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构建严重烧伤患者行枸橼酸体外抗凝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86例严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变革理论作为引导体系,组建多学科研究小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采取德尔菲法对1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以构建严重烧伤患者枸橼酸体外抗凝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指标。比较两轮函询专家积极情况、权威程度及意见协调性。结果:构建的护理指标体系中,有3项一级指标,包括护理评价分析、操作方法、并发症预防措施;10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两轮专家询函调查问卷有效率均为100%,而专家对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指标的系数判断为0.955、0.942、0.930,熟悉的系数有0.949、0.924、0.911,权威程度系统为0.952、0.933、0.921,数据标准差显示0.5~1.24,变异系数以0.09~0.20为主;第二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重要性均数显示4.75~4.97,数据标准差显示0.46~1.22,变异系数以0.05~0.116为准。结论:基于专家函询构建护理指标和循证护理体系,对严重烧伤患者行枸橼酸体外抗凝血液净化治疗起到系统化、科学性及实用性的作用,有利于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全面的预防ICU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体系.方法 拟定预防ICU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服务内容,采用Delphi法对护理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了预防ICU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内容,包括体位管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镇静管理、口腔护理5个一级指标,共31个二级指标条目.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4.16~4.92分,两轮专家的权威程度均为0.88,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均≤0.20.结论 采用Delphi法构建预防ICU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体系,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的意见一致程度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可为指导ICU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压疮管理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压疮管理护士的培养、考核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胜任力冰山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初步构建压疮管理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条目池,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岗位态度、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岗位态度、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13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的压疮管理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函询应答率分别是88.00%(22/25)和100.00%(22/22);专家对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判断系数分别为0.85、0.83、0.79;熟悉系数分别为0.87、0.85、0.81;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6、0.84、0.80。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1、0.29、0.23,采用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一轮专家咨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3.60~4.85,标准差为0.35~0.85,变异系数为0.07~0.16;第二轮专家咨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4.36~4.91,标准差为0.19~0.64,变异系数为0.05~0.13。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压疮管理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经统计分析咨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协调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好,可作为衡量压疮管理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考评工具。  相似文献   

4.
姜勤  徐玲芬  李敏  周庆   《护理与康复》2017,16(5):403-406+410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ICU获得性衰弱集束化干预策略,为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护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的方法进行数据检索、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拟定ICU获得性衰弱集束化干预策略,运用德尔菲法对25名危重症领域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构建了包括6条Ⅰ级指标、21条Ⅱ级指标、16条Ⅲ级指标、7条Ⅳ级指标的ICU获得性衰弱集束化干预策略。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和95%,专家权威系数为0.88和0.90,变异系数范围在0.00~0.24,协调系数为0.193~0.332,P0.01。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ICU获得性衰弱集束化干预策略结果可靠,参与咨询的研究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好。  相似文献   

5.
张梅  方秀新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9-1462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生整体护理观与整体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咨询,初步拟订临床护生整体护理观与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体系草案进行两轮相关专家专业咨询;以权威程度、协调程度、积极系数检验专家咨询的可靠性;采用优序图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积极系数均为1.0;专家权威系数0.936;变异系数0.000~0.2245;协调系数0.414-0.924。经两轮专家咨询后,意见趋向集中,汇总评价体系共包涵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及专家权威程度高,结果可取;所构建的实习生整体护理观与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衡量护生临床所具备的整体护理素质和能力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6.
胡月  李倩  谭琳  陈丽 《护理学报》2018,25(7):1-5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22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结果 第1轮和第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和100%;专家权威系数0.875;经2轮函询确立了由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3.95~5.00,满分率32%~100%,变异系数为0~0.23,肯德尔系数为0.421(P<0.001);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3.95~4.95,满分率32%~96%,变异系数为0.04~0.24,肯德尔系数为0.251(P<0.001).结论 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能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护生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护理课程。方法 通过前期调查以及文献回顾,确定护生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护理课程专家咨询表,运用德尔菲法向19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专家2轮函询的系数均为100.0%,充分反映了专家对本研究的支持。两轮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 0.87,说明咨询结果可信。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5,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69~0.322,经检验后具有显著性(P<0.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预测结果可取。最终确定护生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护理课程内容,包括一级指标3 个、二级指标8个和三级指标37个。结论 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均符合统计学要求,最终形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可为护生进行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护理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为评价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询文献、临床调查,初步形成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合专家建议最终确立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结果 21名专家年龄(43.62±5.56)岁,工作年限(19.90±7.79)年,高级职称人数占66.67%。2轮专家应答率分别为95.5%、1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30,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19~5.00,变异系数为0~0.20。最终确定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结论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科学,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基于转型冲击理论的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内容体系。方法 课题小组参考相关文献,基于转型冲击理论,拟定培训内容体系初稿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16名护理教育、管理及临床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 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9和0.250(均P<0.01),2轮咨询后,各指标变异系数为0~0.21。形成的“基于转型冲击理论的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内容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83个三级指标,在入职1年内分3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入职后0~3个月)包含32个培训内容,第2阶段(入职后4~9个月)包含42个培训内容,第3阶段(入职后10~12个月)包含9个培训内容。结论 构建的培训体系内容充实、科学可靠、实用可行,可为医院开展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订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于2022年5—6月, 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全国6个省、直辖市的1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9名危重症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和一致性系数。专家积极程度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 专家权威程度采用专家权威系数表示,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采用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率表示。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19/1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4、0.879。第2轮函询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81(P<0.01), 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5~0.17。第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05~4.95分, 满分率为21.05%~94.74%。最终构建的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结论 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 内容合理, 可为优化ECMO护士培训体系和完善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1.
乔安花  欧异  彭飞 《上海护理》2020,20(10):9-13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急救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应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以确立最终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预警指标。结果 2轮专家函询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及协调一致性;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5与0.875,一、二、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36~4.71、4.57~4.93和4.00~4.86,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12~0.19、0.10~0.19和0.08~0.19。最终构建出包含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41项三级指标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预警指标。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科学、结果可靠,具有较好代表性,可为建立相应的急救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护理工程学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为建立护理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护理学与工程学交叉学科创新复合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专家焦点法构建了护理工程学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初稿。运用改良德尔菲法,邀请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得到最终方案。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第一轮与第二轮各条目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0.09~0.28与0.08~0.24;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130~0.210和0.152~0.350(均P<0.01);第一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3.45~4.68,标准差为0.51~1.14,第二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3.80~4.85,标准差为0.37~0.99。最终形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的护理工程学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结论 护理工程学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符合临床医学与护理学发展需求,方案具有一定权威性、科学性,可为我国培养护理学与工程学交叉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符合临床情境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编制函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对3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4.3%、100%,权威系数为0.91。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含5个一级指标(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与评价临床思维能力)和35个二级指标,重要性评分均数分别为4.52~5.00和3.85~4.94,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62和0.304。结论本研究构建过程科学严谨,专家积极性好、权威性高且意见较一致;评价体系和临床紧密结合,可操作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科学、系统的疼痛管理培训课程知识体系,为护士的培训和考核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文献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江苏、浙江及北京的21名疼痛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分析各指标的均值、变异系数及权重,根据咨询结果筛选指标构建疼痛管理培训课程知识体系。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构建的疼痛管理培训课程知识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2%、9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88。结论疼痛管理培训课程知识体系内容设置合理,专家一致性程度较高,对护士的培训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鲁建丽  张华芳  冯志仙   《护理与康复》2020,19(2):1-4+10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院患者谵妄预防策略。方法基于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原始文献,采用Johns Hopkins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评定文献,初拟老年谵妄预防策略问卷,然后采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住院患者谵妄预防策略。结果37篇文献纳入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老年谵妄预防策略,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2.00%、95.65%,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4,第2轮专家咨询后各条目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0%~19.99%,可操作性变异系数为0.00%~29.16%。结论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老年住院患者谵妄预防策略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识别辅助生殖护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质量管理活动,构建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辅助生殖护理管理指标,为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建立基础。方法通过检索文献、精读ISO9001质量管理要求手册及小组成员头脑风暴讨论,初步形成辅助生殖护理管理各级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11个省市的1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86%和100%;专家的权威系数(Cr)在0.80~1.00;2轮专家咨询中,各指标变异系数(CV)范围均在0~0.15;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177、0.137(P0.05)。最终形成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辅助生殖护理管理一级指标8个及二级指标56个。结论德尔菲法保证了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辅助生殖护理管理指标的科学性,构建该辅助生殖护理管理指标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4月基于岗位胜任力理论, 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 采用德尔菲法对21名麻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咨询, 确立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结果 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1/21),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7、0.895, 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0.227、0.165~0.283(均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靠, 对麻醉护理本科生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构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为临床开展ICU过渡护理服务提供指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与质性访谈构建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选择22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对该清单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积极性系数均值为95.84%,权威程度系数均为0.79;第一轮与第二轮各条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29与0.00~0.22;第一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2.86~4.68,标准差为0.52~1.41,第二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4.00~5.00,标准差为0.00~1.14。清单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ICU转出前、转出中、转出后三个时间节点,即评估12项、协调3项、教育19项、心理干预4项,共38个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了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经过统计分析咨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与集中程度均较高,其能为临床开展ICU过渡期护理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构建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管理流程。方法通过翻译和回译,确定中文版管理流程初稿。2018年1—4月,根据研究目的从苏州、无锡等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高校机构和医疗机构遴选专家12名,采用德尔菲法对初稿进行3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OSAHS患者CPAP治疗管理流程。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分别采用咨询问卷回收率(%)、专家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协调系数、条目的重要性评分表示。结果3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1;第1轮、第2轮和第3轮各条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10,0~0.10和0~0.0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56,0.170和0.167(χ^2值分别为18.667、20.345和20.000;P<0.05);第1轮咨询各条目重要性均数为4.75~5.00,标准差为0~0.45,第2轮咨询各条目重要性均数为4.75~5.00,标准差为0~0.45,第3轮咨询各条目重要性均数为4.83~5.00,标准差为0~0.39。OSAHS患者CPAP治疗管理流程为期1个月,包括睡眠监测报告的充分解读、CPAP使用初始训练、试验治疗和购买设备、试验治疗总结4个部分。结论在ONE MONTH TRIAL基础上构建的OSAHS患者CPAP治疗管理流程,经专家咨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均较高,能为临床医护人员规范管理OSAHS患者的CPAP治疗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为医院护理管理者提供培训决策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定性访谈基础上,初步拟定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框架,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改进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89.3%,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73和0.764,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5和0.42。根据重要性均数和变异系数取值结果,结合专家评议,建立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非技术性技能3个一级维度、14项二级项目和47项三级标准化课程培训内容。结论构建的规范化标准课程体系能够科学有效地为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