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及功能被破坏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环节之一。"线粒体-肠道菌群交互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是人体气与血,正与邪,气机运行和病理产物之间平衡与失衡的一个体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与中医"气虚""痰浊""瘀血"的机理有相似之处。益气化痰通络法可通过保护线粒体、干预肠道菌群的作用调节机体的气血平衡,达到益气化瘀、补气化痰、活血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60例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尿潴留患者,进行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的针刺治疗,14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1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愈率51.6%。总有效率91.6%。结论: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是一种效果明显、简便安全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何剑炜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54-1055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改善及并发症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及中药灌肠,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手十二井穴放血及中药灌肠法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昏迷的改善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何剑炜  白慧梅 《中医杂志》2012,53(16):1401-1403,1415
目的观察颈腰夹脊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均采用体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颈腰夹脊刺配温针灸,两组均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左椎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右椎动脉EDV、右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左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右椎动脉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腰夹脊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可改善瘫痪肢体的肌肉痉挛状态,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在降低中风后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保留灌肠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昏迷患者促苏醒及并发症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昏迷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法救治中风急性期意识障碍及控制并发症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疾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机理和研究进展,阐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法及疗效,明确了针灸治疗的优势及广阔前景,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争议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中风后皮质盲多见于双侧枕叶梗死或者出血者,主要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近年,笔者用针刺治疗中风后皮质盲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后共济失调患者124例,采用头针、体针结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根据Berg平衡量表评定结果,总有效率93.5%。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数比较,总有效率91.1%。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综合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针灸及中药灌肠。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为68.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39.6%,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综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昏迷量表(GCS)评分综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腑泻浊法配合针刺治疗重症后循环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及针刺风池、风府及颈夹脊,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14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通腑泻浊法配合针刺治疗对重症后循环脑梗死的意识障碍的改善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