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药越来越被世界许多国家接受,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医的翻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把中医的理论和思想完整准确地传播到国外,是中医药大学英语教育中有必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医翻译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在英语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术语的翻译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种种翻译原则和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宏观翻译理论的指导,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多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或者立论不够严密。文章试图运用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结合中医药术语的文化性和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来具体探讨中医药术语英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作者指出,中医药术语的英译需要在文化翻译和科技翻译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在当前的国际化潮流中,一方面注意传播文化时原文的文化特质和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注意英译术语的信息性特征和技术化、国际化标准,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精品向世界各国的传播,并最大化地实现对世界医药科学和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亚细安(东盟)国家的中医药组织亚细安各国中医药是随着中国移民南来后,就成为了亚细安各国的民族传统医药之一而存在和发展至今。亚细安最早的中医药组织,计有地缘性的茶阳回春馆中医留医所(马来西亚,1878年设立)、业缘性的菲律宾中华医学会(1922,即现在...  相似文献   

4.
庞国明 《当代医学》2006,12(8):38-39
几千年的风霜雨雪,造就了中国医学的奇葩。中国传统中医早已随着国人一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接受了中医的存在。相关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卫生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医药已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翻译历史回顾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启蒙、早期、艰难的发展、逐趋成熟四个时期简要地回顾了中医药翻译的历史,追述了各个时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中医药翻译在词(辞)书、系列丛书、教材以及翻译理论的形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概要介绍和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6.
医药文化交流是推动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两宋时期政府重视同其他国家的医药学交流,中日、中朝、中阿诸国的医药交流愈加频繁。中国的医药知识促进其他各国医药学的发展,外来的药物及临证治疗技术亦丰富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内容,促使中医药学自身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7.
正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医药国际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国际化之路有赖于翻译。然而,中医药翻译难!中医药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哲学等方面的诸多信息。其一、中医药以中医药典籍为基础,中医药典籍用古文写就。其语言通常言简意赅,但存在语义深奥、隐晦难测之弊。加之时代变迁,语义转变之大可似沧海桑田。另这些典籍也具有古典文学特点,一些文学手法如演绎、比喻、借代、夸张存于中医药文献典籍中。主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中医药科教概况,探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医药科教所面临的问题。 方法 通过在世界中医药科技信息专题服务网搜集信息,并应用计算机检索近几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有关介绍沿线国家中医药科教概况的相关文献,最后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医药科教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南亚、非洲、欧洲、南太平洋岛国发展较快,尤以东南亚发展普及,中医学院和学术组织众多,并与中国学习交流密切;非洲发展迅速,中非双方积极开展各种交流合作项目;欧洲发展日渐成熟,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医药的迅速发展是近几十年开始,中医药科教水平发展伴随着中医药在欧洲的认可程度提高而提高;太平洋岛国发展创立先锋,在澳大利亚可攻读本科学位,科教水平发展较快;南亚、西亚则发展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南亚和西亚众多国家重视发展自身的传统医学。 结论 沿线各国中医药科教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模式和机构发展不平衡上,中医药科教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语际间的交流活动,本身就存在着文化差异,而中医药翻译是专业知识与翻译技巧的高度结合。由于专业翻译人员的短缺,造成中医药翻译参差不齐。旨在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达到规范专业术语英译的目的,最终使中医尽快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世界传统医学的主流,其传承和发展以及传播离不开教育。世界各国对中医药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不仅推动了中国中医药对外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各国业内人士意识到中医药教育的巨大潜力。中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3.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头孢他啶(泰得欣)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5年8-10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泰得欣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 泰得欣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18.
罗岩 《当代医学》2010,16(11):247-248
患者女,19岁,体检发现全身多处固执破坏4个月。影像学检查:平片及CT平扫检查:双侧髂骨、耻骨、股骨颈及股骨上段均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略呈膨胀性,边界清楚,部分可见硬化边。双侧肱骨上段、肩胛骨近关节盂处骨质及股骨下段、右胫骨近端、左腓骨中上段可见多个囊性骨及右侧锁骨亦可见多发局限性低密度减低区、略呈膨胀性(图1、5)。MRI平扫:脊柱可见多个囊状长T1长T2信号,部分略呈膨胀性。(图2~4)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月至1991年6月经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癌107例,其中100例经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阳性率93.5%,7例阴性者均经手术证实。本文分析了胃癌的内镜特征(中、晚期胃癌、一点癌)和病理特点,并就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在胃角、胃窦部的溃疡、糜烂、结节状及粘膜粗糙不平应仔细观察并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