阈下剂量戊四氮有协同作用,大剂量ES与阈下剂量烟碱及印防己毒素有协同作用,各剂量PES均不能增强阈下剂量致惊剂的作用。结论E、PE及ES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PES无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培与野生天麻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栽培种植条件往往影响其所含成分与药理效应。为此,本文比较研究了人培与野生天麻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微循环等方面的药理效应。现小结如下。材料与药物制备实验所用的人培与野生天麻(Gastrodiaelata BLume)由本院药用真菌科研组提供及鉴定。经本院药厂制成天麻注射液(0.48克/2毫升)供药理实验使用。方法与结果一、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小鼠、大鼠进行药理实验发现:戊巴比妥钠的镇静剂量和麻醉剂量均不能预防丁吡卡因的毒性反应,而更大剂量,不但没有防护效应,反而出现协同的毒性作用,γ-羟丁酸钠对丁吡卡因的毒性有较明显的防护作用;γ-羟丁酸钠、安定能明显提高耐缺氧能力,其预防丁吡卡因毒性作作较强,可能与此何关。临床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γ-羟丁酸钠应该是值得考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乙醚、速眠新在实验树鼩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40只树鼩随机分为(A、B、C、D)4组,按乙醚组和速眠新0.3、0.6 ml/kg两种注射剂量和0.3 ml/kg剂量加苏醒灵组,每个剂量是一处理组,每组10只,速眠新按剂量进行肌肉注射麻醉.结果 分别给予麻醉药后A、B、C、D组分别在0.62±0.41 、6.63±0.43、5.89±0.42、6.20±0.22 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为3.83±0.26、32.82±3.19、38.68±1.67、5.55±0.57 min; 麻醉维持期呼吸频率分别是每分钟66.75±3.23、71.16±2.89、47.17±0.45、69.50±2.00 次; 心率每分钟97.92±0.63、 99.08±0.77、67.67±2.43、99.08±0.77次, 直肠体温38.83±0.17、39.42±0.25、37.60±0.19、38.16±0.70 ℃.结论 乙醚麻醉对树鼩的麻醉效果良好,速眠新剂量在0.3~0.6 ml/kg肌肉注射麻醉实验树鼩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犬和大鼠血浆及脑组织匀浆中的抗痫灵含量。 根据犬一次口服抗痫灵60mg/kg的血药浓度——时间消除曲线,按二房室开放模型,一级动力学推算出抗痫灵的药物动力学各项参数如下:峰浓度为8.8414μg/kg,峰时间为1.5小时,消除半衰期为9.2小时,消除速率为0.1096~(-h),血浆清除率为0.8329L/kg·h和表观分布容积为1.9426L/kg·h。抗痫灵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94%。 大鼠一次口服抗痫灵400mg/kg的抗惊厥效应和血浆、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密切相关。抗痫灵的血浆和脑组织中浓度比值约为10(9.30~12.14),说明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可以反映药物的抗惊厥药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鹅绒藤对小鼠抗惊厥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鹅绒藤全草水提物和氯仿提取物的抗惊厥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超强电休克惊厥(MES)和戊四氮惊厥(MET)法研究提取物对实验性惊厥的影响;自主活动仪法观察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转轮法测定提取物对小鼠的最小中枢神经系统毒性;采用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观察提取物对镇静催眠药物的协同作用。结果:鹅绒藤水提物可以对抗戊四氮惊厥(ED50=2.34g/kg),鹅绒藤氯仿提取物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无作用。鹅绒藤氯仿提取物可以对抗最大电休克(ED50=1.34g/kg),而水提物无对抗最大电休克的作用。两种提取物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30ms/ks,ip)的催眠效应有协同作用,水提物作用的ED50为2.36g/kg,氯仿提取物作用的ED50为0.75g/kg。两种提取物对实验小鼠自主活动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两种提取物未呈现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结论:鹅绒藤全草水提物和氯仿提取物可以对抗不同的小鼠实验性癫痫模型,鹅绒藤抗癫痫作用广泛,同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龙骨,磁石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龙骨、磁石水煎剂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行为药理为方法观察并测定龙骨、磁石对小鼠最大耐受量,对小鼠自发活动及对阈下剂量和阈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ip龙骨、磁石水煎剂200g/kg小鼠最大耐受量倍数为667,龙骨、磁石水煎剂50、25g/kg等均可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纳小鼠的入睡率,可显著缩短戊嘏比妥钠小鼠的入时间并能延长其睡眠时间。结论 1)龙骨、磁石均对小鼠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2)同浓度时龙骨的镇静催眠作用强于磁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由赣皖乌头提得总生物碱,从中分得结晶性生物碱单体——牛扁灵碱,并进行了药理研究。通过犬、猫急性实验,证明赣皖乌头总碱有明显而持久的降低血压作用。小白鼠热板法镇痛试验,牛扁灵碱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痛阈提高率与杜冷丁相似。小白鼠催眠试验证实,牛扁灵碱对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的协同作大。  相似文献   

15.
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和大鼠光辐射热甩尾法测试,均证实钩吻碱提高痛阈的作用。小鼠im,SC钩吻碱有增强戊巴比妥钠与水合氯醛的催眠作用。小鼠连续ip钩吻碱5d,末见镇痛作用产生明显的耐受性。小鼠ip钩吻碱连续7次后,不出现sc烯丙吗啡诱发的跳跃反应。小鼠ip钩吻碱无吗啡样S形竖尾反应。钩吻  相似文献   

16.
龙骨酸枣仁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观察龙骨和酸枣仁水煎剂对实验小鼠自发活动、睡眠、惊厥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小鼠连续灌胃1周龙骨、酸枣仁水煎剂25g/kg、50g/kg,通过测定药物对动物活动箱中小鼠自发活动次数,观察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入睡率的影响,以及对硝酸士的宁惊厥作用的影响,来比较龙骨和酸枣仁的作用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龙骨、酸枣仁水煎剂大小剂量组均可明显减少自发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入睡率;对抗硝酸士的宁惊厥发作的作用.结论:龙骨、酸枣仁水煎剂对小鼠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同浓度时大剂量的镇静催眠作用强于小剂量,相同剂量时酸枣仁的作用强于龙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乙酯三种麻醉药物对雌性SD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戊巴比妥钠(40mg/kg)、水合氯醛(400mg/kg)、氨基甲酸乙酯(1g/kg)腹腔注射麻醉雌性SD大鼠,麻醉20min后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大鼠血液细胞学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三种不同药物麻醉雌性SD大鼠20min后,某些血液细胞学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麻醉药物可对雌性SD大鼠的血液学指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香青兰有效部位滴丸的药效学。方法 小鼠被灌胃给予香青兰有效部位滴丸,观察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诱导睡眠时间、小鼠抗疲劳能力、尿量和大鼠离体灌流心脏心功能等的影响。结果 香青兰有效部位滴丸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诱导下小鼠睡眠时间,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增加小鼠尿量;同时可以增加大鼠离体灌流心脏冠脉流量变化率和心肌收缩力变化率。结论 香青兰有效部位滴丸具有明显镇静、催眠、利尿、抗疲劳作用,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芎归滴丸急性毒性试验,采用ICR系小鼠,ig给药LD50为1716.88mg/kg体重,ip给药LD50为526.9mg/kg体重,死亡动物的内脏肉眼未见异常改变;长期毒性试验,Wistar大鼠ig剂量为85.5、42.75、21.37mg/kg·d(人用量的50、25及12.5倍),共计给药90d,对大鼠一般情况的观察和对大鼠脏器系数、血象、肝肾功能、血糖的影响以及组织学研究(系统尸检和病理组织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脏器系数比值正常,未发现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急性毒性并与其原料药进行比较。方法小鼠一次性灌胃(ig)或腹腔注射(ip)阿奇霉素分散片及其原料药,观察14天内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小鼠ig和ip阿奇霉素分散片的LD50分别为3581.0和516.6 mg.kg-1,ig阿奇霉素原料药的LD50为3419.8 mg.kg-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常用量(3.6~7.2 mg.kg-1)的747~1494倍、71~143倍和475~950倍。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按临床常用剂量口服给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