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晶  郭义 《中国针灸》2004,24(10):673-676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发病3天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刺络组另加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5分钟、30分钟、50分钟、80分钟患者的神志变化(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1)刺络组患者各时段GCS评分改善,与刺络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刺络放血对脑梗死、脑出血患者GCS的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干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程在6h以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刺络组另加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刺络前、刺络后即刻、刺络后30min、刺络后50min~1h、刺络后3.5~4h,观察患者Glasgow昏迷(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刺络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无明显差异.刺络组各时间段GCS评分改善与刺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刺络后30min、50min~1h、3.5~4h有明显改善.刺络后即刻,刺络组患者GC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刺络后30min,刺络后50min~1h,刺络后3.5~4h GC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意识状态.有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45/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35/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全血还原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期患者意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以中风发病后3d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病情分为损伤大面积、中面积、小面积3组,每组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 刺络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正常治疗,仅刺络组增加井穴刺络放血。将意识状态进行量化,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的变化。结果: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收缩期血压上升;可使各组患者的心率加快。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保留灌肠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昏迷患者促苏醒及并发症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昏迷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法救治中风急性期意识障碍及控制并发症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马岩Fang  郭义 《针刺研究》1999,24(2):105-107
本文以凝结大脑动脉大鼠为脑缺血实验模型(MCAO),以缺血区细胞内钙调素(CaM)含量为指标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作用。实验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时脑缺血引起民的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了脑细胞,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凝结大脑中动脉大鼠为脑缺血实验模型(MCAo),以缺血区细胞内钙调素(CaM)含量为指标,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作用。实验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引起的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了脑细胞,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使脑梗塞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病残程度。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头针组及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有效率(97%)明显高于头针组(87%)和对照组(73%)(P<0.05和P<0.01);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头针组及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表明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煤气中毒小鼠的促醒作用,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共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分批在罐内静式吸入含一氧化碳(CO)浓度为4 300 ppm的空气60~70 min,正常组小鼠不给予CO气体,置于空罐中,时长同模型组。小鼠从罐中取出后,治疗组进行手十二井血刺络放血。观察染毒后即刻、1 h和4 h小鼠意识状态和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昏迷时间明显缩短;染毒后1 h和4 h,治疗组小鼠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CO中毒小鼠具有促醒作用,可以缩短昏迷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以降低小鼠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发病72小时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50例中风发病72小时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正常治疗,刺络组另加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分别96%和84%,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发病72小时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刺络放血是一种传统中医治法,可治疗多种疾病。井穴为五俞穴之首,位于四肢末端,针感强烈,易于激发经气。井穴刺络放血在中风意识障碍的急救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医家多有应用,疗效肯定。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神昏基于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产生了一系列的治疗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指尖与大脑存在密切的联系,指尖放血通过多方面机制发挥改善脑代谢、保护脑组织等作用。井穴刺络放血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在中风意识障碍的治疗中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博  李宛蓉 《陕西中医》2020,(11):1529-1533
目的:本研究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效的平台基础上,从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的角度出发,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在改善TBI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小鼠TB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48、72 h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于造模后24 h通过HE染色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病理损伤的影响,于造模后12、24、48、7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创伤前 m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井穴放血组的mNSS 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井穴放血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 、24 、48、72 h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蛋白表达,缓解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腑泻浊法配合针刺治疗重症后循环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及针刺风池、风府及颈夹脊,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14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通腑泻浊法配合针刺治疗对重症后循环脑梗死的意识障碍的改善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与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三维五感促醒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三维五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苏醒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ao Coma Scale,GCS)评分、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lasgao Outcome Scale,GOS)评分、CT脑灌注成像脑损伤区的CBV、CB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格评分和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脑灌注成像脑损伤区的CBV、CB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脑灌注成像脑损伤区的CBV、CB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与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苏醒,改善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突发一侧肢体瘫痪或伴有失语的无意识障碍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脑缺血后即刻给予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出血量为每穴1滴。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1)。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51例给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评定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细胞比容),统计2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VAS评分、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明显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治疗中风的一项急救措施,对于减轻中风后遗症具有重要作用。其机理尚未明了,本文通过临床及动物实验的初步观察,旨在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观察 本组30例病人,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6.27岁。经临床CT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患者。使用西德EME公司生产的彩色三维多普勒诊断仪(3D-TCD),探头频率2MHz,采取平卧位经颞窗探测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采取右侧位经枕窗分别探测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复合针型固体氧电极监测MCAo 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PO2 的动态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结果和结论 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延缓了脑组织的低氧状态的发展,从而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措施,可用于中风急救。多年来,我们对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中风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在确定其疗效的同时,对其作用的环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从生化角度探明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H+浓度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0周龄wiste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由国家药物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购入后适应饲养观察1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  相似文献   

20.
张连城  张权 《四川中医》2012,(9):127-12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灌肠对中风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中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配合中药灌肠。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昏迷促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2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苏醒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昏迷促醒时间及控制并发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缺血中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缩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