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检测右室舒张功能的随龄演变规律,方法用脉冲多勒超声心动图记录320例健康知识分子的三尖瓣血液频谱,年龄范围26-90岁,结果右室舒张功能指标Er、EMVr、EDVt、Eir、1/3FFr、NPFRr、Er/Ar、随年龄增加分别降低,而EDTcr、Ar、Air、AFFr随年龄增加而增中。EATcr、EAVr、在各年龄组中无变化,结论右室的舒张功能年龄增长而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高心病对右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测量冠心病42例、高心病22例及对照组31例的主肺动脉血流频谱,获取右室收缩时间间期(STI)。结果 冠心病组的右室空期加速时间(AT)、射血(ET)、AT/√R-R、平均加速度(ACV)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高心病组的右室收缩期加速时间(AT)、减速时间(DT)、AT/ET、DT/ET、平均加速度(ACV)与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的右室流出道(RVOT)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试图讨论其与肺动脉压的联系。方法:将研究病例分成两组,即慢以组(39例)和肺心病组(4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用脉冲多普勒超声(PW)测量各组病例RVOT血液频谱有关参数。将各组测值分别用统计学方法作显性检验。结果:RVOT血液参数加速时间(AT)、射血时间(ET)、右室收缩时间间期(ST1)  相似文献   

4.
选择32例正常者及30例早期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右室结构及功能。以统一标准严格测定,结果显示30例早期高血压病例代表左右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主要表现为E峰下降,A峰上升,E/A比值降低,RFF、PFR、1/3FF减少和DT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别(P〉0.05)。测定结果提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测定右心室功能简便而较为正确的方法,右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8例右室双腔心(DCRV)手术患者的术前2-DE诊断和术后结果对照,探讨超声心动图对DCRV的诊断价值。术前超声显示异常肥大肌束形成的狭窄孔径为0.5~1.2cm,CDFI于心尖四腔心、主动脉根部短轴,剑下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高检测出收缩期通过狭窄孔的五色血流来,2-DE诊断DCRV与手术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二尖瓣狭窄病人入行瓣膜置换术后控制/辅助通气(A/C)与两种辅助通气模式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单纯二尖瓣狭窄行瓣膜置换术病人20例,恢复自主呼吸后,随机使用A/C、SIMV和PSV各1h。利用快反应热稀释漂浮导管法测定右室舒张期末容量指数(RVEDVI)、右收缩末期容量指数(RVESVI)、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与A/C相比  相似文献   

7.
熊峰  唐炯  罗俊 《西部医学》2010,22(1):41-42,45
目的Tei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设为实验组,设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测量并计算右室Tei指数,观察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常规超声指标,包括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结果52例患者中有16例具有典型肺心病心脏形态改变(A组),24例无典型右心形态改变,但合并有肺动脉高压(B组),12例无右心形态改变和肺动脉压增高(C组)。各组右室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右室Tei指数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室Tei指数的测量可作为COPD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超声诊断(附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是右室造影和心肌活检。我院近5年来经超声心动图、同位素、右室造影证实8例患者,现重点分析超声检查对ARVC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8例患者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男女各4例,年龄12~44岁(平均29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二尖瓣血流图结合肺静脉血流频谱法与彩色M型超声心动图基线移动法,探讨更加准确、简便的左室舒张功能评价手段。方法:将74例冠心病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和E/A分为A(EF〉50%,E/A〈1)、B(EF〉50%,E/A≥1)、C(EF≤50%)三组,比较它们及正常对照组(22例)的S波、FVTIs、ARV、ARD/AD、RFP及RFP/E。结果:冠心病组三个亚组的S波、FVTIs、ARV、ARD/AD、RFP及RFP/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都有显著性;B、C两组上述指标与A组差异都有显著性;B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种方法都能鉴别二尖瓣血流频谱的伪正常和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但彩色M型超声心动图基线移动法更加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0.
报告201例急性心梗(AMI)中合并右室梗塞(RVMI)15例临床分析,就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检测进行讨论。其中体外反搏治疗6例。血液循不功能改善,认为体外反搏对RVMI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自动边缘检测(AQ)技术评价扩张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HPVsonos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启动AQ系统自动检测心内膜边缘,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答(ESV)、射血分数(EF)、峰值充盈率(PFR)、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时间(TPER)。结果:EDV(130.05±28.09)ml、ESV(93.83±19.0  相似文献   

12.
对20~86岁正常中老年520例的部分呼气流量-容积(PEFV)曲线及有关肺功能指标作了测定,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功能残气位呼气流量(VFRC)、用容积校正的VFRC/FVC、各肺容积流量V75、V50、V25以及比时间常数Sτ75、Sτ50、Sτ25的回归方程。VFR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经容积校正后的VFRC/FVC与年龄的相关性下降。将回归方程用正常人参数作回代检查证明其正确性。结果提示PEFV曲线方法简便,具有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前后心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前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安置VVI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90天左右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每搏时(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99mTC-核素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室射血分数(GEF)、峰射血率(PER)、峰射血率(PER)、峰充盈率(PFR)及心室相角程(DPH)。结果 超声心动图示起搏器安置后,CO增加17.3%,CI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声学造影技术测量正常人右室心搏量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诊断仪对15例健康自愿者分别采集无造影、经静脉右心造影的心尖长轴全容积三维数据库,脱机后应用容积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运用8个平面勾画右室内膜面,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与收缩末期容积(RVESV),计算右室每搏量(RVSV),同时用多普勒频谱法计算左室每搏量(LVSV),进行左右每搏量对照分析.结果 运用右心声学造影后,右室内膜面显示更为清晰,可重复性增加.RT3DE有造影测得的RVSV与多普勒频谱法测得的LVSV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894),而无造影下的相关性要低于有造影(r=0.758).LVSV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有造影的RVS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无造影的RVSV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可以提高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人右室心搏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改变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60例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三尖瓣反流峰速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将病例组分为轻、中、重度3组,选取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4组研究对象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每搏量及射血分数,并将所测各组右心室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度组较之轻、中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明显增大,右室射血分数明显减小(P<0.05);中度组较之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增大(P<0.05);轻度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右室每搏量及右室射血分数较之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可无创、准确地评价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7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31例健康成年人测定了各项肺容积和最大用力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及最大用力吸气流量-容积曲线(MIFV)结果显示,慢性肺心病者组肺活量(VC),补呼气容积(ERV)一秒率(FEV1.0%)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非常显著降低(P〈0.01),功能残气量(FRC),残气容积(RV),RV/TLC%均非常显著增高(P〈0.001),而最大用力吸气流量-容积曲线(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分析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衰竭前,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组、高血压组(左室肥厚组、非左室肥厚组)左右室舒张功能参数。统计采用F检验和q检验。结果:肺动脉流速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组比对照组及非肥厚组块(P〈0.01);高血压非肥厚组与对照组比较,右室舒张早期E峰较低,Dec1/2T延长,舒张晚期A峰较高,E/A比值较小,A波充盈分数增大(P〈0.01)  相似文献   

18.
正常中老年520例部分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6  
对20-86岁正常中老年520例的部分呼气流量-容积(PEFV)曲线及有关肺功能指标作了测定,并用多元农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功能残气位呼气流量(VFRC)、用容积校正的VFRC/FVC、各肺容积流量V75、V50、V25以及比时间常数Sτ75、Sτ50、Sτ25的回归方程。VFR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经容积校正后的VFRC/FVC与年龄的相关性下降,将回归方程用正常人参数作回代检查证明其正确性。结果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T)中冠心病(CAD)病人左室容积(LV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DST采用分级负荷方法,LVV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测定,以同期检查的正常人作对照。 结果 DST中正常人和CAD病人LV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呈不同的变化趋势,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VMA)发生情况明显不同。 结论 DST中3-DE测量LVV和左室收缩功能(LVF)  相似文献   

20.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和20例无心肺疾病对照组,用r照相机测定其右室射血分数(RVEF),于80例患者中选择30例肺心病患者行Swan-Ganz导管检查,以测量肺动脉压等参数,结果:对照组(2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组(20例)肺心病功能代偿组(30例)肺心病右心衰竭组(30例)4组间RVEF分别为0.42,0.37,0.33,0.36,均有显著性差异。肺动脉平均压与RVEF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