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ASAS) ,也称Beek综合征 ,多数继发于动脉疾病、栓塞、脊髓压迫症以及外伤等 ,颈椎、胸椎及胸部手术后发生也偶有报告[1] 但下腰椎术后并发ASAS少见有报告 ,自 1995年 2月~ 1996年 6月在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 ,术后有 2例发生 ,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 1,女 ,4 2岁。因腰腿病十年加重并出现间歇性跛行三年入院治疗。检查下腰压痛 (+) ,并向双下肢放射 ,双踝反射减弱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加强试验阳性。CT扫描 :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 ,硬膜囊受压变形。临床诊断 :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在硬膜外麻醉下 …  相似文献   

2.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 ASA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脊髓损伤所表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它是一种少见,病但后果严重,可引起难以恢复的截瘫。1909年,Pre-obraschensk[1]首次描述该征,随后陆续有少量个案报导[12,1],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极少的尸检作出诊断。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是目前较好的诊断方法。随着脊柱手术的广泛开展,ASAS将会逐渐增多,认识该征并正确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病因及发病率 ASAS多见于主动脉瘤破裂修复术后,由于手术是将主动脉完全阻断,用人工血管移植…  相似文献   

3.
继发于脊髓空洞症后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一组继发于脊髓空洞症的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6例脊髓空洞症合并肘部Charcot关节炎的患者通过详细的临床体检、肌电图检查确诊为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并行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结果所有患者功能明显改善,即使在肘关节强制后仍然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对于脊髓空洞症合并肘部Charcot关节炎患者,如果出现手部功能的减退,应高度可疑有继发性尺神经卡压,一旦确诊,手术治疗要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4.
正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ASAS)是一种纵向延伸性脊髓缺血性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少见,但发病原因众多,症状复杂,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ASAS进行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对ASAS的病因、临床特征、影像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讨论,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患者男,47岁,因突发腹痛、右下肢麻木伴活动障碍3h于2019年9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h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撕裂样腹痛,肚脐偏左明显,腹痛10min后出现  相似文献   

5.
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症两种术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症两种术式与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2月-2003年6月期间,采用两种术式治疗的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症患儿38例,年龄范围介于7d-4月。其中2例伴有大小便失禁和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术前均摄取腰骶椎X线片,23例曾做了MRI检查,21例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或膨出于囊内。手术方法为单纯脊膜修补术18例和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拴系松解、脊膜修补术20例。对大小便失禁者分别采用Kelly评分法及Bruskewize评分法。结果 38例患儿术后平均随访3年,原有大小便失禁和双下肢弛缓性瘫痪的2例患者无明显恢复。单纯脊膜修补手术者,术后4例发生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Mill显示脊髓圆锥在原位粘连。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拴系松解、脊膜修补术后未发生TCS病例。结论 治疗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推荐选择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拴系松解、脊膜修补术。单纯脊膜修补术术后极易导致T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管旁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肢动脉闭塞症目前已成为患者肢体坏疽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创伤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常见原因。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本院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常规组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术治疗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治疗大咯血;试验组术前加行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结果常规组583例中,肺癌373例,发生脊髓损伤11例;大咯血210例(其中支气管扩张150例、肺结核44例、肺血管畸形12例和肺隔离症4例).未发生脊髓损伤,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403例(肺癌318例和大咯血85例)中,脊髓功能诱发试验阳性58例,经微导管超选择治疗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肺癌较易并发脊髓损伤,可能主要与高浓度的毒性药物损伤有关,而颗粒性栓塞影响较小。术前应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判断支气管动脉是否与脊髓根动脉共干,能有效避免脊髓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8.
肝脏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方法介绍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经验。结果61例肝移植病例中,1例术前伴有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例肝移植术后出现激素冲击难以控制的高胆红素血症,Doppler超声提示肝动脉血流频谱偏弱,腹腔动脉造影证实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经脾动脉栓塞后治愈。结论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为肝移植术后少见的肝动脉并发症,可以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损害,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spinalarterysyndrome,ASAS),也称为Beck综合征,1908年Preobranschenski首先报道。指脊髓前动脉发生闭塞,其供应的脊髓腹侧2/3至3/4区域缺血,引起病变水平以下中枢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觉和温觉缺失而震动觉和位置觉保存)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1、2]。1 脊髓前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脊髓前动脉(anteriorspinalartery,ASA)在枕大孔水平由椎动脉发出后在延髓腹侧汇合,然后在脊髓前正中裂内下行,偶尔,两条脊髓前动脉纵贯脊髓全长。脊髓…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后常见的肝动脉并发症是肝动脉狭窄和血栓形成,而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仅在成人肝移植术后偶有发生~([1]),在儿童罕见.我院有1例儿童在亲属活体供肝移植术后并发SASS,现将该例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肋间动脉灌注在降主动脉手术中对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5例降主动脉夹层和2例降主动脉瘤病人行降主动脉置换术.术中保留置换降主动脉上所有肋间动脉,进行选择性肋间动脉灌注,以减少脊髓缺血时间及程度以达到脊髓保护的目的 .术后早期观察和中期随访是否有截瘫发生.结果 术中脊髓缺血23~27 min,平均(24.8±1.6) min.7例术后均未发生截瘫,治愈出院.随访1~19个月,全组无截瘫,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选择性肋间动脉灌注可缩短脊髓缺血时间和程度,脊髓保护效果良好,并可大大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12.
影响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Chronic cervie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是颈脊髓缓慢受压性损害引起的综合征,原发疾病较多,如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颈椎间盘突出症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症等。其疗效取决于多种因素,手术方法选择、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疾病本身的特点均可能成为影响疗效的原因。1手术方法与疗效 有报告颈椎前、后路手术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1],但亦有报告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其疗效明显优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和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其后二种手术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2]。 颈椎前后路手术对改善颈脊髓病不同…  相似文献   

13.
颈椎管狭窄椎板切除术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巩腾  王沛  冯世庆 《实用骨科杂志》2008,14(10):577-580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方法经全椎板切除减压患者总计158例(减压范围均在3个节段以上),发生术后并发症而经再次前路手术或保守治疗者16例(A组)与未发生并发症者142例(B组),皆于手术前、后行脊髓功能JOA评分及体感神经诱发电位检查,随访时间2~5年。结果A组患者于首次后路减压3个月后其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通路损害症状逐渐缓解,A组和B组患者间的脊髓JOA评分改善程度、体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和潜伏期变动率在术前及术后2年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仅在术后3个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后路手术后并发症系术中颈脊髓继发损伤致炎性反应加重,发生短暂脊髓组织可逆性再灌注损伤所致,经适当治疗可基本恢复;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与弓弦效应不呈正相关,而术后并发症发生却与其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4.
曲永明  于珂  杨彬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0):1280-1280
1995年10月,本院用左侧髂内动脉和臀下动脉移位.与右侧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治疗右侧髂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例,术后8年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63年Harjola描述一种以进食后腹痛、疼痛持续时间不定、上腹有恒定收缩期杂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嗣后,有好几篇报道,称其为腹腔动脉受压综合征。因其症状含糊,缺乏临床体征,往往难以选择宜作手术的病人。腹腔动脉减压术的效果也不肯定。作者报告一例男性病人,23岁。长期有进食后上腹痛,上腹可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腹腔音描记检查见吸气时腹部杂音强度减弱。动脉造影显示腹腔动脉开口处显著狭窄。术中发现在腹腔动脉开口处被膈肌的中弓状韧带纤维所缩窄,于是切断此韧带。术中测定腹腔动脉主要分支的血流量,证实韧带切断后血流量增加。术后随访4年,症状和血管杂音均消  相似文献   

16.
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至2005年11月间收治的52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关节突关节切除的后外侧入路手术。其中男32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0.625。年龄31.5~69.5岁.平均45.5岁。术后随访时间为4~54个月,平均34个月。观察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2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12例。其中术后切口肿胀3例,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重1例,脊髓反应性水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失败2例,脊前动脉综合征1例。脑脊液漏1例。所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均得到及时的处理。结论经关节突关节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术者熟练的操作、规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防治并发症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Cloward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分析术前各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核磁共振 (MRI)测量术前椎管矢状径、受累节段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最小横断面积。结合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 ,分析术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单节段受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多节段 (P <0 0 1)。年龄、椎管矢径、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 ,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临床病程、综合征类型、受累节段横断面积 ,对术后疗效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1)。结论 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对单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好 ,减压较彻底 ,术后并发症轻。临床病程长、受累节段多、脊髓明显变形的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疗效较差 ;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应尽早手术。建议对二个个节段以上受累的脊髓颈椎间盘突出症 ,行次全椎体切除术 ,或后路颈椎管成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方法 介绍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经验。结果  6 1例肝移植病例中 ,1例术前伴有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例肝移植术后出现激素冲击难以控制的高胆红素血症 ,Doppler超声提示肝动脉血流频谱偏弱 ,腹腔动脉造影证实脾动脉盗血综合征 ,经脾动脉栓塞后治愈。结论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为肝移植术后少见的肝动脉并发症 ,可以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损害 ,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亲体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期间共完成亲体肝移植25例,其中有2例发生脾动脉窃血致小肝综合征,均采用介入技术经皮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行脾动脉栓塞术后,2例患者腹水逐渐减少,转氨酶水平、血小板及白蛋白水平及肝功能较快恢复正常。栓塞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仍基本正常。结论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颈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脊髓损伤;压迫营养脊髓的血管,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自2000~2002年共收治1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潜行式椎板内板切除扩大颈椎管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