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凝结大脑中动脉大鼠为脑缺血实验模型(MCAo),以缺血区细胞内钙调素(CaM)含量为指标,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作用。实验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引起的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了脑细胞,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复合针型固体氧电极监测MCAo 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PO2 的动态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结果和结论 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延缓了脑组织的低氧状态的发展,从而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措施,可用于中风急救。多年来,我们对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中风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在确定其疗效的同时,对其作用的环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从生化角度探明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H+浓度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0周龄wiste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由国家药物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购入后适应饲养观察1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发病72小时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50例中风发病72小时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正常治疗,刺络组另加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分别96%和84%,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发病72小时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期患者意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以中风发病后3d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病情分为损伤大面积、中面积、小面积3组,每组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 刺络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正常治疗,仅刺络组增加井穴刺络放血。将意识状态进行量化,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的变化。结果: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收缩期血压上升;可使各组患者的心率加快。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  相似文献   

6.
“手十二井穴”放血抗兔实验性脑缺血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国平  邓常青 《针刺研究》1999,24(2):101-104
结扎家兔双侧颈总动脉2小时后,可使其脑组织Ca~(2+)含量升高(P<0.01),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上升(P<0.05),脑组织 cAMP含量升高(P<0.05),而缺血后脑组织 SOD活性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和 P<0.05)。提示脑缺血后脑细胞内 Ca~(2+)超负荷,自由基产生增加。在缺血同时对家兔施行“十二井穴”放血,可使脑组织Ca~(2+)含量下降(P<0,05),MDA含量下降(P<0.05),cAMP含量降低(P<0.05),而 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手十二井穴”放血可对抗脑缺血后细胞内Ca~(2+)超负荷,防止氧自由基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郭义,张艳军,王秀云,徐汤苹300065天津市第二医院任树生,任焕忠,王新主题词十二井穴,放血,中风/针刺疗法,血流动力学/针刺效应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风初起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整理近15年来国内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章,从对缺血区电解质Ca2+、Na+、K+、H+的影响,对脑缺血相关代谢产物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对肿瘤坏死因子-α、c-fos蛋白和HSP70蛋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证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有效地保护缺血脑细胞,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增强脑的修复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目前研究尚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 ,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10.
张晶 《中医药学刊》2002,20(6):814-815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一筹莫展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11.
丁晶  郭义 《中国针灸》2004,24(10):673-676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发病3天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刺络组另加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5分钟、30分钟、50分钟、80分钟患者的神志变化(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1)刺络组患者各时段GCS评分改善,与刺络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刺络放血对脑梗死、脑出血患者GCS的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Ca2 在中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据现代研究表明[1] ,胞内Ca2 浓度升高是造成脑细胞死亡的一个重要环节。脑缺血引起突触前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细胞外液中的Ca2 通过电压门控通道和NMDA受体门控通道进入细胞内 ,细胞内由于ATP供应不足和乳酸酸中毒 ,以及磷脂酶的激化 ,使细胞内的结合钙大量释放 ,引起胞浆Ca2 浓度异常升高 ,受Ca2 调节的磷脂酶、蛋白酶、核酸内切酶等被激活而导致膜磷脂分解和细胞骨架破坏 ,使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为中风初起的急救措施 ,我们前期工作表明 ,手十二井穴刺…  相似文献   

13.
李博  李宛蓉 《陕西中医》2020,(11):1529-1533
目的:本研究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效的平台基础上,从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的角度出发,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在改善TBI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小鼠TB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48、72 h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于造模后24 h通过HE染色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病理损伤的影响,于造模后12、24、48、7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创伤前 m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井穴放血组的mNSS 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井穴放血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 、24 、48、72 h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蛋白表达,缓解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十二井穴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以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为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缺血区脑组织原癌基因蛋白(c-fos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针刺十二井穴能增强c-fos蛋白的表达,与同时间段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十二井穴可通过快速提高缺血区c-fos蛋白的含量改善神经细胞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道安 《针刺研究》2007,32(5):333-333
第三届中国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洲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最近在中国广西南宁召开。在研讨会上,中国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黄琴峰教授分别做了“中国古代刺血考”和“刺血疗法临床应用现代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的学术报告,肯定了刺络放血的理论出处及现代应用和研究情况。中国天津中医药大学郭义教授、陈泽林副教授和王秀云教授分别做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三部分三棱针”“刺络放血在俄罗斯”的学术报告。中国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的林辰院长做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相似文献   

16.
何剑炜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54-1055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改善及并发症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及中药灌肠,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手十二井穴放血及中药灌肠法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昏迷的改善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风初起的急救措施——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郭义周智良周国平马岩王秀云胡利明徐汤苹张艳军(天津中医学院300193)图书分类号R246.6关键词中风/针刺疗法急症处理放血疗法天津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天津市教委重点学科基金资助项目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用K~+、Na~+敏感性微电极监测凝结大脑中动脉的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K+、Na+浓度的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的动物实验,说明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中重要生化改变的K+、Na+浓度有良性调整作用,可能缓解了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岩Fan  郭义 《中国针灸》1997,17(9):562-564
本文阐述了用K^+、Na^+敏感性微电极监测凝结大脑中动脉的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K^+、Na^+浓度的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的动物实验,说明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中重要生化改变的K^+、Na^+浓度有良性调整作用,可能缓解了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煤气中毒小鼠的促醒作用,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共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分批在罐内静式吸入含一氧化碳(CO)浓度为4 300 ppm的空气60~70 min,正常组小鼠不给予CO气体,置于空罐中,时长同模型组。小鼠从罐中取出后,治疗组进行手十二井血刺络放血。观察染毒后即刻、1 h和4 h小鼠意识状态和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昏迷时间明显缩短;染毒后1 h和4 h,治疗组小鼠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CO中毒小鼠具有促醒作用,可以缩短昏迷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以降低小鼠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